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鞦韆遇上霸道家長,我們吵起來了……」
作者:吉吉
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
帶娃去閨蜜家小聚,聊到帶孩子的事兒,她說最近遇見了一個事兒挺窩火,也不知自己做得對不對,想聽聽我的意見:
「我正帶我家孩子盪鞦韆呢,其實我們也是剛等到前面的人走,根本沒玩多大一會,突然來了個老人,領著自己小孫女,上來就跟我家孩子說,『我給你數數,到10你就下來給妹妹玩。1、2、3……』」
閨蜜說,當時她就一股火湧上來:憑什麼你來決定我家孩子玩多久?於是立馬懟了回去:
「你別數了,你數也而沒用,我們也是才來,現在不會下來,你要玩你排隊等著。」
接著就是唇槍舌戰了,這個老人開始指責我閨蜜沒公德、不分享、霸佔公共資源,閨蜜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你要插隊、強行安排別人孩子下來,你還有理了?」
就這樣一來一回,閨蜜氣得不行,和我說,「你說這人什麼素質,簡直沒法溝通!我要不懟回她,這氣兒就沒法兒順!還以為我們好欺負!」
但她還是有些疑惑,問我這麼處理對不對,「我是挺怕如果我慫了,孩子以後也會吃虧委屈,明明別人不對,還什麼都要讓著別人。」
我沒有做出對與錯的回答,也答不了,但有一點非常想提醒她,可能也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的:
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我在老家時,和爸媽一起帶著倆娃去公園玩,也發生了類似的一幕。
公園孩子很多,鞦韆那裡,幾乎是不管什麼時候去都有人玩,需要排隊等。
小葉子對於需要排隊等待是接受的,也很主動乖乖站在一邊,邊等邊期待地看著在玩的孩子,希望早點輪到自己。
可是,3分鐘過去了、5分鐘過去了、15分鐘……也過去了!
那孩子的姥姥還在悠著孫女,小葉子開始出現各種著急、不耐煩的情緒,也不時回頭問我,「媽媽,多久到我?」
但這老小,不但眼神從來沒和我們接觸過,也似乎絲毫沒有意願下來。
一旁的我媽也開始著急了,各種「旁敲側擊」:「這還一堆人等著呢!」「這也玩夠久了吧,該到別人了吧。」
對方還是視而不見、跟沒聽見似的。
其實我也挺煩的,覺得按一般的規矩禮節,有人站旁邊這麼久,孩子也表達了著急,本身就是一種「提示「了,正常也會不好意思玩這麼久了吧。
可你確實會遇上,和你想法不一樣、以及覺得自己繼續玩多久都很理直氣壯的人。
在這種時候辯論,就像兩個完全不在一個認知水平的人,你說你的,他說他的,各自聽不進去、都覺得對方莫名其妙甚至很討厭。
我以為小葉子接下來會情緒升級、作鬧,有趣的是,等了15分鐘後,小葉子的選擇是——自己跑開——去玩別的項目。
我跟了過去,但我媽還留在原地幫我們「排著隊」,她覺得前面15分鐘不能白等,還有種「倒要看看對方還能有多厚臉皮」的意思,而且不斷朝我們揮手,想我們回來。
可是小葉子的心思已經完全不在這兒了,她發現了其他好玩的滑梯、轉椅、攀岩繩……立馬投入其中,臉上也沒發現任何委屈和不悅。
我特意問了她兩遍:「你還要回去那邊盪鞦韆嗎?快到你了哦!」但人家玩到根本顧不上,很乾脆地拒絕我:「不要!」
後來我媽繼續等了10分鐘那孩子還沒下來,見我們也不想回去的意思,就點了那人幾句然後悻悻離開,還和我叨叨:
「這人真不講究!你也是的,怎麼就走了呢?人家說不定就是想把你逼走,這孩子以後不也得被人欺負!」
我不是沒有這種擔心,但孩子的反應讓我挺意外,也讓我覺察:
可能很多時候,這類衝突發生時,我們替孩子覺得他們會「委屈」、「受欺負」,但孩子的想法感受,很有可能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就像小葉子,這個排不到,就去玩別的,如果我一直要把這件事掰扯明白,理論出個誰對誰錯,反而是給孩子強加了一個「我是受害人,這對我是不公平的,我必須要討回公道」的角色,把事情給複雜化了。
而且,一個我們覺得「奇葩」、連基本禮讓規矩都不懂的人,是不是你懟了對方,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呢?
未必。
有可能是對方繼續選擇視而不見,有可能是吵起來,也有可能升級為暴力事件——社會上類似的事兒非常多——而無論哪一種,要麼是越來越尷尬氣憤、要麼是爭執到發生口角甚至有身體上的傷害。
讓孩子見證大人在情緒里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就算最終玩到了鞦韆,這對孩子就是好的嗎?
我不排除有一些孩子可能真的感覺委屈、生氣,以及覺得這個世界的規則有點亂:為什麼我要排隊別人卻可以不排,為什麼我玩要遵守規矩而別人卻不用?
所以我想,我們可能需要跳出自己的私人邏輯和情緒,在這種時刻,永遠想到,先去關注孩子,去「看見」這些感受、想法和疑惑,並幫助他們表達疏解出來:
「你很著急、你好想玩、你都快忍不住了、你都等了好久了……」
情緒感受一旦被看見、被理解包容,哪怕是剛剛感覺受傷、委屈,也不會升級成「創傷」,而是會變為一種「復原彈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抗挫力」:
因為,孩子是有支持的——我有媽媽給我的「愛」與「看見」啊!
至於規則的部分,我當然期待這世上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共識:懂得適當禮讓、分享、輪流。
但我們自己都知道,現實世界中,很多成文的規定、法律尚且不斷有人不理睬跟挑釁打破,那「玩鞦韆」這類根本還不成文的「小規則」呢?
——當然是各有各的解讀,而且每個人,都認為站在自己的立場,「我是正當的。」
比如那個看不見我家娃在等的姥姥,可能她覺得,我也排了很久啊,上一個人玩得比我家還久呢!我要玩久點怎麼了?很公平!
又或者我們站在旁邊,我媽又在絮叨給她施壓,讓她覺得不爽,「你越這樣我越不想讓你,你且等去!」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麼,但對方一定是覺得自己沒做錯啥。
所以當我們已經做到看見並去關照了孩子的感受,同時也希望去解釋、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社會道德觀、秩序觀,我會這麼做:
1)還是會發聲,但語氣會相對平和,不是指責,而是詢問以及表達需求:
「你好,我注意到這邊孩子玩了20分鐘了,還有很多孩子也挺想玩,包括我家的,想問問你們,大概還會玩多久,我們用輪流的方式好嗎?」
如果孩子大點,她自己能表達出來是最好。
有可能對方接受了,禮讓了,但也很可能,繼續不讓。
這不就是真實的世界嗎?
2)解釋什麼叫規則,我們為何要遵守規則。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老公排隊辦事,隊伍很長,有不少人看到工作人員好像在旁邊新開了一個窗口,就速度涌到另外一邊。我想過去,我老公覺得沒必要。
我當時覺得,怎麼這麼死腦筋。
他說,「有些人可能是會因為破壞規矩佔便宜,但在大概率上,你遵守規則比破壞規則,要更高效,其實對個人還是有好處的。」
我白了他一眼,想著就是不懂變通,規則又不是死的,本來可以早點辦完的,非要傻等。
結果沒過一會兒,臨時開的那個窗口又關了,原來只是要特別處理某一個人的業務,並不是常開窗口。
但這些人因為是從不同排隊位置涌過來的,工作人員為了管理方便,全部指向了隊尾——他們需要重新排。
我大概明白了老公說的意思。
所以我更傾向去和孩子解釋,規則對於整體的意義,以及這世界的確存在有人破壞規則的現象,這種行為,會反過來給別人、給自己帶來什麼麻煩和不好的結果:
比如有孩子一直玩鞦韆不分享,很多孩子也就玩不了: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很著急、很生氣?如果大家都做這樣的孩子、都不分享呢?你可能有3次玩到了,開心了,但另外的7次,一點都玩不了。而本來,你能10次都玩到的。」
——讓孩子看到遵守規則會帶來的好處更多,邀請孩子去做一個遵守規則的人。
3)邀請孩子思考,更多合理可行的「靈活性」。
當然有很多時候也的確需要變通,對規則不是盲目服從,而是要服務於目的,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
我會傾向鼓勵孩子去思考一些更靈活的解決方案,走出當下的困局:
「鞦韆現在有很多人排隊,如果不插隊,你覺得怎麼說,對方才願意下來呢?」
「公園還有哪些項目是人不多不用排隊、也很好玩的?」
當然有的孩子可能還沒到會表達的年齡,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啟發孩子思考的過程,會讓孩子慢慢習慣自己去想解決方案,同時有社會責任感。
我猜小葉子當下沒有執拗於一定要玩鞦韆,也是因為在之前很多次這樣可能衝突的問題上,我沒有扮演「裁判」、「衝鋒戰士」、「護短」的角色。
這讓她知道,作鬧、陷入情緒不一定就能解決問題,要想玩得開心,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而任何一次類似的糾紛,最後誰輸誰贏、誰玩上了誰沒玩上、誰玩的時間長誰玩得時間短,都不是最關鍵:
教育是個過程,當孩子擁有了正向的思考方式,她會有策略生存得更好,即便日後不小心遇見了「垃圾人」,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孩子總說「不」,總是對著干?恭喜你,進入「指哪專門不打哪」?階段!
※當好媽媽太難了?可能是你放棄了做自己
TAG:果殼童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