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衣服上的「兵」和「勇」有何區別?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我們經常在觀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清朝的士兵衣服上,印的有不同的字跡,有的印的是一個大大的勇字,有的印的是一個大大的兵字,那兵是簡單的說明這個人是士兵么,勇只是簡簡單單的勇敢么,還是有什麼其他的深意呢?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的好奇吧,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在中國古代,為彰顯身份,往往由身上的服飾或者頭上的帽子來體現。就拿清朝為例,文官官服胸前繡的飛禽,武官官服胸前繡的是走獸。為官等級不同,所以所繡的飛禽走獸也是不盡相同。飛禽以仙鶴為尊,走獸以麒麟為首,相對的官位也就從一品開始,然後向下每一品級都有相對應的飛禽走獸。
在清朝,其實不光是朝廷官員,就連清朝普通的士兵,在制服上也是有講究的,清朝的部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八旗軍、綠營兵、勇營和新軍。而八旗軍是在滿清王朝入關前所組成的,不過到了滿清入主中原後,這些八旗軍的人數完全不夠,因此朝廷就開始從漢人中徵兵,於是就建立了漢人的武裝力量。而這些武裝力量也就被稱為綠營兵,其衣服上印有兵字,代表著他們是正規部隊。雖然在這裡八旗軍和綠營兵都是正規部隊,但八旗軍的地位要比綠營兵的地位要高,而在數量上則是八旗軍要比綠營兵的少一些。因為八旗軍主要負責守衛京師,而綠營兵就遍布全國各地。
八旗兵日漸衰落,外加綠營兵數量不夠,於是一種臨時招募的軍隊就應運而生。為了區分,臨時招募軍隊所穿的衣服就是「勇」字。清朝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面衰弱,這是全國各地的「鄉勇」應運而生,不過戰事一旦結束,這種兵就立即解散。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國藩的「湘勇」和李鴻章的「淮勇」都大放異彩。這麼一看,印著「兵」字的就相當於國家養的公務員,印著「勇」字的就好像沒編製的臨時工,二者的待遇差距也是非常之大的。「兵」的待遇遠遠比「勇」好,諷刺的是,沖在戰場一線奮勇殺敵的大部分都是寫著「勇」字的士兵。
※朱元璋微服私訪,對餵豬女傻笑,馬皇后得知,立刻接此女進宮
※「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有錢又有人,為啥沒有建立一個王朝呢?
TAG:三國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