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雙方怎麼交流?這難不倒中國人

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雙方怎麼交流?這難不倒中國人

語言不通,那麼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雙方怎麼交流?

其實我們知道,因為地域問題不同的地方,語言在經過發展都是不一樣的。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那都是建立在語言相通的情況之下的。那麼,在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雙方是如何交流的呢?

16世紀中期,西方傳教士剛到中國,就遇到這種情況。語言中的語法、發音全不一樣,怎麼交流怎麼傳教啊?於是,他們就開始想辦法讓中國人聽懂,開始通過模仿、手舞足蹈和筆畫的形容等慢慢理解其中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雙方就開始學習慢慢了解,經過長期的接觸,雙方互相大概都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之後,中國商人和歐洲商人為了談生意,發明出一種漢語和外語雜交的「假語言」, 叫「洋涇浜」或者「皮欽語」。這種語言其實很簡單,用漢語發音,大約有700個單詞。什麼?你說語法?不存在的,所謂語法,聽從內心的召喚就可以了。而洋涇浜又分了三個階段,廣東葡語、廣州英語、洋涇浜英語。

18世紀,廣東葡語出現在澳門,除了葡萄牙語和粵語,它還混合了閩南語、英語、印度語和馬來語。鴉片戰爭後,廣州英語流行開來,特點是用粵語硬拼英文。而上海的洋涇浜英語更國際化。它是以英語和上海話為基礎,夾雜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奧地利語、印度語和馬來語。而值得一提的是,三個階段都會是漢字發音,沒有語法。

其實不得不說,這種語言方式,很中國。而到了民國之後,留學歐美,懂地道英語的人越來越多。要知道在洋涇浜英語,在其頂峰時期有些英國貴婦為了和中國人交流,也得按這個風格說話。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昨天舊事 的精彩文章:

八戒說過最狂的一句話是什麼?比孫悟空「我若成佛天下無魔」還狂
清朝已經亡國上百年,為何至今仍有人,對其痛恨不已?

TAG:昨天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