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人華爾納來敦煌盜寶,遇到了什麼?從此再不敢踏進敦煌一步

美國人華爾納來敦煌盜寶,遇到了什麼?從此再不敢踏進敦煌一步

敦煌,位於我國西北的甘肅酒泉地區,處在古代西域交通要道河西走廊的西段,也是中國絲綢之路沿線最為重要的城市之一,有「絲路明珠」之美譽,保存有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這裡還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佛教聖地,敦煌東南鳴沙山下的千佛洞莫高窟,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擁有石窟500個左右,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然而,現代人在遊覽美輪美奐的敦煌莫高窟時,又有幾人會想到,在清末民初時期,這裡曾經遭受過一次令人不堪回首的文物浩劫。當時的中國國力衰微,來自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的文物大盜乘虛而入,以「探險」或者文物考察的名義,在這裡蠶食鯨吞,巧取豪奪,使得難以計數的珍貴文物被盜,流失到世界各國。

第一個來到敦煌盜寶的是俄羅斯人奧勃魯切夫。1905年10月,奧勃魯切夫聽說敦煌藏經洞發現大量古代典籍文書,立即啟程前往敦煌,見到了看守敦煌藏經洞的道士王圓篆。愚昧無知的王圓篆,根本不曉得藏經洞中這些破爛陳舊的古代文獻是無價之寶,懵懵懂懂地接受了奧勃魯切夫「饋贈」的50根香燭,讓這個大盜輕易騙走了兩大包敦煌文獻。

奧勃魯切夫盜寶得手,消息迅速傳開。西方各國的文物大盜像鬣狗聞到了血肉氣息,紛至沓來,在荒涼寂寞中度過數千年歲月的敦煌,從此成為外國文物大盜的「天堂」。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橘瑞超,先後來到敦煌,用各種卑劣手段瘋狂竊取這裡的珍貴文物。

此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各國大都捲入其中,圍繞敦煌的盜寶行徑這才告一段落。然而到了十九世紀20年代,一個名叫華爾納的美國文物大盜,再度來到敦煌。華爾納,畢業於哈佛大學考古系,曾在日本進修古代佛家美術,對於東亞歷史有很深研究,多次來往於東亞地區「考察」和盜取文物。

由於敦煌藏經洞已經遭受洗劫式破壞,華爾納並未能找到多少敦煌文獻。但他卻盯上了敦煌千佛洞中的另一種無價之寶:古代壁畫。千佛洞中擁有壁畫將近五萬平方米,壁畫繪製時間從北魏一直持續到宋元,堪稱中國古代壁畫藝術集大成者,擁有難以估量的歷史價值。

華爾納對古代美術繪畫頗有研究,他意識到這些壁畫的價值後,產生了一個喪心病狂的貪婪念頭頭:他要把這些壁畫帶回美國。古代壁畫文物的移取和搬動,直到現在都是文物保護界難題,遑論當時。但華爾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採用簡單粗暴而原始的割裂裁切、膠水塗沾等舉措,盜走了大量壁畫,也使得很大一部分壁畫遭到徹底損毀。

1925年,貪心不足的華爾納組織了一個所謂「文物考察團」,再次來到敦煌,試圖重施故伎。但這次他卻碰了一鼻子灰,遇到了當地農民的反擊。覺醒的中國農民,自覺組織起來抵制華爾納。《西行日記》記載了這件事的始末緣由。

當年五月,華爾納一行再度來到敦煌。他進入千佛洞,正準備要下手,敦煌當地的一群農民聞訊趕來,把華爾納團團圍住,「忽有鄉民十餘人,蜂擁而至,群起詰問」。面對農民們憤怒的質問,華爾納驚慌失措,趕緊收拾東西要逃走。

誰知農民們更加憤怒,「十餘人咆哮更甚」,「強拉騾馬不令走,詰責毀壞佛像之罪」。華爾納聽不懂他們的方言,不知如何答覆,農民們捋袖揎拳,「牽其袖口,同到廟裡去,非俟佛像修復不能任汝行」,一定要華爾納把毀壞的佛像壁畫修復,否則不讓他離開。

華爾納嚇得心膽皆寒,不知所措。地方官吏和隨行的中國僱員生怕事情鬧大,於是出面調解,最終讓華爾納出了一筆賠償金,才得以脫身。華爾納偷雞不成蝕把米,從此再不敢踏進敦煌一步。各國圍繞敦煌進行的盜寶行徑至此才告一段落。

參考資料:《西行日記》《外國列強對敦煌文化的掠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歷史小火鍋 的精彩文章:

興唐第一功的他可與白起、韓信相比肩,卻被一個太監嚇得六神無主
李時珍上長白山挖人蔘,發生了什麼?給明朝造成難以彌補嚴重後果

TAG:新歷史小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