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讓兒子獨立,胡適送十歲兒子寄宿,六條箴言藏父愛

為讓兒子獨立,胡適送十歲兒子寄宿,六條箴言藏父愛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這世間沒有一種感情是不需要分寸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邊際,但愛得「過分」了往往會誤了孩子的一生。

「捆綁式教育」在當今社會也愈演愈烈。

所謂「捆綁式教育」,是指父母希望孩子可以永遠在自己身邊,提前替他們安置好未來的人生,將所有事情規劃在可掌控範圍內。

當然,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父母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民國大師胡適,在教育孩子方面,卻有著自己的方式。

一、為了鍛煉孩子,胡適讓十歲的兒子寄宿他鄉

1928年,胡適創辦《新月》月刊,就任中國工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掃墓時節,胡適妻子江冬秀帶著七歲的小兒子胡思杜去老家績溪修繕祖墳,家中只剩下了胡適與九歲的大兒子胡祖望。

平日里,胡適一心研究學問,奔波在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在學術研究上花的時間,遠遠超過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他在信中告訴妻子、她的妹妹和好友徐新六:

「怕我們餓死在替工廚子手裡,嘗嘗送菜來吃,可感之至。」

這句日常的笑談里,刻畫出胡適的父親形象,並不懂得如何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

應好友丁文江夫人的邀請,胡適前往蘇州做演講,不放心兒子自己待在家裡,他便將胡祖望帶在身邊一同前往蘇州做客。去往蘇州途中,胡適與兒子相處得很融洽。

到達蘇州後,應邀住在丁太太任教的蘇州小學裡,九歲的胡祖望彷彿來到了一個「孩子樂園」里。他與蘇州小學裡的孩子們一同奔跑和歡笑,胡適看得出來,兒子很喜歡這個環境。

次年暑假末,胡適與妻子商量,想把十歲的兒子送往蘇州小學過寄宿生活,以此鍛煉他獨立的個性。起初,妻子江冬秀是不同意的,十歲的孩子遠離父母實在讓人心疼。在胡適的勸說下,最終她還是同意了。

就這樣,十歲的胡祖望開始了他的寄宿讀書生活。

二、六條箴言藏父愛,噓寒問暖含不舍

有時候,言語在文字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胡適怕兒子心生嫌隙,時常與兒子書信往來。

第一封信即「蘇州一號」中,胡適向兒子闡明了他狠心將其送離身邊的緣由。

「祖望,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庭,你媽媽和我都很難過,我們為你想,離開家庭是最好的辦法。第一使你操練獨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練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感覺用功的必要。人格的獨立在於自小就有意識地自覺地操練。」

胡適深受母親的教誨,人格獨立、生活合群關係到一個人的一生,處身立世最重要的就是合群。

他教導兒子: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礙別人的事;你要愛護自己,但不可害別人;能幫助別人,需儘力幫助別人;你功課做的好,是你自己的光榮;你做錯了事,是你自己的羞恥;做得好,是你自己負責任;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負責任。

孩子在外,胡適自是牽腸掛肚。兒行千里,是否吃得飽、穿的暖,怎能不擔心?

胡適在信中提到讓兒子保重身體:

「不要買攤頭食物,不要喝生水;不要貪涼;有病尋醫生;防腳氣病;每日早起吃麥精一匙。」體貼入微,父愛滿溢。

他教育兒子「物競天擇」,做人要做上等人,要做有志氣的孩子,不可做行動上的矮子、語言上的巨人。

三、「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大量研究表明「引導式教育」的孩子更成功,讓孩子體驗人生的艱辛甜苦,他才會明白自己需要多努力。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靈魂。

胡適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道: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長大,容不得孩子說一句不字,若是違背了就是大逆不道。

孝順的解讀向來都不是逆來順受,父母不應該總是道德綁架地要求孩子,更不能強迫他們去做不願意的事情,他們的生命,不是用來完成你未了的心愿,彌補你人生的缺憾。

胡適以一種換位思考的角度,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

信的最後胡適說道:「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我絕不會以父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的賈雨村,貪贓枉法成小人,可誰曾想他當年也有雄心壯志
民女美女不甘人下,爭了一生鬥了一生,三十多歲凄然離世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