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九個故事,九段人生,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孤獨

九個故事,九段人生,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孤獨

作為忠實的擁躉,村上春樹在翻譯了《麥田》一書後,親筆寫下序言,作為對日本讀者的導讀,但這一序言卻被塞林格的遺產執行人拒絕。

葛亮

小說家,文學博士。現居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任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著有小說《北鳶》 《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散文《小山河》,電影隨筆《繪色》等。作品兩度獲選「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2016 年「中國好書」獎得主。

當塞林格百年誕辰之際,重讀《九故事》,似有特別之意。

《麥田裡的守望者》出版後,塞林格深為名氣所累,極為厭倦公眾對他的解讀和窺探(這一原則甚而貫徹於身後,作為忠實的擁躉,村上春樹翻譯了《麥田》一書後,親筆寫下序言,作為對日本讀者的導讀,但這一序言卻被塞林格的遺產執行人拒絕)。

1953年,塞林格從紐約的公寓搬到了新罕布希爾的鄉間宅子,開始躲避世人。《九故事》正出版於這一年。

其實是一些被世界傷害的孤獨成人,與不期而遇的孩子惺惺相惜,尋找救贖但卻最終未能突圍而出的故事。

這本書起筆於《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是塞林格終生致力的格拉斯(Glass)家族序列的一部分。小說由一個信馬由韁的電話開始,不耐煩而世俗的女子,對她的母親談論自己的丈夫。

丈夫名叫西蒙,是格拉斯家族中的長兄。在小說中是個面目蒼白的年輕人,躺在海灘上,無所事事,甚至懶得脫下自己的浴袍。在妻子與岳母的對話中,可以知道他來自於一場剛結束的戰爭。

無從窺探他的內心,但塞林格的字裡行間,已足夠體會其難以言狀的孤獨。這篇被納博科夫擊節為「最偉大的小說」的作品,有著成熟且柔韌的結構。它並不嚴密,但全篇讀將下來,卻有某種「嘈嘈切切錯雜彈」的美感。

其中經典情節,莫過於西蒙與小女孩西比爾的偶遇,談及香蕉魚(bananafish)。這是一種塞林格自創的魚類,一種鑽到洞里吃飽了就出不來的魚,是西蒙的自況。

在周遭慾望的膨脹終點走向毀滅,是其解脫孤獨的唯一出路。但塞林格的筆調,如村上所評述,清明溫暖。對話如淡雲閣雨,讓人忘卻其基底,其實是一個年輕士兵精神重創之後,無法逆流而上,難以回復現實的困境。

「I cannot beat it.」多年後,當在一部叫作《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電影中聽到主人公的這句台詞,怦然想起塞林格。似乎終於發現了這篇小說的關節。一如電影中落寞日常的中年男人李。他平淡而略帶詩意地活著,前提是無人觸及他內心的巨大隱痛。他沒有接受周遭親友的拯救,而選擇了不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塞林格為西蒙選擇歸宿,只為說明,人生終極的意義,不止於等待救贖。

《為埃斯米而作》是解讀塞林格這段生活的密碼,或可視為自傳。也是《九故事》中最為療愈的作品。全文分兩部分,作者在過渡段落寫道:「我仍然在故事裡,不過從現在起,為了某種我無權公開的原因,我已把自己偽裝得很巧妙,連最最聰明的讀者也難以辨認出來。」這是刻意的躲藏,又有一種令人疼惜的欲蓋彌彰。

在英國受訓的軍士X,戰爭期間心似餘燼。他在茶室邂逅了教養良好的女孩艾斯米。當後者向他展現了一個「很小而矜持的笑容」,這「淺淺的、含蓄的笑讓人覺得特別溫暖」。

女孩靠近X,因為捕捉到了他同樣孤獨,「有一張極其敏感的臉」。在交談中,他了解女孩出身高貴,卻父母雙亡,她手上戴著的龐大的軍用手錶是父親的遺物。在臨別時女孩提出要給他寫信,請求他為自己寫一個「凄楚的故事」。

《九故事》的開首,塞林格寫下一則禪宗公案。「吾人知悉二掌相擊之聲,然則獨手拍之音又何若?」事實上,《為埃斯米而作》恰為答案。

一個在戰爭中飽受創傷、身心俱疲的士兵,跟一個有著和年齡不相稱老成的貴族少女,他們如獨手各自擊拍,崆峒有聲。在眾聲喧嘩的時日深處,終見迴響,猶如彼此合掌。這小說中,可見處處是一種微小的愉悅,在瓦解著故事本身凄楚的底里。

《九故事》的實質,或許是一場對話。發生在成人的焦慮浮躁與孩童的天真之間。彼此有著微妙的感應與隔閡、甚而依賴。換一個角度,或許也是塞林格面對自我的對話,與過去和微不足道的周遭。在晚年,其消弭在所有人的視線之外,執著於靈修與禪宗、吠檀多印度教,在神秘的「倭格能儲存器」里打坐數個小時。

1958年塞林格致信好友漢德法官:「以平和的心態與神同在,在責任的大道上義無反顧地走下去。要是神希望你繼續前行的話,他的靈感能讓你知道。」

本文轉載自《時尚芭莎》9月下 讀書專欄

編輯/徐曉倩

設計/賀儷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蜈蚣精」的夏天,聽說不用買鞋也能過?
章子怡的四口泡麵,讓我深刻感受到被食物支配的「恐懼」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