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簡析古代的「多京制」:都城一個就夠了,為何許多王朝設有多個?

簡析古代的「多京制」:都城一個就夠了,為何許多王朝設有多個?

導讀:一個國家設一座都城,是許多人腦中的常識。然而,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的王朝中,卻極為少見。

從西周時開始,在往下長達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幾乎每個王朝都擁有多個都城。

比如,北宋雖然疆域不算大,但除了東京開封府,還有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一共四座都城。

唐朝中後期,除了我們熟知的長安城(中京)外,還有東京洛陽、北京太原、西京鳳翔和南京成都,一共五座都城。

而五座都城還不是最高紀錄,與宋朝並立的金朝。在金熙宗時代,曾經設過六座都城,它們是:上京會寧府、北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

古代王朝為何要設立如此多的都城,它們又有何作用呢?

一、「多京制」是歷代王朝的傳統

「多京制」可以這樣簡單理解為:儘管歷史上許多王朝都設有多座都城,但其中有一個是中心都城,其餘的我們稱之為「陪都」,由此形成的「1 N」的都城制度,我們稱為「多京制」。

「多京制」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武王建國時,就已經有設置多個都城的考慮。

受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響,當時的王朝都城,無法形成較大的統治輻射半徑,因此,周朝才採取「分封而治」的統治策略。

周王室來自西部,雖然東征成功,佔據了鎬京(今西安市長安區),但對於再往東的廣大中原,是缺乏威懾力的。因此,周武王決定在洛邑(河南省洛陽市)建立宮室,擴大其在東方的勢力範圍。

周成王時,將象徵國家權力的「九鼎」置於洛邑城中。至此,周王室通過東遷洛邑,並陸續發動了一系列戰爭,達到了進一步問鼎中原的目的。

秦朝在統一天下以前遷都咸陽,在以前它有舊都雍城和櫟陽。其中,雍城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先後有19位秦國國君在此執政。因此,秦始皇的一些大型典禮,往往都要回到雍城舉行。

西漢時期,漢高祖定都長安,雖然對於同時期洛陽是否為陪都尚無確定記載,但從東漢建都於洛陽來看,當時西漢很可能也設立了東都洛陽。

西漢末期,王莽一下子設置了多達六個都城,除了長安外,還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座都城。

劉秀建立東漢以後,設立了三座都城。除定都洛陽以外,他還將漢室舊都長安作為西都。同時,為了表達對老家南陽郡的思念,他還將南陽定為了南都。

三國時期,國土最為廣大的魏國,設置了五座都城:除了洛陽以外,還有長安、譙、許昌、鄴四座。其中,長安是漢朝舊都,譙是曹氏發跡之地,許昌是曹操老營,而鄴是曹魏封國所在地。

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權林立,但一旦有王朝志於恢復一統,便實行「多京制」,如北魏時,孝文帝為進取中原,一統天下,從故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了洛陽,改平城為北京,開始了兩京制。

到了隋朝時期,天下一統,除了長安以外,隋煬帝還設洛陽為東都。

唐朝建立時,承襲隋朝的傳統設立兩京,但安史之亂後,唐朝都城數量由兩京一下子升格為了五京。

北宋建立後,沿襲北周舊制,設立開封、洛陽為東西二京,後來,宋太祖趙匡胤任節度使的宋州(今河南商丘)被升級為南京應天府。而為了防禦契丹南下,今河北大名縣也被升級為了北京大名府。因此,北宋實際上算是五京制。

南宋時,雖然失去了北方領土,但此時名義的國都還是在開封的。宋高宗趙構將都城設在杭州,取名「臨安」,意為「臨時行在」之意,還把建康(今南京)稱之為「行都」。因此,理論上說,南宋也有三座都城。

與宋朝並立的游牧民族政權,則更是「多京制」的簇擁。除了剛才提到的金朝,遼朝也設置了多個都城,具體是: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巴林左旗),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縣),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元朝時期,實行巡幸兩京制,皇帝每年在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大都(今北京市)之間往來巡幸,而兩座都城並立運行。

明朝時期,朱元璋最先定都於南京,又以開封為北京,以其家鄉安徽鳳陽為中都,稱為兩京一都。但後來,開封府被撤。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又改今北京為京師,形成了以北京為主,一南一北兩座都城。

清朝時期,除了北京之外,其龍興之地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也繼續保留著都城的名號,終清一朝,一直作為陪都而存在。而後來作為皇帝避暑勝地的承德,雖然沒有陪都之名,實際上也有陪都之實。

二、「多京制」都城的類型和成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多京制」的身影。然而,一個王朝設立多座陪都,並非純粹是為了顯擺國土廣袤、王權威武,而是有其實用目的和象徵意義的。

按照這些陪都的功能和地位,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1、對國都起輔助作用的陪都

這種類型的陪都,一般和首都的地位相差無幾,甚至有時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類城市雖然是陪都,但卻對王朝的穩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越俎代庖,成為實質上的國都。

比如,西周和漢朝時期東西平衡的長安與洛陽;明朝時期南北平衡的北京與南京;

唐朝時期的長安與洛陽,雖也是東西平衡,但洛陽雖為陪都,在武則天時期卻超越長安,躍居到了第一國都的地位。

除了這些主要的都城以外,王朝可能還會設立若干陪都,但其地位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比如,唐朝時期雖然有五座都城,但其中心城市莫過於長安和洛陽,其他三座均為它們的輔助。

2、只起到象徵意義的陪都

這一類型的陪都,從經濟、軍事、文化上本來不應該成為都城,但它們往往與開國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最終被「破格提拔」為都城。

比如三國曹魏的譙縣,東漢時期的南陽,唐代的太原等,而最典型的,莫過於明朝時期的中都鳳陽了。

安徽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在這裡一直長到16歲,而後他被迫出家,外出流浪3年後,又回來當了3年的和尚。

建立明朝後,朱元璋一意孤行,動用幾十萬民力興建中都鳳陽,甚至有遷都至此的意思。然而,這項工程最終因為需耗資巨大而爛尾。

但是,因為鳳陽是朱元璋父母墳墓所在地,因此明朝歷代帝王都要不時前往祭祀,所以中都的名號也一直被保留了下來。但是,作為一座都城,鳳陽可以說是「有名無實」。

3、「分而治之」亦或擺設和心裡安慰

剛才我們例舉了遼朝和金朝的例子,這兩個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均實行了「五京制」,各有五座都城。

游牧民族政權實行五京制,最初有「分而治之」的需要。比如契丹、女真民族都有游牧遷徙的風俗,因此,其統治中樞也可能隨著皇帝在不同季節的四處遊動而遷移。

他們的皇家住所通常被稱為是「翰魯朵」,本來就有營帳之意,表現了其車馬為家、轉徙隨時,無城廓宮室之固的特點。

因為統治重心經常來回遷徙,這樣的陪都設置,就充分體現了「分而治之」的特色。

然而,隨著遼、金的國土不斷向中原延伸,為了增強集權統治和凝聚力,他們就要不斷將部分中原地區的領地設置為陪都。

隨著後來其統治重心不斷南移,原本在草原上設立的都城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成為純粹的擺設。

比如金朝,其最早的五京,與遼朝的五京相同。後來隨著其不斷南侵,又增加到了六京。金國勢力不斷深入中原腹地,原來的東、西、南、北等都城名號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有的都城則完全變得徒有虛名。這種都城因為連輔助功能都起不到,因而完全成為了擺設。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種類型的陪都,則完全是心理安慰。

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南宋時期的開封以外,在東晉和南朝,南方政權往往將西晉時期的舊都洛陽稱之為「中京」,但其實洛陽分明在他們的國土之外。如此稱呼,只不過是求一個心理慰藉罷了。

三、「多京制」中的兩種另類

說完了「多京制」中都城的幾種類型,實際上其大體產生的原因也跟著介紹得差不多了。當然,除了分而治之、鞏固統治、王朝聖地、純粹務虛、心理安慰、模仿前朝之外,還有兩種比較另類的:

1、商業中心

王莽當政時期,除了長安外,還設立了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座都城,同時更名長安東西市令及五都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下置交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主要職責是平抑物價,管鹽鐵,開賒貸。

王莽的思想非常超前,他設立的六座都城,類似於今天的區域性經濟中心,一線大城市!而按照他的設想,控制住了這些大城市的經濟,就等於掌握了全國的經濟命脈。

2、避難之所

俗話說,「狡兔三窟」,對古代的皇帝來說,同樣如此。「多京制」往往也是出於一些帝王避難的考慮。

比如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設立五京,其中的南京即為成都。安史之亂中,唐玄宗曾逃亡成都避難,而其後的唐德宗、唐僖宗也是避難蜀中。

金朝設立了那麼多陪都,最後也大多成了皇帝的避難所。蒙滅金時,先攻打其中都(今北京),迫使金宣宗逃亡開封。蒙軍攻陷中都後,再圍攻開封。金哀宗又遷都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歸德府被圍後,金哀宗馬上又遷都蔡州,並最終在此被宋蒙聯軍所滅。一路挨打,一路逃難,這些陪都也沒能成為金國皇帝的避難所。

而清朝之所以在遼寧留下了盛京,除了祖陵在彼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留下後手:如果在中原無所作為時,還能返回關外東山再起。

結語: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多京制」,並非皇帝們心血來潮、嘩眾取寵的產物,而是卻有其實際意義和實用價值,體現了他們的治國智慧。

參考資料:《漢書》、《遼史》、《金史》、《中國古代都城》(吳松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夜聊齋 的精彩文章:

兗州之戰:曹操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袁紹錯過了滅曹的最佳時機

TAG:深夜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