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學院派」到「實戰派」:商湯的AI商業化邏輯

從「學院派」到「實戰派」:商湯的AI商業化邏輯

智能讀片篩查肺部結節、語音錄入電子病歷,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醫院內,AI技術的身影越來越多。面對龐大的醫療健康需求和豐富的數據積累,醫療成為人工智慧落地最熱門的行業之一。

作為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商湯科技延續其計算機視覺優勢,在去年9月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正式宣布進入醫療領域。橫向來看,這個賽道已經聚集了上百家企業,甚至有一批創業公司已經被行業洗牌倒閉。縱向而言,GE、飛利浦、西門子很早就開始相關嘗試。

作為AI商業化落地的先行者,商湯如何另闢蹊徑避開同質化競爭,讓自己領先的AI演算法突破工業紅線,並在行業找到最佳落地點?在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揭幕前夕,我們走訪了商湯科技上海辦公室。商湯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張少霆,分享了商湯科技的商業化邏輯、人才戰略以及今年商湯在WAIC上的參展亮點。

「進場不分先後」

「AI在諸多行業的落地不存在先入局者和後入局者,例如在醫學圖像分析軟體方面,相對於GPS(GE、飛利浦、西門子)來說,大家都是後入局者。但這個行業足夠大,當你進入行業想要解決真實需求點,而不是追隨別人,未必會做到同一件事情上。當然,具體的細分領域會有先發優勢。」張少霆告訴第一財經。

作為一項通用技術,AI可以為不同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但究竟在哪一行業先行進行產品化落地,則要考慮兩個原則:第一是市場是否足夠大,第二是技術創新是否突破工業化應用紅線。

張少霆認為,對於AI賦能各個行業的工業紅線,不能一刀切地看待。即便在同一個領域,不同場景也會有不同的技術紅線標準。但整體來說,產品會比技術紅線更為重要,需符合場景的要求。

以醫療為例,將AI落地到除影像科之外的臨床科室時,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臨床科室獲取數據難,醫院數據多存在於影像科和信息科,臨床科室要使用時,往往需要進行線下拷貝,存在著使用不便、數據外流和管理混亂的問題。其次,臨床科室醫生往往也有對醫學影像進行各類三維高級後處理的需求,例如在進行輔助治療規劃和治療實施的過程中,這類高質量的三維渲染及交互通常需要在高端的圖像後處理工作站上完成,而大多後處理工作站存放於影像科。

「醫療行業產品落地,不能單純看工業紅線,還要看產品是否符合醫療場景,是否符合醫生使用的工作流和使用習慣,是否能夠保障數據安全,這一系列行業內相關的需求,可能會遠大於技術性能是否超越工業紅線這個問題。」張少霆強調。

落地關鍵:產品場景雙壁壘

針對上述臨床科室的痛點,商湯科技推出了立足醫療大數據、服務臨床診療愈的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針對不同類別的臨床需求,定製化開發了多款覆蓋臨床診療愈全流程的AI智能應用,例如肺部AI應用、骨腫瘤AI應用、心臟AI應用等,提供從診斷到治療規劃、耗材設計、康復跟蹤預測等在內的診、療、愈全流程的AI工具。

SenseCare的一個核心技術就是遠程三維渲染能力,臨床醫生只需打開一個網頁,就可以使用豐富的三維高級後處理功能和AI功能分析影像數據。分析均在伺服器端完成,並實時地渲染給終端用戶,這種機制既能滿足臨床醫生的需求,同時可以支持原始數據不傳輸、不出院,確保平台數據的安全性。

雖然AI醫療的應用在逐漸增加,不過目前看來,這個領域的技術變現能力仍處於早期。尤其是AI醫療診斷如何破解醫療器械註冊證審批問題,是技術大規模商用的一大挑戰。

從2018年8月1日起,我國新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正式生效,文件將醫用軟體按二類、 三類醫療器械設置審批通道。當下AI產品大多屬於第三類,但尚未有一款產品獲得三類證書。這意味著目前醫療AI影像分析產品不能作為臨床用途,或者臨床售賣,只能做科研用途或科研售賣。

張少霆認為,醫療肯定是個長線的事情,而且具有很強的監管性,不能一蹴而就,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下沒有機會進行商業化布局及落地。「AI醫療產品的核心壁壘是產品壁壘和場景壁壘。」張少霆告訴第一財經。演算法的性能肯定是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一個高性能演算法落在一個不完全符合醫生工作流的產品上,醫生也未必會去使用。這也是為什麼GE、飛利浦、西門子等傳統公司經久不衰的原因。

第二個是場景壁壘。即便產品本身功能很好,但如果市面上替代品較多,同類產品扎堆,且性能無顯著差異,那終端用戶完全可以選擇其他廠商,甚至是自己開發,那麼這個好產品也是沒有市場話語權和場景壁壘的。

「即便是有好產品的企業也不見得可以把它轉化成商業價值。這兩件事情其實對應人工智慧兩大難題:第一產品有剛需性,第二是有議價能力。」張少霆表示。

人工智慧沒有免費的午餐

作為創業創新大潮中的一員,商湯科技身上有著濃郁的學院派氣息。據了解,目前商湯科技3000餘名員工中有超過一半為研發人員,並擁有200多位人工智慧博士。在AI人才爭奪大戰下,商湯科技如何留存和吸納人才,以及如何平衡好商業化和核心技術關係,深入場景落地工程化產品?

對此張少霆表示,整個人工智慧行業人才流失率非常高,甚至一個團隊20%的流失率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相比之下,商湯研究院卻保有極低的人才流失率。對於AI人才而言,一方面明星團隊本身的虹吸效應很強,能和優秀的人共事,使用這些優秀的人已經開發完的一系列基礎設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展工作,是難能可貴的機遇。

其次,穩健發展的業務線為年輕人才帶來更好的晉陞和發展機會。與此同時,在人才培養上商湯科技和高校共建研究院,從實習階段就進行人才共同培養,無論是頂尖學術期刊論文的發表,還是產品落地、商務化推進,這些年輕人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很高的成長性。

為了平衡好商業化和核心技術關係,深入場景落地工程化產品,商湯科技研究院人員管理架構採取雙線制度,即人員編製歸屬於研究院,又深入到業務一線。在研究院的本職工作是推進最前瞻的研究,在事業部則可以接觸第一手的場景、問題和商務反饋。這樣自然而然培養研究員對於技術與商業的融合思考,發展成為全能型人才。

張少霆認為,包括谷歌、Facebook等在內的世界級優秀公司,在人才、原創技術和算力上的投入都是驚人的,這也是早期大家都在使用谷歌的TensorFlow、Facebook的PyTorch的重要原因。

商湯科技也在不遺餘力打造自己的SenseParrots深度學習平台和超算中心。「人工智慧很多節點沒有免費的午餐,人才、原創技術、超算中心的算力等都是繞不開的點,不投入都很難有成效。」張少霆表示。

自從2017年11月於上海落地後,商湯科技加速AI技術在上海落地。如在智能教育方面,商湯於上海發布全球首本高中版AI教材,助推國內AI教育邁向普及階段,目前全國超過百所學校已開始使用教材進行教學;在醫療健康領域,與上海瑞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等達成合作,服務於放射科、病理科及3D列印中心等多個科室的多個工作方向,且醫療團隊超過半數的成員,包括研究員和產品團隊,也都在上海公司辦公。

「上海有三大優勢,人才、政策和場景,這三個優勢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得天獨厚的。」張少霆告訴第一財經。

連續第二年作為WAIC戰略合作夥伴,今年商湯科技AI技術將繼續為大會帶來智能化應用,例如推出SenseSpace商湯智能雲視頻分析系統,為大會打造出一套基於展會場景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實現展會智慧化運營管理的全面提升。此外,近200平方米的展區,也將呈現AI與各個行業的融合,感受科技對傳統行業的賦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重磅!險資投資集合信託新規發布,禁止將資金信託作為通道
不是銀行,央行回應鞍鋼3.38億銀票逾期來自財務公司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