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售處方葯曙光乍現 配套政策亟待跟進

網售處方葯曙光乍現 配套政策亟待跟進

網售處方葯鬆綁或已成定局。

即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下稱「藥品管理法」),並未直接禁止網售處方葯,而是劃定禁售範圍,規定「疫苗、血液製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不得在網路上銷售。

「修訂的《藥品管理法》第61、62條對網售藥品銷售主體和不能進行網路銷售的藥品進行了明確規定。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我們理解這意味著網路藥品銷售之門已經打開,包括處方葯和非處方葯,這也為後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具體的執行辦法提供了法律依據。」8月27日,111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劉彤在接受對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在此之前,關於網售處方葯是否應該放開,一直撲朔迷離。而政策方面制定,歷經多輪調整,搖擺不定。

2000年以前,國內尚未出台醫藥電商相關政策,彼時網售處方葯以及非處方葯均是被明令禁止的。2000年之後,網售非處方葯率先逐步放開,如2005年9月29日,原國家食葯監總局頒布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中,規定藥品零售企業只能網售非處方葯。但網售處方葯仍處于禁止狀態。

直到2014年,伴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台,網售處方葯曙光漸現,該意見稿允許取得相應資格證的互聯網平台銷售處方葯。這一定程度刺激了大量藥品企業進軍布局電商領域,後者「摩拳擦掌」,興奮等待網售處方葯正式開閘。

但2016年5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突然叫停互聯網第三方平台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原因是試點過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與實體藥店主體責任不清晰、對銷售處方葯和藥品質量安全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緊接著,國家發改委徹底禁止網售處方葯。一時間,網售處方葯進入了政策冰凍期。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互聯網 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在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允許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這又使網售處方葯鬆綁成為了可能。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該藥品管理法重新劃定網路藥品禁售範圍。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亦解釋道,在二審的時候,根據現行做法規定了禁止通過網路直接銷售處方葯,在審議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應當禁止通過網路直接銷售處方葯,有的意見提出不要一刀切,可以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網路銷售處方葯。「考慮到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堅持線上線下相同標準、一體監管的原則,法律就網路銷售藥品作了比較原則的規定,即要求網路銷售藥品要遵守藥品經營的有關規定,並授權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健康衛生主管部門等部門具體制定辦法,同時規定了幾類特殊管理藥品不能在網上銷售,為實踐探索留有空間。」

「目前網售處方葯放開的大方向,是比較確定了。」中國醫藥物資協會DTP分會秘書長張小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伴隨著「醫療、醫保、醫藥」的綜合改革進入深水區,醫藥分家政策的持續推進,院內處方外流被視為是大勢所趨。而承接處方外流的,除了院外藥店外,還有醫藥電商平台等。此前南方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醫藥商品銷售總額達2.00萬億,其中藥品銷售額為1.58萬億。在藥品銷售結構裡面,85%的銷售規模來自於處方葯銷售,而醫療機構銷售了近80%的處方葯。換言之,處方葯外流的話,潛在的市場亦相當可觀。不少醫藥電商平台也在蓄勢待發。

「雖然網售處方葯政策未正式放開,但網上一些電商平台長期遊離於灰色地帶,一直有在銷售處方葯現象。目前網售處方葯真正要放開的話,首要癥結要解決如何核實處方真實性問題。而這個處方,應該是可以追溯到是哪個醫生開具的。據我所知,目前醫保局已在著手研究這樣的系統。」張小平說。

「立法明確了網售藥品的相關規定,相關部門必將出台相應的管理執行辦法,一旦管理執行辦法明確放開處方葯網售,將給互聯網醫藥企業帶來一系列直接利好。但要放開網售處方葯,首先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出台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標準,比如明確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審批取消後的備案流程和標準等,也要對市場主體進行嚴格把關,有較高的市場准入門檻,比如藥品供應鏈管理能力和葯事服務能力等。其次從便民的角度看,國家醫保接入互聯網藥品銷售也變得更加必要,要做好醫保接入配套。只有解決了醫保在線支付問題,處方葯網售才真正有市場。最後,就是要有嚴苛的產品追溯和企業退市等監管配套政策,要嚴格監管市場主體的經營行業,確保市場秩序和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劉彤亦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驚嘆「上海速度」,特斯拉看好中國或再加註
阿根廷「崩盤」會否在全球引發「蝴蝶效應」?別慌,傳導性有限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