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G7峰會閉幕,「一頁聲明」凸顯尷尬,舊秩序的「最後儀式」?

G7峰會閉幕,「一頁聲明」凸顯尷尬,舊秩序的「最後儀式」?

26日,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在法國比亞里茨落幕。峰會摒棄44年的傳統,首次沒有發表聯合公報,取而代之的是一張不滿一頁紙的「領導人聲明」。分析指出,寥寥數語的「一頁聲明」缺乏實質內容,難掩七國集團內部的深刻分歧,也凸顯了其影響力不斷下滑。

但有趣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峰會自我感覺良好,他用「團結一致」為會議「定調」。在峰會最後一天,他還在伊朗問題上軟化調門,表示願意有條件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

外媒述評,整場峰會彷彿一出跌宕起伏的「三幕劇」——在一種末日逼近的感覺中啟幕,以一位意外嘉賓(伊朗外長扎里夫)的登場反轉劇情,最終在微妙的成果突破中迎來尾聲。儘管各國領導人擺出握手言和之態,但「心結」難解。隨著明年美國成為G7峰會主席國,現存秩序恐被進一步顛覆,比亞里茨或將成為發達國傢俱樂部彌足珍貴的回憶。

「一頁聲明」

「說實話,我們取得的成就並不大,但這並不新鮮。」英國《衛報》在評論峰會成果時寫道。

為了避免連續2年破壞G7峰會的特朗普再次搗亂,東道主法國總統馬克龍拋棄了發表聯合公報的傳統路線。《衛報》說,馬克龍的初衷是好的,既然沒有聯合公報,自然也就不存在特朗普是否願意簽字的問題。然而不利的一面在於,這場外交秀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曾經發生過的痕迹,留下的只有人們對G7領導人長期不作為的不滿——比亞里茨因為示威抗議被封鎖了三天,居民們被迫佩戴紫色的身份徽章,以通過警方防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從馬克龍取消聯合公報、撕毀G7路線圖的那刻起,他改變了峰會的格局。這一大膽策略開啟一個令人震驚的周末,但也讓慣於「早退」的特朗普耐心地留到會議結束。馬克龍靈活多變的「機動性外交」再次獲得證明。

不過,開了三天會就這樣「無果而終」,G7領袖們面子上總歸有點掛不住,多少得湊點東西撐撐場面。於是,一份一頁紙的「聲明」出爐。彭博社稱,這份聲明是馬克龍在每場會議與其他領導人溝通後,一點點「積累共識」寫成的。

聲明指出,在貿易問題上,G7支持維護開放、公平的世界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為此,G7希望深度改革世界貿易組織,以便更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更迅速地解決爭端、消除不公平貿易行為。G7將在2020年達成一致,以便在經合組織框架下簡化規則壁壘,改進國際稅收體制。

在伊朗問題上,七國首腦完全認同兩個目標——確保伊朗絕不會擁有核武器;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在烏克蘭問題上,法國和德國將在未來數周內舉辦一場「諾曼底模式」的峰會,以求取得具體的結果。在利比亞問題上,七國集團呼籲持久停火併召開和平會議。

除了聲明達成的共識之外,各國領導人還表示,要對正在燃燒的亞馬遜雨林採取行動,同意投入至少2000萬歐元(約合1.58億元人民幣)幫助該地區國家滅火。

「就團結一致而言,這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特朗普在峰會結束後的記者會上感嘆,「我們在很多非常重要的議題上達成了非常好的共識。」

峰會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在於特朗普對伊朗問題的表態。特朗普減緩了對伊朗的外交攻勢——就扎里夫現身會場,特朗普稱事先認可這一舉動,而且他不謀求伊朗政權更迭。對於馬克龍暗示可能在幾周內實現特朗普與伊朗總統魯哈尼的會面,特朗普有條件地表示同意。

法新社認為,這一說法顯現特朗普改變口風,為緩和美伊兩國緊張關係留「窗口」。如果實現「特魯會」,將是1979—1981年德黑蘭人質事件以來美伊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會晤。但考慮到特朗普一向反覆無常,伊朗國內強硬派對扎里夫參加峰會也有諸多不滿,美伊關係走向還有待觀察。

「微妙突破」?

有美國媒體指出,「一頁聲明」的產生,以及特朗普對伊朗伸出橄欖枝,使得峰會以一種「微妙的突破」進入尾聲。如何看會議以這種方式收場?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七國集團的基本戰略利益還是一致的,都要維護西方優勢、利益以及規則有效性,也都必須應對當下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這是它們戰略共性之所在。但另一方面,七國具體利益的差異在擴大,矛盾在上升(不僅美國與歐洲,還包括歐洲內部分化,等等)。所以雖然每年頭頭腦腦們都要坐下來開會,但又尷尬到連續2年拿不出正式文件。

金燦榮說,假設作為G7之主的美國領導人態度能溫和一點,做出適當讓步,本來完全可以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聯合公報,但偏偏碰上以自我為中心、打著「美國優先」旗號的特朗普。他的風格無法令其他G7領袖習慣,也不受其他國家民眾待見,因此就出現這種只能用一頁紙來凝聚基本戰略共識的情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倪建軍認為,「一頁聲明」純屬形式主義,缺乏實質意義。它也表明西方發達國家集團越來越喪失過去在世界經濟金融等核心問題上的協調作用。在會議上,外界能清楚地看到這個集團內部的矛盾與不和,而諷刺的是,特朗普竟然還稱其「團結一致」,體現了他對形勢的誤判。事實上,特朗普壓根不關注多邊議題,只是想借多邊舞台解決雙邊問題,為2020年美國大選謀勢。就像半島電視台指出的,會議的焦點轉向雙邊會晤,領導人試圖一對一達成「交易」。

在倪建軍看來,本屆G7峰會暴露出三個問題:第一,發達國家國際協調機制失效。氣候變化問題、伊朗問題、經貿摩擦問題……沒有一項在會上得到有效應對。第二,「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成為全球公害,法、英、德已經毫不掩飾對特朗普的「嫌棄」——德國把不斷顯現衰退的隱憂歸咎於特朗普打貿易戰,身處「脫歐」困局的英國則希望有個穩定的國際環境,也對特朗普發出警告。第三,美國自身為單邊主義付出沉重代價,國際信譽、國際形象受到難以挽回的損失。

從「一頁聲明」涉及的具體議題來看,其實處處都能看到G7的分歧。例如,在貿易問題上,美歐首腦就世貿組織改革只達成了表面的妥協和共識,雙方立場仍然對立。美國政府秉持經濟民族主義和「美國優先」的理念,覺得如有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革世貿組織,就不妨一試,否則就寧可繞開乃至退出世貿組織。而歐盟則在總體上認可世貿組織,只是希望對其規則體系進行改革。在美法博弈焦點——「數字稅」問題上,馬克龍在峰會閉幕後,繼續強調改革數字經濟稅制的必要性,一旁的特朗普未作回應。在伊朗、俄羅斯等問題上,分歧同樣明顯。聲明中未透露特朗普對伊朗做出何種讓步,或者對歐洲立場表示出什麼認可。

「亞健康狀態」

「G7作為昔日全球經濟治理的主導力量,如今處於『亞健康狀態』,」金燦榮說,除了特朗普因素引發的罕見分裂之外,其他國家各自面臨不同程度的窘境,存在幾組矛盾。

英國與歐盟的矛盾首當其衝。此次是約翰遜當選英國首相後在全球舞台首次亮相,其表現基本屬於「正常發揮」,按唐寧街的說法是「按計划進行」。首先,他在美國和歐盟之間走鋼絲,平衡把握得不錯。他一面和特朗普互相讚賞大秀恩愛;一面又和歐盟暗通款曲,在氣變、伊核、對俄立場等多個議題上與歐盟站在一邊。其次,他給人留下完全不同於其前任特雷莎·梅的放鬆幽默的外交形象。他游泳後發現脫歐「秘訣」的驚人言論,迅速成為社交網路爆款。《金融時報》說,約翰遜一直堅稱,英國將離開的是「歐盟」,而不是「歐洲」,這促使他在順應歐洲的重大問題上拿捏得當。

但也有質疑稱,約翰遜與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只能維持「表面和諧」。由於這位新晉首相只有25天時間來提出與愛爾蘭邊界相關的後備安排的替代計劃,接下來的日子將舉步維艱。一位歐洲外交人士說,約翰遜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會面時,甚至沒有提出「退歐方案」,隨著談判進行,他在比亞里茨與法德等國建立的友好關係可能很快就會破裂。屆時,「無協議脫歐」風險將大大加劇,雙方可能還會圍繞390億英鎊的「分手費」而唇槍舌戰。

除了英國外,其他國家也各有難念的經。它們要麼在政壇上影響力減弱,要麼疲於應對國內問題,或者就是國家本身實力相對下降。

美聯社說,幾天前還是義大利總理的孔特,此次已經以看守政府領導人的身份參加峰會,但他不是唯一處於弱勢地位的G7領導人——加拿大領導人特魯多眼下處於政治醜聞中心,為今秋競選形勢蒙上陰影。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跌至34%,至今無力「脫下」令他頭疼的「黃背心」。德國總理默克爾眼下處於最後任期,儘管此次峰會上她不僅沒有「發抖」,還意外獲得特朗普的「噘嘴式貼面吻」及其「計劃不久後訪問德國」的表態,但這些都無法沖淡「默嬸」對德國未來政治經濟前景的擔憂。一圈數下來,只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內表現似乎比較穩健,但他也面臨著來自韓國的外交糾紛……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認為,七國集團當前內外交困:一方面,各成員國在重大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另一方面,該集團的代表性在國際上受到質疑。他說:「在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七國集團已經不合時宜。它已經不是有效的協商平台,此前沒解決的問題,在這裡也得不到解決。」

「最後的儀式」

《衛報》認為,明年G7峰會將移師美國,作為明年東道主的特朗普希望在邁阿密的高爾夫度假勝地召開峰會,並可能邀請俄總統普京出席。「隨著特朗普明年大戲開場,比亞里茨峰會可能成為現存秩序的最後儀式。」

《衛報》寫道,周一,馬克龍將G7峰會主席國接力棒傳遞給特朗普,並擁抱了他。但外界一種明顯的感覺是,已建立的秩序即將結束——不是被任何新鮮的東西取代,而是回歸到更古老的狀態、更無腦的本能反應。在特朗普想要構建的新秩序中,追求更公平、更綠色未來的雄心壯志將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對利潤的追求,以及世界被一小撮有權有勢的人分裂。

倪建軍認為,明年美國辦G7峰會,再加上特朗普的連任壓力,可能促使他在內政外交領域更追求短期效應,施政思維會變得更趨極端化和不可確定。對內可能擾動美聯儲的獨立性,干預經濟金融政策;對外則可能在對俄外交上追求突破,行出人意表之事,不排除「邀約普大帝」的可能。此前,特朗普曾說,如果有人提議讓俄羅斯重返八國集團,他傾向於贊同。但默克爾和約翰遜則認為邀請俄羅斯重回八國集團為時尚早。

金燦榮說,美歐關係接下來仍會維持斗而不破的格局,但明年可能因為三大因素擴大分歧,導致G7開會更加困難。一是美國大選。特朗普將更堅定地維護「美國優先」,與別國凸顯矛盾。二是美國經濟。不少分析人士看衰經濟形勢,或令特朗普更急切地揮舞保護主義大棒。三是俄羅斯因素。一些歐洲國家態度消極,不願意在烏克蘭危機沒解決的情況下看到美俄改善關係。

法新社稱,在峰會閉幕式上,馬克龍引用了二戰英雄戴高樂將軍的話:「外交是為了修補破碎的窗。」只是,當長期盟友和貿易夥伴的持續緊張關係致使多邊合作破碎到一定程度,這扇「窗戶」還能否修復如初?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市科技工作黨委聚焦科技創新工作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財神爺」愛好攝影?於是有人送了15件高檔攝影器材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