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實用飯圈觀賞指南

實用飯圈觀賞指南

文|BAI資本(ID:BAI_VC),作者|趙昕楠,製圖|周樂怡、趙昕楠

沒想到沒想到,飯圈竟然出圈了!從周杰倫夕陽紅粉絲團制霸超話到飯圈女孩出征廢青,飯圈,這個如同異次元空間的存在突然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

出於陌生與好奇,人們常常將飯圈中的粉絲狂熱行為理解為某種形式的精神病態,但倘使我們摒棄偏見,對飯圈進行觀察,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飯圈實在是個有趣的文化現象,它在組織形態以及社會價值上,都有著非凡的啟示意義。

| 飯圈就是圈內人嗨得很,圈外人一臉大寫的懵

近期被央媒點名表揚的「飯圈女孩」更是讓飯圈意外「出圈」,由備受非議的網路亞文化,一躍成為了可以與「帝吧」網友並駕齊驅的社會正能量。

其實,沐浴在夕陽紅里的80後與90後群體大可不必對瘋狂的「打榜」行為感到吃驚,飯圈粉絲在微博「輪博」的種種操作,像極了上古時代你在百度貼吧用馬甲灌水頂樓的樣子……飯圈對於愛豆的迷戀與狂熱,也絲毫不比當初你追周杰倫S.H.E.,以及你媽追蔡國慶,的時候低。

而在飯圈「打榜」的過程中,飯圈還有著一套駭人的氪金方式。在各類打榜軟體中購買所需的打榜物品,成為了飯圈粉絲最基本的氪金渠道,道理類似於看直播刷火箭。微博的明星榜單,就是靠著粉絲以真金白銀購買「愛慕值」來維持熱度的。

除此之外,為偶像集資進行應援,或者爭奪廣告位也是各家粉絲氪金的日常,僅是《偶像練習生》的決賽階段,各家粉絲為偶像就貢獻了近2000萬人民幣的集資。總之,追星往往都會應了那句話:「相遇在微博,相思在相冊,相見在支付寶」。

飯圈氪金指南,指向的是一個巨大的粉絲經濟市場

同樣的激情,同樣的熱血,但相較於以往的時代,如今的飯圈有著更為嚴密的組織與紀律,飯圈整齊劃一的高強度集團作業也並非出自利益的驅使。飯圈粉絲的行動,更多地是出於對愛豆的善良本願。這都使得飯圈的種種操作,與過去拿錢辦事的網路水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飯圈的行為也由此成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由於陌生與偏見,首次接觸飯圈的局外人總是傾向於將飯圈粉絲的狂熱行為理解為某種形式的病態,即便在娛樂產業高度發達的歐美日韓,情況也曾同樣如此。

但平心而論,倘使我們摒棄先入為主的有色眼鏡,近距離觀察飯圈及飯圈文化時,我們往往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令人迷惑的飯圈

無論是粉絲(fans,崇拜偶像的個人或群體)與飯圈(fandom,粉絲群體,聚集地),其實都不是互聯網時代才出現的新鮮事物。

早在19世紀,匈牙利鋼琴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就曾經憑藉神秘的個人魅力,在歐洲掀起過第一次粉絲狂潮。

鮮肉頂流李斯特,作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憑藉其俊朗的外表和極為精湛的演奏技術,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丨Soomal,劉恩惠

1841年聖誕,李斯特抵達柏林舉行個人音樂會。當李斯特來到現場的時候,就有30多個學生為李斯特傾情演唱「萊茵酒歌」(Rhein Wein Lied),這場小規模應援拉開了隨後歐陸「李斯特狂潮(Lisztomania)」的序幕。匈牙利、義大利、英國、德國……李斯特所到之處,聽眾(特別是女性)均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瘋狂。

李斯特每次登台演出,台下的女性聽眾都會一反平時的肅穆與端莊,變得狂喜不止直至痛哭流涕,甚至還有聽眾就此暈厥倒地。李斯特甚至讓神魂顛倒的女聽眾不再顧及淑女的風範,為爭奪李斯特留下的鼻煙盒而雙雙扭打在地。

送花這種普通音樂會的操作在李斯特這裡就顯得有些低級了,他的粉絲們往演奏台上扔的一般都是珠寶和首飾(有錢人的世界我果然不懂)丨Theodor Hosemann

粉絲們還曾在李斯特演出時集體刷珠寶,演唱統一的戰歌,真金白銀地為心目中的哥哥打call,深刻踐行著愛豆「不能白嫖」的飯圈準則。

這一幕讓同來的詩人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大為驚異,海涅不曾想到,自己來聽音樂會,不僅看到了紳士喜聞樂見的淑女搏擊,還親臨了一個瀕臨失控的直播打賞現場。

困惑的海涅就此專門詢問了醫生,並最終得出了一個詭異的結論:李斯特的音樂會,釋放的並非音樂,而是由才華釋放而出的電流,這種才華的電流讓女粉絲把持不住,直至歇斯底里……(同學們記一記啊,這句話可以活用為彩虹屁)

到了20世紀60年代,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也曾掀起一陣流行搖滾的狂潮。1964年,來自英國的披頭士樂隊登陸美國,他們參與錄製的艾德蘇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旋即獲得了驚人的7300萬直播觀看量。

主流媒體將這場「披頭士狂熱」(Beatlesmania)形容為一場「從大不列顛、歐洲和遠東蔓延到美利堅的新型疾病」。

披頭士在全球範圍內的迷妹迷弟還曾整齊劃一的集體行動,這讓人們看到,粉絲行為不再是局限在單個國家的自嗨,而是足以衝出大洲,走向宇宙的世界型行為。

20世紀60年代披頭士迷妹們的應援,果然應援也不是現代飯圈產物。丨AARP Magazine

從粉絲的狂熱以及外界的冷嘲熱諷中,我們不難看出,古往今來的飯圈都似乎遵循著這樣一條規律:圈內的人嗨得很,圈外的人看得迷惑。

飯圈內外,可謂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飯圈洗白簡史

說起飯圈,大多數討論都離不開mania一詞,然而mania辭彙本身即帶有很強的歧視色彩,它的本意是「狂躁症」,用它作為詞綴描述粉絲的行為,幾乎就是把粉絲的追星視同為一種精神的疾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將粉絲追星視為一種精神疾病的做法,很快就被證明是一種偏見與錯誤。

1966年,J.W.泰勒(J.W.Taylor)就曾在《英國臨床心理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發表了一篇對於披頭士粉絲的研究,認為偶像在演出現場對觀眾造成的聲音與視覺刺激,其實只形成了一種短暫的神經亢奮,這在本質上與球迷觀看比賽時所獲得的興奮類似。科學第一次證明,飯圈粉絲的狂熱,其實並非一種精神上的病態。

1966年8月16日,兩名女孩在費城觀看了披頭士樂隊的表演哭泣不止 丨The Japan Times

2014年世界盃,英格蘭D組出現,球迷們歡呼雀躍 丨新華社

上世紀90年代,有著「學者粉絲」(aca-fan)之稱的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又指出了飯圈文化對於文本創作的積極意義,並為彼時已備受爭議的粉絲文化給出了高度評價。

電影上映後全球漫威粉自己剪輯的cut,就是一種典型的主動參與並再度創作文本的過程 丨bilibili截圖,youtube截圖

此後,因為在娛樂消費時的積极參与,粉絲以及粉絲所形成的飯圈很快在商業實踐中得到了娛樂工業的肯定。發跡於東亞的偶像工業,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在日本繁興的偶像工業中,經由人設塑造的藝人成為了娛樂公司向粉絲展現個人成長故事與輸出價值觀的集合體,正如我們在BAI科全書第009期談論的那樣,偶像逐漸區別於演員或者明星,成為了販賣人設的職業(點擊進入傳送門)。

偶像從粉絲的關注中獲取流量,粉絲則從偶像身上獲得了生活方式的想像與個人三觀的認同。在商業的驅動下,粉絲與飯圈成為了文化經濟中獨特的一環,逐漸成為了被商業社會接受並認可的現象。

愛豆是一個提供有關親密關係想像素材的資料庫,「媽媽粉」可以從三小隻自出道的乖乖仔可愛形象獲得訂製偶像,「女友粉」可以從TFBOYS現在更偏向成人化的形象得到愛豆男友 丨@TFBOYS組合

飯圈的紅與黑

圈層的隔絕使得飯圈產生了奇妙的屬性,這讓飯圈有著自己的紅與黑。

飯圈作為粉絲聚集的特定區域,不僅創造出了獨有的語言體系,也產生了嚴密的組織模式。對於圈外人而言,飯圈無異於一個生產迷惑語言和行為的怪圈。但對於飯圈內部的粉絲而言,獨特的詞語與行為,其實只是維持內部共同體運行的手段。

·飯圈的謎之語言

飯圈有著自成一派的語言系統,這套系統的形成有著自己的邏輯。粉絲熱衷於使用縮寫,以達到一種語言加密的效果。dbq,bhys,nbcs,ball ball……通篇看下來,讓人感覺簡直比閱讀外語還費解。

先學習一下飯圈語言,不然上網衝浪以為自己誤入新外語控制的世界

混飯圈的另一個要點,是對愛豆名字的縮寫。縮寫愛豆名字的好處在於,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無故傷及自家愛豆,也可以避免增加對家的愛豆的流量,混飯圈你就必須要想得面面俱到。

另外,縮寫愛豆名字還能夠大幅度提升打字速度!不論是安利自家愛豆,或者控評(在提及愛豆的文本下留下對愛豆有利的評論),或者和黑粉對罵,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壓制對手,在那肉眼可見的零點零一秒獲得勝利。

· 飯圈的嚴密組織

除了飯圈語言規則之外,飯圈內部還有著一套分工明確、層級清晰、紀律嚴明、管理有序的組織系統。這樣的組織通常會是XXX後援會,或者是私人站子,其中以粉絲個人名義成立的,專註於某一方面愛豆事務的站子運營者會被稱為「站姐」。

2019年熱播韓劇《她的私生活》中的女主角成德美就是一名成功站姐,陪著愛豆從默默無聞到成為頂級鮮肉丨《她的私生活》gif

在飯圈的組織系統中,還有著攝影組、數據組、文案組、控評組、反黑組等分工明確的任務組別。攝影組的圖片能夠讓粉絲們快速跟進愛豆的行程,實時更新愛豆的消息。如果有排行榜,運行有序的數據組能夠快速完成榜單的衝鋒,讓自家愛豆穩穩坐數據top的寶座(周杰倫中老年粉絲團建的時候,做的就是數據組的工作)。

當愛豆的新作品上線,文案組和控評組則強強聯手,幫助愛豆成功出圈(得到廣泛路人的認同)。如果出現了愛豆的負面消息,反黑組則能在第一時間鎖定負面新聞來源,實現精準反擊,完成負面信息的凈化。

經常活躍在大眾視野,能有出圈作品,鮮有負面新聞,資源自然就會傾斜到愛豆身上,從而使愛豆獲得顯著的經濟收益,粉絲的努力也就此轉化成了愛豆的商業價值。

· 飯圈註定出圈

飯圈除了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基地外,也是為小眾文化開啟出圈之路的強大助推力。為了能讓愛豆獲得更多的數據和曝光,二次元的動漫粉,廣播劇的聲優粉,音樂劇和話劇的聲粉和劇粉,都開始了為自家愛豆打榜刷數據的事業。

綜藝節目的加持,讓本身小眾的文化能夠走向大眾的視野,這也同時提升了小眾藝術的商業價值。比如《聲臨其境》和「邊傑cp」(cp,源於日本亞文化同人圈,表示人物配對關係),即讓更多的人關注起配音演員的行業。《聲入人心》和梅溪湖三十六子的出現,則讓音樂劇走向大眾視野,粉絲的瘋狂安利,也讓更多人開始走進劇場。

《樂隊的夏天》提升了樂隊在大眾範圍的認知度,讓混跡於音樂節的樂隊有了更多的曝光機會,當然,樂隊粉絲讓愛豆出圈的代價就是讓自己再也搶不到樂隊live的票了(微笑臉)。

小眾文化的出圈離不開飯圈女孩們的推動,這個夏天,你們是最燃的

· 飯圈說不盡的黑

雖然飯圈的文化創造力和商業創造力十分顯著,但是飯圈依然是一個不盡完美的圈子。

粉絲對偶像的過度崇拜,有時也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飯圈的追星史上有著很多混飯圈造成的惡性社會事件。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槍殺約翰·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1940-1980)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馬克的殺人理由竟是「槍殺偶像能夠找到自我」,這不能說是一粉頂十黑,簡直是一粉頂一命了。

在偶像工業較為發達的日本,偶像成員被粉絲騷擾也是屢見不鮮的新聞。

2019年初日本偶像團體NGT48的成員山口真帆「被粉絲騷擾卻還需要向公眾致歉」也引發了大量的討論。事發後,山口真帆還將推特簡介改為了「如果有聖誕老人的話,許願能有一個安全做偶像活動的地方」丨推特

今敏的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也講述了一連串因迷戀偶像而發生的殘酷殺人事件,影片被認為是對日本偶像工業的反思| 《未麻的部屋》截圖

粉絲對偶像的拳拳維護之心,也會造成對其他藝人的惡劣影響。今年創造營的熱門選手王晨藝從黑馬素人到穩穩的出道位,最終卻被舉報到退賽,也成為了飯圈中各家粉絲的鬥爭的標誌性事件。

除了對偶像本人和其他藝人造成傷害以外,飯圈的黑榜行為也給路人造成惡劣的觀感,比如粉絲人肉搜索「黑了」偶像的路人甲,並且附贈一連串惡臭的話語。在嚴肅正經的事件中,粉絲無端控評刷花牆,佔據大眾獲得消息的公共渠道也是飯圈招黑的顯著事例。

黃牛刷票炒票,各家粉絲在公共平台撕扯,各種燈牌大戰,辱罵battle……這些也是飯圈引發路人反感的常態。

但正如所有的亞文化一樣,粉絲和飯圈不過只是一個有紅有黑的中立文化。所謂惡臭,腦殘,膚淺,這些也的確和飯圈在商業社會中的積極意義一樣,都只是飯圈文化的一個側面。靠著極富創造力的語言和有規模有組織的戰鬥力,飯圈的追星少女,其實也足以扛起「祖國是本命」的大旗,和帝吧網友一起出征,成為網路時代的「正規軍」力量。

從「守護自家愛豆」到「守護最好的阿中」,昨天還在互黑的對家飯圈,今天就能握手言和並肩作戰;昨天還相互diss的飯圈少女和虎撲直男,今天就能前線扛著表情包衝鋒陷陣,後方分工應援橫掃四方。即使不混飯圈的圍觀群眾,也能get到其中的民族情感。

飯圈出征,消融了飯圈內的隔閡,也降低了圈外人步入飯圈的門檻。對飯圈的評價,也從消極負面的「膚淺、惡臭」,轉換到了由衷地誇讚一句「寧是最棒的」。

畢竟在飯圈,擁有同一愛豆的粉絲都是自家姐妹,被罵腦殘要一起扛,集體出征也要一起上。

| 本文參考:

1.? Alan Walker: Franz Liszt: The virtuoso years, 1811-1847,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A. J. W. Taylor: Beatlemania-A Study in Adolescent Enthusia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uly 2011.

3. Chris Peach: Perfect Blue-Exploring Satoshi Kon』s Masterpiece, September 1st, 2017, citation date: August 20, 2019.

4. Frederick. H. Martens: Heinrich Heine』s Musical Feuilletons, The Musical Quarterly,Volume VIII, Issue 3, July 1922.

5. Henry Jenkins: If It Doesn"t Spread, It"s Dead (Part Three): The Gift Economy and Commodity Culture, Confessions of an Aca-Fan, February 16, 2009, citationdate: August 20, 2019.

6. Jordan Gaines Lewis: Love, Love Medulla: The Neuroscience of Beatlemania, Scitable by Nature Education, February 06, 2014, citationdate: August 20, 2019.

7. Robert D. Hume: The Value of Money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Incomes, Prices, Buying Power-and Some Problems in Cultural Economics, Henry E. Huntington Library and Art Gallery, vol. 77, no. 4, 2015.

8.? 財爺: 「飯圈」文化下,誰掌握著消費核心?光明財經,2018年8月17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9.? 吳懟懟:尖叫6小時,這屆年輕人在看什麼?2019年7月17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10. 楊玲: 西方消費理論視野中的粉絲文化研究,長江學術,2011(01):29-38.

11. 張曉欣: 吳亦凡粉絲大戰虎撲鋼鐵直男,鈦媒體,2018年7月26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12. 張銳、武小琪: 「101們」 的飯圈金錢帝國:粉絲的信仰充值之路,毒眸編輯部2018年8月19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13. 張之琪、傅適野: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我們何不盡情狂歡?| 2018年亞文化盤點,界面文化,2018年12月30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14. 張之琪: 從漫威慶典看粉絲與民族主義:「國家面前無偶像」是粉圈護身符, 界面文化,2018年4月30日,瀏覽日期2019年8月20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13歲天才少年開發出AI音響,這屆10後不簡單
「錢寶案」被告人張小雷獲刑15年,一文回顧其非法集資的「龐氏騙局」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