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尊青銅鼎,鼎中銘文,泄露「布谷鳥」國的存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尊青銅鼎,鼎中銘文,泄露「布谷鳥」國的存在

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在當時的各地,還分布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國家」,比如鬼方國,虎方國,羌方國和鹿方國等等。另外,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一件青銅鼎上,專家們根據銘文的記載,又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古國——薄姑國(布谷鳥國)的存在,而且該國對我們今天還有著一定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始建於1870年,現位於紐約市區繁華的曼哈頓,還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因此也說明了它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都會博物館中,珍藏了世界上大量珍貴文物,當然也包括了華夏商周時期的各種青銅器具,其中有一件西周時期的周公鼎,讓專家們感到十分的驚奇。

在周公鼎上,篆刻了十幾行銘文,後來經古文字專家們辨析,發現銘文所記載的是周公常年征戰的功績,同時專家們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詞——「専古」,也許有的讀者會念作「專古」,但其實是不對的。專家一開始也這樣認為,不過後來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此二字真不簡單……

通過查閱古籍資料,古文字專家確定「専古」,應該讀作「勃姑」,或者是「薄姑」。比如,《今竹書紀年》中記載,「太戊五十八年,城薄姑」,意思就是:在太戊五十八年(公元前1577),建立了薄姑城,因此說明「勃姑」是個國家。

或許有的讀者看到這裡就疑惑了,勃姑是什麼意思呢?勃姑國又在哪裡呢?如果您對鳥類熟悉的話,一定知道「勃姑」二字的發音和布谷鳥的叫聲很像,故此,專家們也推測,勃姑國的國名就來自布谷鳥的叫聲,並無實際意義。因為古人講究「人依聲和鳴」,意思就是出於一種崇拜,會學習或模仿各種不同鳥類的叫聲。

根據史料記載,「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東北六十里」(《括地誌》)。後來,考古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地考察,終於在山東濱州博興縣找到了勃姑國的遺址,而這佐證了周公鼎銘文記載的準確性。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勃姑國靠近濟水,又在黃河的入海口,因此自然條件極其優越,帶來了豐富的物產資源,使得勃姑國自公元前1577建立之後就迅速擴大,成為當時東方最大的夷國之一。與此同時,商王朝卻開始走下坡路,於是東夷的各個國家之間開始聯合起來,準備脫離商王朝的控制,最終導致戰爭一觸即發,即史料中記載的「東夷之戰」。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夷各國最後還是被商王朝一一擊破,而勃姑國自然也在戰爭中受到了重創。再後來,紂王無道,武王伐之,徹底結束了商王朝的命運。在周朝建立之後,為了使東夷各國對自己稱臣,周朝王室便又開始了常年的征戰,而當時在東夷各國中最強盛的勃姑國自然首當其衝。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周公討之(東征),三年而定。」也就是在這次的征戰中,周公平定了東夷的「管蔡之亂」,並將勃姑國一舉剿滅,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同時也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地位。就這樣,勃姑國徹底滅亡了,但不過它的影響卻是深遠的,一是衍生出了「薄姓」,二是現在渤海的名稱來源就是勃姑國。

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4位,而薄姓曾在人口總數列全國第290位。而渤海渤海海岸線全長約3800公里。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渤海海產豐富,裡面的魚蝦,相信每個國人都吃過。

如今三千多年過去了,如果不是因為周公鼎的發現和其銘文的解讀,或許我們直到現在都還不會注意到勃姑國的存在。因此,對於我們探索歷史來說,文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的同時,也萬萬不能不能忽視了對文物知識的熟悉和了解。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如果多活三年,大清朝還會倒檯子嗎
山西省有個貧困山村,這位村民卻不肯搬家,他竟在守護特殊寶貝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