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消極自卑,父母要怎麼辦?巧用「霍桑效應」,讓孩子更自信
「本文由星星育兒心得原創,歡迎個人轉發與分享」
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孩子有消極自卑的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正確地處理方法,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事實上,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會有消極自卑的情緒,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當要引起重視。
一航是一名四歲的小男孩,性格有些內向。父母帶一航外出遊玩的時候,只要人多的地方,一航就會怕生,不敢去玩耍。
平時在小區公園內玩耍,一航都不怎麼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往往是一個人玩耍。針對一航的這種情況,父母也是擔心不已。
以前父母對孩子有一個夙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如今的父母,最大的夙願,是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尤其是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NO1.孩子為什麼會消極自卑?
過多約束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猶如一張「白紙」,孩子的成長軌跡,需要父母去規劃。與此同時,孩子天生好動調皮,對這個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
然而,很多父母在孩子探知世界的時候,總喜歡去干涉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嚴加管教。
長期以往,勢必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進而產生不滿,往往會更加調皮搗蛋。因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父母對孩子不要太多限制。
教育不一致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父母與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存在較大的偏差。孩子在心裡就會產生對比,往往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長期以往,孩子將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每一個孩子都具有自尊心,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
然而有些父母,只知道對孩子嚴加指責,從來不知道鼓勵與表揚孩子。往往會對孩子造成打擊,進而產生自卑心理。
不能言傳身教
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做到言行一致,沒有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產生消極自卑情緒,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當要從自身找原因。
NO2.孩子消極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1、自我封閉性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孩子都不會主動與人交往,不會與他人進行溝通,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交朋友,更不重視友誼。
有任何集體活動,往往是拒絕參加,有競賽和競爭,往往是選擇迴避。更不願意表現自己,也不願意拋頭露面。
2、社交恐懼症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它主要是指,對社交場合作出不適當反映的心理異常現象。
具體的特點是,孩子只要進入社交場合,就會有強烈的恐懼感,不能自控,還會出現完全不能與人交往的現象。
3、語言表述差
消極自卑的孩子,語言表述能力較差,表達缺乏感情,辭彙貧乏。主要的原因在於,強烈的消極自卑,很容易阻礙大腦語言學習系統的發育。
孩子如果不善於與他人進行交際與思想交流,那麼就會影響語言與辭彙的信息量。
4、心理品質反常性
在學習方面,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疑神疑鬼,他人的評論十分敏感。他人不好的評價,往往會耿耿於懷,很難接受。經常自暴自棄,常常處於鬱悶、過度敏感的心境。
其實,針對孩子的消極自卑情緒,父母在教育的時候,應當要使用到「霍桑效應」,讓孩子更加自信。
NO3.什麼是「霍桑效應」?
霍桑工廠坐落於美國芝加哥郊外,主要是生產電話交換機。該工廠各項福利待遇優越,然而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日常工作中總是抱怨不斷,生產狀況也不理想。
為此,有心理學家,專門進行了一項心理學實驗:用兩年的時間,找工人談話。在談話過程當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們對工廠的意見與不滿。採用這種談話試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工廠的生產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樣的道理,「霍桑效應」應用於孩子教育中。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困難與不滿,但是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
因而作為父母來說,無論工作多麼的忙碌,都應當要抽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且在談心的過程中,應當要耐心引導孩子,把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都盡情地說出來。
其實,孩子在「說」過之後,就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孩子們會感到非常輕鬆與舒暢。在學習中也會更加努力,也會更加自信。
NO4.父母如何正確應對孩子消極自卑?
不要妄加責備
在帶孩子的時候,有些父母針對孩子消極自卑的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理?只知道一味去責備孩子,甚至說一下難聽的話。
孩子受到父母的責罵後,當著父母的面比較「老實」。父母一旦不在身邊,孩子就會破壞玩具,來發泄自身的情緒。長期以往,會陷入惡性循環。
不能聽之任之
孩子的消極情緒較為突出的時候,往往會向父母提出各種要求。為了安撫孩子,父母往往會遷就孩子的行為。
孩子只要有一次達到目的,以後提出相同的要求,父母加以拒絕的話,孩子就會採用發脾氣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而,面對孩子消極的情緒,父母不能聽之任之,而應當要理智,不要縱容孩子這種消極情緒。
多一分理解與關懷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出現消極自卑情緒,是在所難免的。針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當要想辦法加以引導。
孩子的消極情緒如果得到充分的發泄,將有助於孩子調節不良情緒,讓孩子的內心世界恢復平衡。
日常的生活當中,針對孩子消極自卑的情緒,父母應當要多一分理解,更應當要多一分關懷。
多一分鼓勵與尊重
有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會出現相互不理解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沒有愛,主要的原因在於,父母對孩子不夠尊重。
不管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具有自尊心,僅僅是表現方式有所不同。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父母不應當是斥責。
此時的孩子,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應當順著孩子的心意,對孩子表示充分的理解。
寬容孩子的失誤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當中,針對孩子出現的錯誤,立馬加以糾正,無疑是堵塞了孩子學習的路徑。
父母經常性指責,孩子會漠視父母的指責。不僅不利於孩子品德的培養,還會降低教育效果,不利於親子關係。
小編認為,作為父母來說,希望孩子越來越優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對孩子進行培養的時候,應當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注重孩子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還應當要注重孩子心理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更加陽光與自信。
星星育兒心得專註育兒領域,在育兒的過程中,有好的經驗與方法,一起分享給大家,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爸爸陪伴時間較長的孩子,長大更聰明,更容易成功,爸爸要怎麼做
※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父母這些做法影響寶寶視力,你中了幾個
TAG:星星育兒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