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既能盛下一日三餐,也裝得下平常生活

既能盛下一日三餐,也裝得下平常生活

日本著名美學家柳宗悅曾說,最美之物,並非誕生於天才之手,而是誕生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誠然,喝茶時的茶具、就餐時的器皿,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物件。看似不起眼,卻構成了每日最重要的時刻,使得生活在細碎處也熠熠閃光。

在日本,民藝陶瓷便是這樣溫柔的存在。拙樸之中,藏著認真生活的熱忱之心。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本書,《最美之物》。

全書就像一場有溫度的日本器物之旅。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匠人是如何經受歷練、又是以怎樣的心緒成就一件器物;也可以體會到真實民藝職人孜孜不倦的堅持,又是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日新月異的潮流。

「縱有陶藝傳統、優質泥料和豐富經驗,若無美的眼光,則一切枉然;

縱有美的眼光,若無流通之所,則技藝只能擱淺;

縱有流通場所,若店家的目光愚鈍,則又功虧一簣,讓古怪的器物充斥店面。」

幸運的是,在日本,能將陶器、民藝家和流通場所完美融合的陶藝店家並不少見。

在這本書中,作者拜訪了近兩百位匠人與工坊,並以細緻的文字與精美的圖片呈現。字裡行間,是對匠心最直白的敘述與敬意。

| 牧谷窯

綠色、茶褐色、粉色的條紋、編織紋和水波紋。色彩鮮明,清新奪目。牧谷窯杉本義訓的作品雖是陶瓷器,但就算擺在人氣雜貨小鋪里也不覺得違和。

直到現在,杉本也覺得這是件費事兒的工作,但持續至今他卻從未感到厭倦。杉本說:「思考如何組合新的色彩和花紋,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 齊藤十郎

把細管安裝在罐子上,自製成工具,在板狀坯料上方來回滑動,罐中的白色液體從細管中源源不斷地流出,在平板狀的素坯上描繪出線條。

齊藤十郎在鏡頭前演示的技法,稱為泥釉流描法。在採訪中,十郎多次提到:「制陶,恰好就是自己表現事物的手段。」「表現」這個詞對十郎來說,不是有意強調個性和風格,而是在抹去了自我意識之後,仍然留存的「那個人唯有的格調」。

除了各具特色的陶藝作坊以外,穿插其中的「鄰居」也是書中的一大亮點。

他們或是咖啡店主美食家、抑或是攝影師,雖然不是親手製作陶藝器皿的匠人,卻也與之有著緊密的聯繫。

| Malmo

我開的雖然是家咖啡店,但也會不定期地舉辦活動,做很多其他的事。

菜品是否誘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品相的影響,所以餐具十分重要。從小店目前的能力來看可能條件受限,但是說真心話,我真想按季節定期更換餐具,想體驗更多不同作家製作的餐具。

| minokamo

我平時的工作是製作菜譜類的圖書,從菜品創意到製作和拍照都有涉及。

我平時使用的器皿都是手工製作。也許是能感受到人手的溫暖,使用的人很容易接納這些容器。這些容器能激發使用者的想像,讓腦中浮現「想用它裝這種菜品」或是「想在這種場合用這件器皿」的念頭。

如封面所記的英文譯名,Tablewear as life,譯釋過來,可以理解為「餐具、亦同生活」。

有一群人,以用心、虔誠的態度製作生活用具;而相對地,另一群人,得幸與手作之物結緣,心懷敬意與滿足。

最美之物、最美的生活,大抵不過如此。

日本民藝陶瓷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深淺有致青藍釉,手作開片牽牛花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