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2019年8月「科學」流言榜 一滴血就能檢測阿爾茨海默症?

2019年8月「科學」流言榜 一滴血就能檢測阿爾茨海默症?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支持。

1. 吃「狗葯」芬苯達唑能抗癌

流言:

患者吃「狗葯」芬苯達唑,兩個月腫瘤就消失。

真相:

芬苯達唑(PanacurC)是一種用於狗和其他動物驅蟲的藥物,目前沒有臨床研究支持該葯能治療癌症,現有的一些支持或反對證據均來自動物實驗。

動物實驗距離臨床試驗,乃至成為藥物還有很長的距離。通過動物實驗卻沒有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舉不勝舉。芬苯達唑是一種未經過臨床試驗的獸葯,人吃獸葯本身就存在很大風險。

任何一款抗癌藥的上市必須經過動物實驗、葯代動力學研究、臨床1-3期研究等多方面的試驗,來充分了解藥物的安全性、有效劑量、療效等。從動物實驗來看,芬苯達唑的抗癌機制與當前的化療機制並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僅僅憑藉極少數特殊案例得出所謂治療有效的結論,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2. 一滴血就能檢測阿爾茨海默症

流言:

現在出現一種新技術,只要檢測一種血液標誌物,就可以檢測阿爾茨海默症。

真相:

現代病理學研究已證實β澱粉樣蛋白(即Aβ)和tau蛋白的異常沉積,是阿爾茨海默症的經典病理表現,並且在患者出現臨床癥狀之前就已經存在。

最新研究顯示,抽血檢查Aβ40、Aβ42和tau蛋白,能80%預測腦脊液異常,而腦脊液異常的患者是阿爾茨海默症的高危人群。所以,Aβ40、Aβ42和tau蛋白有作為阿爾茨海默症血液標誌物的潛質。

但能夠預測腦脊液異常並不代表就可以早期診斷阿爾茨海默症,而且血液標誌物檢測也沒有在現實臨床中使用,依然還是處於人體臨床試驗的階段,有待於科學家們展開更多試驗來進行驗證。

總之,臨床確診阿爾茨海默症依然是非常複雜的,需要經過多種檢查手段綜合評估判斷。目前說通過血液標誌物來篩查阿爾茨海默症還為時尚早。

3. NSA模式的5G手機是假5G,明年就不能用了

流言:

從2020年起只支持NSA模式(即非獨立組網)的新5G手機將不能獲得工信部認證,因此NSA模式的5G手機是假5G手機,明年就不能用了。

真相:

全球通行的5G組網模式分兩種——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NSA技術成熟,可大面積覆蓋;而SA尚處於試驗階段,實現基本覆蓋還需要時間。

不發入網許可,並不意味著NSA手機不能用了,只不過既聯著4G網、又聯著5G網的NSA模式,對手機電池的消耗較大。建設初期整體網路部署將以NSA/SA共存的模式展開,今年銷售的首批NSA模式的5G手機在未來幾年內都不會受到影響。

專家表示,預計要到明年年初,我國才會推出支持SA組網模式的手機,但無論是NSA還是SA,都是5G網路的組網方式,不存在真假之分。對於用戶而言,NSA模式的5G手機和SA模式的5G手機在高速下載的體驗上沒有區別,也不影響使用。

4. 空腹不能吃香蕉

流言:

香蕉里含有大量的鎂,空腹吃香蕉會導致血液中鎂含量驟然升高,造成人體血液內鎂、鈣比例失調,從而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於健康。

真相:

香蕉的鎂含量確實不低,但香蕉中的鎂是一點一點地緩慢進入體內,而且吸收量有限,不會像打針一樣瞬間全部進入血液。

而且,鎂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人體有一套調節鎂濃度的機制。如果人體內的鎂濃度不夠,腎臟會加大對原尿的吸收力度,盡量回收原尿中的鎂。反過來,如果鎂濃度過高,腎臟的重吸收就會減少。對於腎臟健康的人來說,一般不會出現鎂缺乏、鎂過量的問題,所以空腹可以吃香蕉。

5. 甲狀腺結節是癌症前兆

流言:

檢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是患上甲狀腺癌的前兆。

真相:

總的來說,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病變,真正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只佔很少一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甲狀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觸診、超聲、穿刺和術中病理。隨著現代超聲技術解析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大部分甲狀腺癌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可以被治癒。

不過,甲狀腺結節雖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外,專家提醒,由於甲狀腺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很難被覺察,如果出現結節突然增大、吞咽困難、結節附近組織發生粘連等癥狀,應進行全面的甲狀腺功能檢測,對結節進行判斷,對難以辨別的結節,應每隔6到12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內容來源:

北京科技報、騰訊較真、北京晚報、蝌蚪五線譜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你應該更有規律地去看這8種類型的醫生
「恐怖谷效應」是如何產生的?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