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監管部門排查券商股票質押風險點

監管部門排查券商股票質押風險點

證券時報記者 張婷婷

今年來A股走勢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但股票質押風險依然不容小覷。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期,監管部門對今年以來股票質押規模增幅較大的9家證券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發現券商股票質押業務存在五大風險點,及時採取相關監管措施。

一是業務定位不清,盲目追逐利益。個別證券公司仍將場內股票質押交易當做一項交易性業務看待,忽視了信用風險管理,甚至將前期的股市上漲視為新一輪業務機會,抱著僥倖心理承接其他證券公司審核未予通過的項目,盲目追逐利益。

二是風險意識不強,風控措施不足。股票質押的第一還款來源應當為融入方的生產經營現金流入,處置擔保物一般是經協商無果後採取的最終手段。但個別證券公司仍簡單按照一定質押率確定融資金額,對融入方信用評估、還款來源、資金流向等把關不嚴,大量新增以受限股為標的的質押。

三是審核把控不嚴,質押率設置不嚴謹。個別公司部分項目的評審結果為「有條件同意」,但後續是否落實了相關條件不明確;個別公司未按新規要求制定質押率設置標準,質押率設置較為隨意。

四是盡職調查不完備、甚至缺乏盡職調查。個別公司對於展期項目沒有形成盡職調查報告,有的項目盡職調查缺少拍照、訪談記錄等必要留痕,有的訪談筆錄缺少訪談對象簽字,盡職調查的有效性、真實性存疑。

五是貸後風險管理流於形式。有的公司對於資金用途的跟蹤核查工作流於形式,對於資金從專戶划出,但未劃入融資方名下約定賬戶的情況,公司未能及時發現。個別公司僅以電話溝通進行貸後管理,且未見溝通記錄留痕,難以保證貸後管理效果。

上述問題反映出相關證券公司的內部控制不完善。對此,相關證監局依法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等行政監管措施,證券交易所依規採取暫停股票質押回購交易許可權等自律管理措施。

日前,中郵證券因股權質押業務內控不完善等問題,收到了監管責令改正的行政處罰決定。陝西證監局8月2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中郵證券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內控不足,主要表現有兩點,一是在股票質押時設定了折算率上限,但是對具體質押率的估算卻十分隨意;二是對客戶的融資用途沒有進行跟蹤和核查。

近期,證券業協會給各券商下發的上半年業績情況顯示,92家券商上半年股權質押利息收入為189.59億元,同比下滑21.52%。不過,開源證券、中航證券、華寶證券、中郵證券等券商該項業務收入同比增幅超過100%。

隨著券商半年報陸續披露,多家公司對上半年業績進行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計提金額超24億元,其中近七成為股票質押計提,股票質押業務風險不容小覷。

據了解,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場內股票質押的監管與現場檢查,發現存在展業不合規、風險管理不到位、內部管控缺失等問題的,將依法從嚴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中美下一輪經貿磋商敲定9月舉行,暴風集團馮鑫因涉行賄被拘…今日重要消息有這些
發展文化旅遊的三大誤區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