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知關羽忠心,但有意掣肘,令關羽處於既有權又無權的特殊地位

劉備知關羽忠心,但有意掣肘,令關羽處於既有權又無權的特殊地位

三國時期劉備和關羽給我們的印象是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不過關羽悲慘的結局,也讓後世有了一種觀點,那就是關羽忠心的是漢室而非劉備,劉備則是完全忌憚關羽,之後接曹操孫權的手做掉了關羽,尤其是在關羽死後,劉備並未追謚關羽,關羽被追謚壯繆侯的時候,已經是40年後了,那麼劉備和關羽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呢?個人的觀點是,劉備知道關羽忠心,但是有意掣肘關羽權力,關羽忠心劉備,但是過於爭強好鬥。

在劉備早期崛起階段,關羽張飛都是劉備極為信賴之人,《華陽國志》先主與二子寢則同床,食則共器,恩若弟兄,然於稠人廣眾中侍立終日。當然這裡沒有演義里寫的桃園結義,只是說三人關係很好,想必當時劉備就看出關羽張飛會是自己以後成事的關鍵助力了,尤其是關羽在劉備為佔據荊州前,他就是劉備一方的軍方二號人物,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書云:以羽領徐州。而身還小沛。這和後來讓關羽自己提領荊州是很相似的,顯然劉備很相信關羽的軍事指揮能力。

而被後世認為關羽忠心於漢室而不是劉備的事件之一,就是獵場謀殺曹操的事情了,關羽見曹操有意折損天子威嚴,想要在獵場做掉曹操,但是被劉備摁住了,後來在劉備和曹操的戰事中,劉備屢屢戰敗,關羽責之曰:「早從獵中言,無今日」,歷史記載中,當初劉備不同意關羽刺殺曹操的原因是,劉備認為曹操活著能夠在亂世中保存漢室,不過這和劉備後來所作所為對不上啊,後來可是有衣帶詔事件的,為什麼那個時候劉備就想著殺曹操了?

個人猜測這段記載可能是有誤的,沒準是不實的記載,或者說當時劉備只是害怕刺殺曹操會引火燒身罷了,畢竟在那種場合下,刺殺曹操,自己也逃不了。最能證明關羽忠心劉備而不是漢室的是,當初關羽是被曹操俘獲的,如果說他心底看重的是漢室的話,也就不用在從曹營逃回劉備那裡了。

關羽「降」於曹操,可能差點給劉備帶來殺身之禍,但是劉備對關羽還是蠻看重的,建安五年,曹操在和袁紹爆發官渡之戰前夕,是向東征擊敗了劉備的,此戰中,劉備一如既往地逃了,這也是劉備早期做過最多的事情,能跑就趕緊跑,自將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眾而走。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關羽是被曹操擒獲,最起碼說明,當時他是在和曹軍交過手的,沒有自己腳底抹油跑了的,當然也不能說劉備就是膽小,就結果而言,劉備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關羽這類勇武之人大多是性情中人,被曹操厚待也是要報答對方的,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斬顏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而關羽沒想到的是,劉備在徐州戰敗後,是逃到了袁紹那裡的,而自己斬殺了袁紹帳下大將,多少是會給劉備帶來麻煩的。

從後來袁紹的布置來看,劉備也是因為關羽被袁紹逼到了前線的,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這是在顏良被斬殺後的,袁紹做出的軍事部署,問題是當時劉備是大敗後依附袁紹的,已經沒有多少部隊了,而且但是劉備還是個常敗將軍,袁紹為什麼要劉備去前線挑戰曹軍,不排除是袁紹因為關羽而遷怒於劉備身上。多說一句,文丑是死於亂軍之中的,沒有記載他死於誰手,關羽也是沒有參加這次戰鬥,所以文丑之死和關羽沒有關係。

在得知劉備在袁紹軍後,關羽就從曹營離開投奔劉備了,要注意的是,關羽還是很有膽略的,畢竟當時劉備還在袁紹陣營,關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關羽應該知道,自己在那個時候回到劉備身邊,自己也是有性命之危的,也不知道當時袁紹是不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不打算處理關羽,總之劉備也是趕緊選擇了和袁紹切割,從袁紹和曹操的爭鬥中脫身了。

其實如果關羽但凡是一個以個人利益為先的人,都不會再次投奔劉備,相比之下,曹操手裡有天子,實力也比劉備強,跟著曹操混一定比劉備更有出息,那個時候關羽能夠再次回到劉備身邊,除了忠心別無其他。

不過關羽應該是自己一個人回來的,被曹操俘獲的劉備妻子兒女不知道是什麼結局,話說這位糜夫人太慘了,嫁給劉備後就沒有好日子,當時劉備跑了,把她丟下扔給了呂布,還在呂布沒打算和劉備鬧翻,將糜夫人送回去了,結果沒安穩2年,劉備又自己跑了,糜夫人被曹操俘獲,或許糜夫人的遭遇也是後來關羽和糜芳不和的原因之一吧。

在劉備平定荊州後,關羽得到了重用,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勛,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此後關羽就為劉備鎮守荊州長達10多年,也就是在劉備依靠荊州發家,之後在佔據益州漢中這段時間,劉備和關羽之間的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兩人不再是曾經那個毫無猜忌恩同兄弟了,而這一切都源自劉備內心逐漸成長起來的帝王之心。

劉備前半生一生漂泊,你讓他有帝王之心,也是太難為他了,不過在有了荊州和益州兩大根據地之後,劉備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劉備了,對待關羽的態度,少了兄弟情義,多了君臣之意,而這造成了關羽的悲劇。

關羽受封襄陽太守,可問題是襄陽在曹操手裡,所以關羽統領荊州之時,駐地是在江陵,而江陵又恰恰是南郡的治所,南郡太守就是糜芳,關羽直到最後死的時候,仍然是一個無實地的空頭太守,而即便是劉備稱漢中王之時,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關羽在荊州一線無疑是軍方最高將領,但是沒有管理地方的實權,荊州牧是劉備在益州兼領,所以顯然劉備對關羽的態度是,一手是鞭子,想要驅使關羽為自己打天下,另一手則是繩子,壓制關羽在地方的權力。

關羽是一位爭強好勝之人,「亮知羽護前」,「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在劉備入主益州時,發生過兩件事,最能說明問題。

第一件事關於馬超的,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說白了就是看不起馬超,看不慣馬超被劉備厚待,關羽認為自己是早期和劉備一起拼殺的元老,馬超半路入的伙,不能白便宜了他,諸葛亮也是猜透了關羽的心思,所以回信就狠狠的誇讚了關羽一次,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諸葛亮是好准了關羽的脈,書信中把關羽捧到了天上,這是諸葛亮為了求穩,畢竟當時關羽鎮守著荊州,要是他在荊州耍出什麼幺蛾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山陽公載記曰: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有關關羽要殺馬超的記載,個人感覺不可信,因為馬超不至於那麼低智商,他本來就是逃命到劉備這裡的,哪裡還有什麼傲氣,而且根據《山陽公載記》記載,「請超入,羽、飛並杖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呼備字」,馬超投奔劉備的時候,關羽遠在荊州,怎麼可能站在劉備身邊。

第二件事情就是關於黃忠的封賞了,在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黃忠被封為後將軍,當時諸葛亮就提醒過劉備,會有人不服氣,其實說的就是關羽,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關羽耍脾氣了,這是被後世認為關羽對劉備貿然稱王感到憤怒,故意不接受官印,但是沒有明說,只能把火撒到黃忠身上了。

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想歪了,關羽當時就是看不慣黃忠而已,畢竟黃忠歲數太大了,關羽自然不情願和其同列,值得一說的是,在劉備稱帝前,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張嘉、王休發現了玉璽,最早知道消息的人只能是關羽,如果關羽忠心於漢室,對劉備稱漢中王不爽的話,那麼張嘉、王休兩人就不會活著到益州,別人也不會知道發現玉璽的事情,所以說,關羽還是忠心於劉備,支持劉備稱帝的。

而被劉備派去說服關羽的人,費詩,也是傳達了劉備的意思,也能看出劉備帝王之術的味道,費詩說當初劉邦重用韓信的時候,其他元老也沒有什麼遠遠,而且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意思很明白,劉備是在說,我指望著和你一起打天下,復興漢室,而是你卻只想著官大官小,能有多少俸祿?「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費詩只是簡單一說,但這已經是劉備的警告了,你不接受可以,我不冊封了,那荊州之地還能是你來駐守嗎?別忘了,當時劉備已經是王了,關羽是臣,劉備已經通過費詩明明白白的告訴關羽這個問題了。

同時在劉備稱王后,就面臨著所有帝王都會面對的問題,就是權力交接的問題,雖然三國演義中,劉備不怎麼看好自己那個兒子劉禪,不過歷史上,劉備還是重點培養劉禪的,在其被立為太子後,劉備就開始讓他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書籍,還讓其習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這就導致了劉備對關羽的態度轉變了,他知道關羽是忠心的,不過任何一個帝王不會用臣屬的忠心去判斷他們是否會反,而是會讓臣屬們沒有反叛的條件,所以從劉備對關羽的權力分配上就看得出來,關羽在荊州前線,是前將軍,假節鉞,具有最高軍權,畢竟面臨曹操和孫權雙方的軍事威脅,必須要個關羽在軍權上最大的自主權才可以,但是關羽沒有管理荊州的政務權力,劉備在荊州還留下了糜芳。

當時劉備已經是個老人了,他也是在給劉禪鋪平道路,萬一劉備哪天突然不再了,關羽不會不聽號令,關羽反叛劉禪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絕對是劉禪壓制不住的,所以劉備只能讓關羽在荊州既有權又無權這麼個特殊的地位,而這也造成了關羽最後的悲劇,雖然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是被孫吳捅刀子了,但是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也是令關羽快速失敗的一大原因,這也是劉備權衡的帝王之術埋下的惡果,關羽被殺,還丟了荊州,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先主傳》《三國志.武帝紀》《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寰宇記》《華陽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竇憲堪比霍去病,為何功績被淡化?最大的原因是這個!
漢獻帝有3次奪權的機會;一個匈奴人的後代為大漢流盡最後一滴血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