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身份證」長啥樣?從「魚符」到「腰牌」,樣式功能大不同

古代的「身份證」長啥樣?從「魚符」到「腰牌」,樣式功能大不同

導讀:身份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既是個人信息的外在標識,也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今天,如果不帶身份證就外出,幾乎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在古代,古人也非常重視「身份證」,因為經濟、文化、制度條件不同,古代的「身份證」又各有其特點。

比如,公認的史上最早的「身份證」,可以算是隋唐時期的「魚符」與「魚袋」,它們為官員所特有,普通百姓沒有這種待遇。

宋代時「魚符」被廢除,但官員仍然佩戴「魚袋」。到了明代,明人改用各類「牙牌」作為京官們的身份標誌。清代,出現了更為複雜的「腰牌」,其適用範圍擴大到了官民通用。

古代多數王朝限制百姓自由流動,如確需流動,則要開具「過所」、「路引」等憑證,上面註明其個人信息,因此,這些憑證也應屬於古代「身份證」的一種。

上面種種古代「身份證」,都包含哪些玄機與故事呢,讓我們一一道來。

一、隋唐時的官員「身份證」——「魚符」

「魚符」產生於隋朝,在唐朝發展成熟。

《隋書·高祖紀》記載:

「開皇九年,頒木魚符於總管、刺史,雌一雄一......十年,冬十月甲子,頒木魚符於京師官五品以上......十五年,五月丁亥,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銅魚符。」

這裡我們看到,最初的「魚符」是木頭做的,後來改為銅製,而且分雌雄兩個,以便於勘合校驗,並且它們只頒發給五品以上的京官。

到了唐代,「魚符」發展成熟,並分為了兩大類,一類強調功能性,另一類則強調裝飾性。

1、功能性較強的「魚符」:

(1)用於地方官員任免。這類「魚符」,通常作為勘驗地方官員真偽的憑據。它為銅製,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半部分留在京師,右半部分留在地方。如果有新官上任,需攜帶左半部「魚符」,地方上拿右半部分與之勘驗後,才能證明這位新來的大人是不是冒牌貨。然後,新官與舊官完成交割。

(2)用於調動軍隊。這類「魚符」跟古代的「虎符」

功能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樣子上一個是魚,一個是虎。而它在使用方法上也很有趣,《唐律疏議·擅興》記載,它是:「長官無,次官執」,也就是說,皇帝調動軍隊時,命令使者帶著「魚符」的左半邊前往軍營,軍營的副統帥拿出「魚符」的右半邊與之勘合,二者一致才能發兵。

而完成任務後,使者必須馬上將左半邊「魚符」帶回。 這裡面,體現了古代君王高超的御人之術。

(3)用作出入通行證。古代皇宮宮門、京城城門皆是防禦重地,出入這必須校驗「魚符」,經過衛士勘合無誤後,方能入內。

(4)外國使者入境憑據。在唐代,外國使者進入大唐,也需要校驗「魚符」。《新唐書·車服志》記載:

「蕃國亦給之,雌雄各十二,銘以國名,雄者進內,雌者付其國。朝貢使各齎其同魚而至,不合者劾奏。」

也就是說,外國使者前來朝貢,必須帶著他們那一半「雌魚符」,與大唐存檔的「雄魚符」勘合以後,才能證明其身份,此舉也是為了杜絕冒充者。

2、裝飾性較強的「魚符」

在唐代,「魚符」除了銅製以來,還有幾種其他材質,如《唐六典·符寶郎》所說:「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根據隨身佩戴魚符的材質,就可以判斷其身份特徵,「隨身魚符,所以明貴賤,應徵召。」因此,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魚符」,不能僭越。

「魚符」往往還刻有官員的姓名,如果某一職務為其專屬,則只刻官名。

雖然官員均隨身佩戴銅「魚符」,但只有五品以上者,才能得到皇帝才給的「魚袋」,《舊唐書?睿宗記》記載:「魚袋,著紫者金裝,著徘者銀裝」。

唐代,官階高低以官服顏色直接體現,不同品階的官員,其盛放「魚符」的袋子「魚袋」也不盡相同。

因此,看唐代官員品階和身份高低,只要觀察他們的官服和佩戴的「魚袋」就可以了。

「魚符」和「魚袋」興盛於唐代,但隨著唐代的衰亡,「魚符」制度消失,只有「魚袋」制度仍然在宋代使用。

後來,這件能夠顯示地位等級差異的象徵物,在宋代由於賜發過濫,失去了象徵價值,而逐步被廢棄。

二、明代的京官「身份證」——「牙牌」

「牙牌」,由象牙製成,是明代的一種身份證明以及出入皇宮的通行證件。

關於「牙牌」的詳細功能性記載,是在《明史·輿服志》中:

「凡文武朝參官、錦衣衛當駕官,亦領牙牌,以防奸偽,洪武十一年始也。其制,以象牙為之,刻官職於上。不佩則門者卻之,私相借者論如律。牙牌字型大小,公、侯、伯以勛字,駙馬都尉以親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樂字,入內官以官字。」

明朝各類文武官員和錦衣衛,凡經常出入宮廷的,都需要佩戴「牙牌」,「牙牌」分為勛、親、文、武、樂、官等不同字型大小。

內廷太監也要佩戴「牙牌」,按照其職能部門不同,分為「內官監牙牌」、「御馬監牙牌」、「直殿監牙牌」、「尚衣監牙牌」、「內使牙牌」、「御前答應牙牌」等多種類別。

按照明朝律令,「牙牌」只限持牌者本人使用,嚴禁將其借給他人,《明會典》規定:「有牌不帶、無牌輒入者杖八十,借者及借與者杖一百。」而且,一旦持牌者被摘取了「牙牌」,往往意味著連官職也一塊丟了。

與唐朝的「魚符」相比,「牙牌」不分職位高低皆可佩戴。而且,它只用來作為京官出入宮門的憑證,地方官沒有佩戴「牙牌」的權力。

所以說,明朝的牙牌,算是宮禁制度的一種,並非大眾化的身份標識。

三、清代的大眾「身份證」——「腰牌」

如果說「牙牌」的大眾屬性不足的話,那麼,清代的「腰牌」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均可佩戴。

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清代的「腰牌」主要是分為以下幾種:

1、宮中「腰牌」

跟明代的「牙牌」一樣,宮中「腰牌」也有「出入證」的屬性。宮中「腰牌」一般為木質,尺寸各異,由內務府統一製作。

在一些清宮劇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盜取「腰牌」,潛入皇宮的橋段,其實這種現象並非完全戲說,它在清朝歷史上確有其事。

由於最開始的「腰牌」上面沒有持牌人的詳細信息,極易造成混用、借用的現象。而且,無論什麼人拿著腰牌都可以自由出入紫禁城,也極易出現安全隱患。

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七月的一個晚上,值火班(消防隊)里一個叫閻良的步兵,借了別人的「腰牌」混進皇宮,跟平時與自己不和的御膳房廚役相遇並發生口角,閻良一怒之下將其殺死,旁邊勸阻的太監也被刺傷。

此事讓嘉慶大為光火,命令嚴懲兇手,嚴查借用「腰牌」者。可諷刺的是,十年以後,居然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天理教起義軍攻入紫禁城的事件。

道光時期,皇帝命人在「腰牌」上面寫上所屬部門、發牌年號等名目,並且用火印戳記,以為防偽。咸豐元年,又要求將持牌者的姓名、年貌等個人信息寫在牌上,以便查驗。

2、民間的「腰牌」

「腰牌」在辨識身份、加強安保方面,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清朝也被廣泛應用於民間諸多領域。比如:

(1)「關隘腰牌」:最初在一些邊境關卡上,官府設立「腰牌」制度,以防止他國難民、流民從邊境進入大清。這種方法很快得到了推廣,許多內地的商稅關卡也逐步複製、實行起了「腰牌」制度。

(2)「船戶腰牌」:對運河和沿海的船戶、水手、水上客商等發放的「腰牌」,牌上刻有他們的姓名、年貌、籍貫等信息,以備查驗。這樣不僅加強了對這些「船戶」的管理,也能打擊海盜、河盜等不法之徒。

(3)「強盜腰牌」:這種「腰牌」非官方配發,而是民間盜匪受官方的啟發,自行發明創造。乾隆時期,江浙一帶的土匪常製作「腰牌」,作為同夥的憑證,相當於「土匪工作證」,以便結黨打家劫舍。但結果是,官府憑藉這種「腰牌」按圖索驥,將其一網打盡。

四、既是「通行證」又是「身份證」——「過所」

古代,為了保證社會安定和稅收征繳,往往要在來往道路上設置關卡,無論是官還是民,都要在過關中出示經由官府審發的通行證。這就是所謂的「過所制度」。

而「過所」中因為含有大量個人信息,我認為,也可以算作一種古代的「身份證」。

「過所制度」早在戰國時期已有雛形,《史記·商君列傳》中有:「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之語。

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商鞅從秦國出逃時,想要投宿館驛,但因為手裡沒有「通行證」而被拒絕,商鞅最終被逮捕,並遭車裂而死。

唐代是「過所制度」的成熟期。那時的百姓若想要離家遠行,需要由所在郡縣的官吏簽發「過所」,也稱為「路引」、「公憑」。

而其中的內容包括:申請人和陪同人的姓名、籍貫、年貌、身份,所攜帶的物品名稱、數量,攜帶牲畜的名稱、口齒、數量等等。

「過所」一式兩份,官府留檔備查一份,申請人持有一份。由此來看,那些武俠片中的大俠們想隨便到處晃悠,在現實中,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結語:古代的「身份證」樣式繁多、功能不一,除了以上介紹的主要品類外,還有「度牒」這一類僧侶所持有的職業「身份證」。但總體來說,古代的「身份證」更像是一種通行證和介紹信,跟現代意義上的身份證有很大區別。

參考資料:《史記》《隋書》《舊唐書》《明會典》《明史》《唐代文官服飾文化研究》《檔案里的清代腰牌》《明代牙牌散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夜聊齋 的精彩文章:

唐朝士兵的主流近戰兵器,不僅是一代名刀,還影響了後來的日本刀

TAG:深夜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