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購買白茶時,容易踩到的三個「陷阱」,都給你總結好了,請收下

購買白茶時,容易踩到的三個「陷阱」,都給你總結好了,請收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買茶,有人貴多不貴精。

認識一公司老總,最近晉級為白茶狂熱粉絲,買起茶來,毫不手軟。

白毫銀針,都是十斤起入手,滿滿的一大箱子茶,被放辦公室的個人倉儲間內,就等它蛻變成老茶。

買起老白茶,更是不甘示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成了他近期追逐的對象。看著架勢和苗頭,是要找到年份最老的茶,方肯罷休。

遇到這樣的「壕」姓朋友,也不奇怪。

只是他有些買茶的習慣,實在不敢苟同。

比如,他總會把以前喝茶的經歷掛在嘴邊。喝茶閱歷豐富,無可厚非,但是把其他茶和白茶比較,就有失公允。

「我以前喝普洱茶……現在喝的白茶……」

一聽這腔調,就知道白茶要被比個體無完膚。然而,這一做法,實在太不公平。

再比如,他買茶,重視包裝勝過品質。包裝好的茶,看著倍兒有面子。面子工程固然重要,只是不知他喝到的白茶品質,究竟能不能和價位匹配。

他還有一個極為不好的習慣——特別重視白茶的年份,甚至都到了狂熱狀態。

看過他收藏,並以為為傲的「老白茶」。

天吶!

每一餅茶都很驚悚,顏色漆黑。做舊,是這些茶的共同標籤。

這位朋友的三個做法,都不能有,尤其是新手入門時,更要避而遠之。有三個買茶的建議,請收下。

《2》

建議一:不要套用其他茶類的標準評判白茶

「白茶和我喝過的普洱茶不一樣,味道好淡。」

類似的言論,不絕於耳。

通常,有經驗的茶客,反而會陷入經驗主義的泥淖當中,習慣性地將一些已有的喝茶理論,套用到白茶身上。

曾遇到一茶友,在私信上暢談對老白茶的看法,他斷定一款老白茶品質好壞,主要依據是——有無倉味。

「老白茶都沒有倉味,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老茶。」文字之後,還跟著若干個傲嬌的表情包。

老白茶,為什麼要有倉味呢?

「普洱茶(熟茶)的老茶,都有倉味,難道白茶不也是一樣嗎?」

當然不是。

白茶與普洱茶(熟茶),茶類劃分就已經大有不同。

白茶,自成一脈,屬於白茶類。而普洱茶中的熟茶,屬於黑茶。

熟普在保存時,因為需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在這些必備的外加條件下,通常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氣味。

而這些氣味被吸收後,繼而殘存在茶葉中,又重新被吸收,囤積在葉片當中,生成了一股異味,這些異味統稱為倉味。

但白茶的保存條件卻不同,它需要乾燥、陰涼、無異味的環境。存茶時,溫度保持在25℃左右為好,濕度控制在45%左右,這一倉儲條件下,白茶是沒有機會生出倉味的。

要是白茶生出倉味,反而是倉儲不到位,已經變質的茶,縱使這款茶的年份,被吹得天花亂墜,有五年、十年的年份,那也不值得買。

當然,還有會把白茶的味道和熟普進行比較的。

「白茶喝起來有一股青味,是工藝不好。」

茶友所認為的「青味」,實則是白茶的鮮爽感,是白茶中茶氨酸大量留存後的結果。而這些大量保留下來的茶氨酸,就會白表現為獨一無二的鮮爽感。

可惜,喝慣了普洱熟茶的朋友,卻很難接受。

「我們普洱茶,喝到這股味道,就是茶葉沒有殺青到位,是茶品質不好的表現。」

白茶,殺青?

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名詞,絲毫沒有關聯。要是照著普洱熟茶的標準來喝白茶,白茶絕對處於下風。

若是真的按部就班,參照熟普的標準喝茶,要喝懂白茶,可謂遙遙無期。

喝白茶,當然是要依據白茶自身的要求喝茶。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白茶,為什麼要按照別的茶類的套路?

《3》

建議二:不可過度追求白茶年份

追求年份,幾乎成了喝茶客的通病。

喝岩茶,要講年份。

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彷彿經過年份加持的岩茶,才是神仙湯水,擁有第一等滋味。全然將「適飲期」三個大字,拋之腦後。

但是,過了適飲期的岩茶,原本豐富的花香,淳和的茶湯,都會被一種叫做「青味」的傢伙兒給破壞了。

不知喝到返青茶的朋友,是否也後悔過,當初沒有趁早將茶喝完?

喝普洱茶,要追年份。

這成了茶圈內約定俗成的做法,有年份的普洱茶,那才是絕對的王者地位。

要是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這更是稀缺品,價格五位數起。

只是,現在有多少老茶的年份,是真實的?

到了白茶地界,對老茶的需求,也是甚囂塵上。

從最開始,對三年、五年老白茶的欣然接受,到後來的不滿足,非要喝十年、二十年的老白茶,年份成了茶客們的角逐對象。

一場年份的鏖戰,在白茶間展開。

然,結合白茶發展的近代史,就能發現——這些年份虛高的白茶,其實都經不起仔細推敲。尤其是三十年的老白茶餅,做舊的嫌疑很大。

白茶大規模壓餅,是在2008年前後。三十年前,壓餅尚未在白茶圈風靡,這些所謂的三十年老白茶,又是從何而來?

做舊,是最大的可能性。

這是年份虛高的白茶,通常會用到的橋段。經過暴晒、渥堆、燒烤式烘乾等方法,讓茶葉顏色大量被氧化,生出了黑乎乎的色澤,從而有了老茶的模樣,再套上三十年的幌子,從而在市面上招搖過市。

若是盲目追求白茶的年份,而忽視了品質,往往容易陷入買到做舊茶的困境中。

購買老白茶的正確做法,是在立足於品質的基礎上選購。

《4》

建議三:不可只認包裝

買櫝還珠的典故,我們都聽說過。

說的正是購物時,過於看中包裝,而全然忽視貨品的品質。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例子也不少。如臨近的中秋節,就是買櫝還珠的高峰期。

月餅的包裝,全然要蓋過月餅本身。里三層外三層的華美包裝,看著是很精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買月餅的初衷,是為了那塊餅,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包裝。

同理,購買白茶也是如此,不可只是顧著看包裝精美,而全然忘卻我們買茶的初衷。

茶買了,是要喝的。

我們喝的是茶,而補不是包裝。

典型的例子——茶友覺得最適合保存白茶的三層包裝法,太不夠高大上,甚至於白茶買到手後,直接將包裝更換成看似更高大上的紫砂罐。

此做法,是畫蛇添足,還換了個揠苗助長的結果。

白茶保存在紫砂罐當中,往往容易變質。紫砂罐的密封性,遠不如鋁袋、塑料袋、紙箱要好。透氣性好的紫砂罐,白茶久存於此,會吸收空氣當中的水汽、異味等,久而久之,白茶只能丟棄。

還有的茶友購買白茶餅,要將茶餅存在木箱中。

看似有質感的木箱,古樸、端莊又大氣,但這一結構並不適合存茶。

來路不明,原料不清的木箱,往往帶有異味。這些異味,是白茶的天敵,茶葉久存於此,品質只會不斷地變壞,最後將變得一文不值。

在此,我們需明確一點——買茶,買的是茶,而不是包裝,別再本末倒置。

《5》

錯誤的買茶習慣,往往會令新茶客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費心思買的茶,卻不是自己想要的。

好不容易淘到的一餅老白茶,居然是做舊的。

還有那收到的看似華美的包裝下,藏著的白茶,卻品質平庸。

可憐那番想要喝到好白茶的心思,就要被白白辜負。

吃一塹長一智。

若是準備買茶的您,請聽過來人的建議,買茶不可過度追求年份,不提倡使用其他茶的標準來衡量白茶,也別只重視包裝,而忽視茶品質。

大道至簡,買茶需要一個清晰的思路——買茶,買茶,買的是品質,而非其他。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經驗之談,如何判斷白茶的工藝無缺陷?可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黑色的老茶餅,它不是老白茶,那是做舊茶、渥堆茶的典型特徵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