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跪在隆裕太后面前,淚流滿面悲悲切切為哪般?
文/傅華軒
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爆發,此時,下野的袁世凱還在河南老家,家人正為袁準備次日的慶生宴(袁的生辰陽曆10月11日)。武昌城被起義軍佔領的消息傳到袁所居住的彰德洹上村時,袁家親朋滿座正在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氣氛。袁世凱聞訊大驚,即命撤宴,停止飲酒聽戲。政治嗅覺極敏銳的袁世凱,立馬意識到,東山再起的時機到了。
果然,14日,六神無主的清政府,派八百里加急的快馬送來了任命書,任命袁為湖廣總督,前往湖北前線督辦剿撫事宜。精明的袁世凱心裡盤算,總督僅僅是一個地方大員而已,於是他以各種託詞拖延行動,遲遲不肯動身,直到清廷不得已把湖北前線所有軍權完全交給他,方才動身。袁世凱奪取軍權的計謀得逞後,又乘機把近畿的兵權抓到手中。
11月1日,長期與袁氏沆瀣一氣的奕劻奏請辭去內閣總理大臣,清廷在此非常時期,斟酌再三,決定將此職改授袁世凱。而袁世凱卻以責任內閣須經公舉為辭,不肯接受。攝政王載灃不得已,8日由資政院正式選舉袁為內閣總理大臣。
袁世凱掌握了清政府軍政大權後,便不再拿腔作勢,將湖北前線的軍事交給馮國璋等負責,本人則率衛隊北上進京。此時袁已經有了乘機取而代清的打算,其基本策略就是以南方革命勢力壓迫清廷,讓位於己;反過來,又以清政府威脅南方革命力量,迫使其把民國總統的位置留給自己。實際上袁世凱自復出之日,就實行了這種一石二鳥的謀略。看來,只有手握重兵才會運籌帷幄!他在老家彰德向清廷提出的復出條件中,就列入了"寬容武昌事變諸人"和"解除黨禁"等內容,就是明顯地在以革命壓迫清廷,當然也是為了向革命黨人買好。11月初,北洋軍攻佔漢口後,袁又令湖北籍幕僚劉承恩致書黎元洪,提出實行君主立憲,雙方早日議和。
8日黎回信,拒絕君主立憲,但明確表示,如袁贊助共和,當推為"第一任之中華共和總統"。此後,劉承恩又奉袁命到武昌與革命黨人面談南北和平問題。所謂君主立憲要求雖再次被革命黨人拒絕,但袁氏此時卻收到黃興"推翻清室以中國第一任大總統相許"的複信。黃興信中鼓勵袁"以拿破崙、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崙、華盛頓之事功"。袁得到革命黨人的許諾,內心異常興奮,卻不露聲色。他懂得,革命黨人許下的"大總統"絕非輕而易舉可得。為使革命黨人就範,他在回到北京後,迅即命令馮國璋再拿下漢陽,進一步向革命黨人顯示北洋軍所向無敵的實力。的確,當時的北洋軍在全國無敵手。
1911年12月7日,清政府授袁世凱為對南方民軍和談的全權大臣。袁即日委唐紹儀為總代表,與民軍和談。17日,唐紹儀一行抵上海。次日南北議和首次會議舉行。表面上南北議和的主要問題是國體問題,南方主張共和,北方主張君主立憲。袁世凱終於下定決心,並加緊了逼清室退位的行動。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對逼清室退位早就有所安排。11月底,順直諮議局致電攝政王載灃,要求清廷"早行揖讓","宣布共和"。一批紳士在京城肘腋之地發出這樣的電文,袁世凱竟不過問,其心跡已然表露無遺。1912年1月初袁的心腹梁士詒便出面唆使駐俄公使陸徵祥等電請清廷讓位。陸電到後,袁立即代為上奏。緊接著,他又以"軍餉無著"為名,要求王室變賣盛京大內和熱河行宮的器物。隆裕太后只好傳令王公貴族"毀家紓難"。
袁世凱逼王公出錢接濟軍餉,當然不是單純要幾個錢,主要目的還在脅迫清貴族放棄政權。當他把形勢不利,清帝只有宣布退位,皇室方可保全的意思透露給奕劻時,即取得後者首肯。有了奕劻做內應,袁世凱更少顧忌,便於16日與一些大臣聯銜密奏清廷,說:"民軍之意,萬眾一心,堅持共和",政府缺兵少餉,"計無所出",請皇太后召集皇族,"密開果決會議","速定方針"。
袁世凱明明是威脅清帝退位,但面奏隆裕太后時,卻把忠於清廷,一心為清皇族著想的假戲演得極其逼真。袁世凱跪在紅氈上,未曾說話先動情,一邊聳動雙肩,一邊用袖口擦著眼淚,向坐在炕上的隆裕太后哭奏,邊讀奏章邊哽咽,淚水順著臉頰不止地往下流,但,口詞非常清楚。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也都悄悄地陪著流淚。隆裕聽明白袁"哭奏"的實際內容後,也淚水滂沱地哭泣起來。坐在隆裕旁邊只有6歲的宣統,眨巴眨巴眼,看著兩個大人哭,一臉的茫然,當然他不明白身邊的兩個大人各自因何哭泣。
儘管袁世凱把自己的逼宮說成是萬般無奈,還陪著隆裕流了不少眼淚,但逼宮就是逼宮。袁世凱奏請退位的消息一經傳出,"袁世凱就是曹操"的說法便在滿族貴族中佔了上風,一些人擺出要與袁拚命的架勢。在隆裕召集的有皇室王公參加的御前會議上,良弼、溥偉等與奕劻等人吵得不可開交。袁世凱見清室一時不肯就範,曾有在天津組織臨時政府的打算。但這一計劃同時遭到南京臨時政府和滿族親貴兩方面的反對,袁不得已,只好仍從逼迫清廷退位下手。1月26日,段祺瑞率領湖北前線的北洋將領40餘人,聯名電奏清廷,要求"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同日,以保衛清室為職志的宗社黨頭領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宗社黨人群龍無首,又遭北洋將領來電威脅,紛紛逃離北京,或奔大連、青島,或走天津租界。隆裕太后見大勢已去,2月3日授權袁世凱與南京臨時政府磋商退位條件。12日,清廷接受了優待條件,下詔退位,統治了中國267年的滿清王朝結束了。次日孫中山履行讓位諾言,在南京的臨時參議院提出辭去臨時大總統,並推薦袁世凱繼任此職。15日,臨時參議院一致選舉袁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辭職並推薦袁世凱繼任總統原有三項附加條件:臨時政府設於南京,不能更改;新總統須親自到南京就職;新總統必須遵守參議院制定的《臨時約法》及其他章程。袁世凱十分清楚,這些條件表明,革命黨人對他並不完全信任。而北洋派勢力的中心又在京津地區,他自然不肯脫離自己的根據地而到南京去受革命黨人的約束。早在南北議和期間,他就以維持北方秩序為辭,要求唐紹儀對"政府地點,決不可移易"。
孫中山的三項條件公開後,他又以北京外交團不讓他南下為借口,要挾南京臨時政府。孫中山開始不肯在這一重大原則問題上讓步,堅持要袁南下就職,並派出蔡元培等人為專使,北上迎袁南下。袁當然不能因此與孫中山翻臉,便轉而採取兩面派策略,表面上不拒絕南下,暗中策劃陰謀。2月28日,袁在與蔡元培等人談話中,聲稱"一俟擬定留守之人,即可就道"。但次日晚,北京就發生"兵變"。這場兵變在京內外持續兩晝夜,"內城被劫者四千餘家,外城六百餘家"。其間,南京臨時政府曾提出調兵北上,幫助恢復北京秩序,遭到袁世凱的斷然拒絕。帝國主義各國也支持袁,不僅從天津迅調軍隊入京,而且在輿論上攻擊孫中山堅持設都南京為"意氣用事"。
大量事實表明,兵變的幕後指使者,就是袁世凱本人。當時有些革命黨人雖然已識破北京兵變必然內有"隱情",很可能是袁世凱耍的一個花招,但是由於當時多數革命黨人在心理上害怕因北方秩序問題引起帝國主義干涉,孫中山在內外壓力下再次讓步。3月6日,臨時參議院開會議決,准許袁世凱以電報形式向參議院宣誓後即在北京就職。10日,袁世凱在前清外務部公署宣誓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袁氏當上民國總統,標誌著以他為首的北洋集團掌握了主要權力。所以後來人們把這段時間的民國政府亦稱為北洋政府。
※安史之亂為何爆發在國力強盛的玄宗時期?只因一個制度埋下禍根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