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史上第一個舉報箱長啥樣?

我國史上第一個舉報箱長啥樣?

在現代社會中,設置舉報箱是一項廣開言路,方便和鼓勵群眾打擊各種不利於國家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貪污、腐敗、受賄、瀆職、營私等職務犯罪的措施。那麼你有沒有過疑問:在古代也有舉報箱的存在?事實上,還真有,而且歷史悠長。

如今我們走在街上抬頭就能看見的指示方向的路標,其前身就是我國早期的舉報箱,不過準確地講不是「箱」而是「木柱」。遠在堯舜之時,人們在交通要道上設立木柱,作為辨認道路的標誌,並利用木柱刻寫意見,向執政者進言或表達訴求,「政有缺失,民得書於木」。因此,這種路標又稱作「誹謗木」,當時的「誹謗」不是造謠中傷、誣告陷害的意思,意為「責過失、論是非」

這種「誹謗木」一直到晉代的時候還有,不過當時叫「表木」。所謂的表木,首先是路標,然後在柱子上面安裝一塊橫板,橫板的作用是記事,當然也可以供大家舉報時所用。要舉報某官員的話,半夜沒人時候搭把梯子,把內容刻到表木上的橫板上。

「誹謗木」是舉報箱的雛形,而戰國時期的「蔽竹」,是我國有史以來設立的第一個「舉報箱」。魏國主政大臣李悝幫助魏文侯建立了舉奸揭凶、懲污治吏的舉報制度,並於「僻巷」,也就是人們不常到的偏僻街道設立「蔽竹」。

所謂「蔽竹」,很可能是一節竹子,也可能是竹筒狀的陶器,長約尺許,上方有一個大約三寸見方的小口,以便檢舉人將寫有揭發內容的竹簡塞入筒內。將其放置於「僻巷」想必也是為了保護舉報人,避免打擊報復,跟現代的匿名舉報相似。

到了漢代,趙廣漢在潁川都任郡守時,從存錢罐中受到啟發,製作出「狀如瓶,為小孔,可入不可出」的「缿筒」,起到能夠「及得投書,削其主名」(保護舉報人)的作用。「缿筒」製成後,各地懸掛,張貼告示鼓勵民眾投書舉報,並保證保密。

在前面我們講的「表木」流傳到南北朝的時候,梁武帝蕭衍覺得舉報人半夜爬梯子上去刻字不方便,於是在誹謗木的旁邊裝一個木匣,叫做「謗木函」,老百姓的舉報信、意見書都可以投進去,再交由專人處理並上報。

從戰國的李悝到漢代的趙廣漢再到南北朝梁武帝,舉報箱從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門鬧市,成為老百姓舉報不法行為的重要途徑。到了唐代,武則天執政後,在宮中設立了「銅匭」,是唐朝宮內盛行的舉報箱,也是古代舉報箱發展的巔峰。

「銅匭」是一個方形的銅匣,四面都有門,門的顏色不一樣,名字和功能也不一樣。按照武則天的旨意,銅匭分設在宮廷東、西、南、北四個對稱的方位,以取「四德衛央」之意。為了管理這個舉報箱,武則天還專門組建了一個機構,叫做「匭使院」。

在古代,舉報不僅僅是一種公民權利,甚至是一項法律義務。按照唐朝的法律,如果發現謀反、大逆不道的罪行而不舉報的話,嚴重者可處以死刑,輕者也要流放。對於盜竊、殺人這些普通罪行不舉報,或者不舉報鄰里的犯罪行為,上司不舉報下屬的罪行等,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看你怎麼用手機,就知道你是什麼性格的人
綠豆真的有那麼神?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