中國「最有前途」的縣,一個縣竟然演化成兩個超級大都市
「縣」自秦朝統一中國以來,一直是中國穩定的基層行政區劃,幾千年來,不斷有某些縣崛起,在經濟政治上的地位超過的之前的州城府城,有的大縣甚至反吞了州府成為地區新一代「掌門」, 典型的就是上海縣,飛速發展,風頭蓋過了松江府,現在松江成了上海的一個區,是其的衛星城。
不過,通常情況下,一個縣也只會栽培出一個大點的城市,這也很正常,因為一個縣本來就不是很大,但,有一個例外,這個縣境內出了兩個超級大都市,而是還都是全球級別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是哪個縣呢?就是寶安縣。
這個縣現在當然已經沒有了,既然境內出現了超級都市,那它自然也成了都市的一部分,那這個縣栽培出了哪兩個大城市呢?就是香港和深圳!
那說說寶安縣的情況吧。
寶安縣一開始是屬於南海郡番禺縣的,它始置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晉成帝分南海郡地置東官郡,轄寶安縣等八縣,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廢寶安縣,改歸東莞縣轄,屬廣州。
明朝,因為海防原因,閩粵沿海的管理更加嚴密,所以行政區劃更加精細,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南頭(原新安縣縣治)鄉紳吳怍代表居民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陳請,要求復縣,不過縣名改為「新安」,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意,聽名字就知道,當地人民希望討一個好兆頭,因為這裡經常受到西方殖民者和海盜騷擾,所以請求復縣,加強管理。
萬曆元年(1573年),東莞縣的南部再次分拆出新安縣,居民7608戶,33971人。
廣州府新安縣衙門,深圳南頭古城
這個時候,新安縣屬於廣東布政使司(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廣東省)的首府廣州府的,是廣州府一州十五縣之一,其轄境包括現在香港全境和深圳大部。
清康熙年間,因為圍剿明鄭政權的需要,康熙皇帝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50里,再遷30里,這嚴重破壞地方經濟。遷海導致新安縣人口僅剩下2千餘人。這個規模是無法維持縣的建制的,於是1666-1669年間,新安併入東莞縣3年之久。康熙七年,時任廣東巡撫王來任上書「遷界之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復界、復立新安縣。由於人口流失嚴重,新安縣政府大力招墾,吸引嘉應州(梅州市)、惠州、潮州等地客家人入籍新安縣,這也導致現在當地大量地名都是以客家方言命名。
1839年,英國人來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英國人侵佔香港,次年清廷戰敗簽訂《南京條約》,新安縣的紅香爐島(香港島)遭割讓予英國(雖然《南京條約》僅列明割讓香港島予英國,惟鴨脷洲及青洲亦已同時割讓),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再次戰敗,清廷根據《北京條約》,割讓新安縣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予英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英國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大幅度租借新安縣深圳河以南土地和大嶼山等島嶼,唯當時未有把同屬新安縣深圳河以南的萬山群島(現屬於珠海市)納入租借範圍內,這使這裡的行政區劃與新安縣大陸部分分隔開來。
這使得新安縣受到極大削弱,原有面積為3076平方公里的新安縣,其中的1055.61平方公里被英國侵略者強佔,一個縣被分成了兩半。
民國三年(1914年),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決定在全國範圍更改同名的縣,在全國省市名稱統查後,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這裡恢復使用古名——寶安縣。
寶安縣一直都存在,1950年4月7日,萬山群島被划出寶安縣,改由珠海縣管轄。
那深圳是什麼呢?深圳原本是是新安縣的「墟市」(集市),廣九鐵路開通後,於此地設立站點,逐漸成為毗鄰香港的商業中心,1953年,縣人民政府考慮到深圳墟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將寶安縣城從南頭搬到深圳墟。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是經濟特區,1979年,寶安縣進行撤縣設市,升格為深圳市,並配合改革開放政策設置深圳經濟特區,同時將原本的寶安縣西北面的一處改為深圳市轄屬的寶安區。
但,這不是寶安縣的結束,1981年,國務院決定讓寶安縣復縣,轄深圳市轄區中深圳經濟特區以外的部分,1982年12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恢復寶安縣建制,隸屬深圳市。
1992年11月11日,中國國務院再次批准撤銷寶安縣,分設隸屬於深圳市的寶安、龍崗兩區,寶安區於1993年元旦掛牌辦公,這下子寶安縣才算是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後來我們都知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經過不斷的改革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超一線城市,也是世界級別的大都市,再加上香港,神安縣成為了一個罕見的,一縣栽培出兩個國際級大都市的縣,想必,最初置縣之時,當地人也絕不會想到日後這裡會這麼闊氣吧。
而寶安縣的老上司,明清時期的廣州府也是一樣,廣州,香港,深圳…一府出了三個世界級大都市,也是令人驚嘆。
※明朝江西這個府有多猛?出了800進士,是雲貴桂三省之和的兩倍
※影視劇中明朝「四大才子」在真實的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的?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