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歷史上的五大名將,他們每一位都是赫赫功勛的戰神

秦朝歷史上的五大名將,他們每一位都是赫赫功勛的戰神

第一位、白起

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將軍,戰國時期最為顯赫的大將,征戰沙場三十五年,因為白起的存在,六國不敢攻秦《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戰國策》亦有相關記載)上有記載:(此段史籍原文為「楚地方數千里,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身所服者七十餘城」,這段話可以說是對白起一生功績的最好概述)一個將領到了這樣的一種地步,這在戰爭史上是很少見的。他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範--戰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很有戰略眼光,也很有大局觀。尤其是後來稱病時候關於不可攻趙的言論,深入探討了當時的局勢。所以白起才能成為戰國名將之首。

第二位、蒙恬

或許這位大將當初沒有被趙高與秦二世篡改始皇帝遺旨害死,那麼後來天下群雄起義之時受到的阻力會更大,甚至會被鎮壓,蒙恬家族三代都在為了大秦而奉獻著自己的一切,其祖父為秦國戎馬一身,父親蒙武更是為秦國滅亡了楚國,而蒙恬本人也是秦朝的大功臣。

蒙恬一生有很多功績,而能讓他被後世之人稱為「中華第一勇士」的原因便是其曾經奉始皇帝聖旨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馬,打出了漢人的民族魂,畢竟在秦朝之前的諸侯國對於這些塞外游牧民族一直只能以防守為主要應對方式,隨後蒙恬奉旨修建長城防禦匈奴。

第三位、王翦

王翦與白起不同,他不像白起那麼早就出名了,白起每打一仗,其名聲就更盛,王翦一直都比較低調,一直到秦始皇橫掃六國的時候,王翦才開始嶄露頭角。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戰功卓著,甚至秦始皇尊其為師,但是名聲卻遠遠不如白起。多半是,他在軍事上多有建樹,卻難以幫助秦始皇建立德政,不管怎樣,王翦仍舊是位優秀的將領,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白起和王翦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優點。白起號稱人屠,若是戰俘他定一個不留,他不像王翦,抓住了楚軍還會放過,白起打仗快准狠,尤其擅長圍殲、野戰。論野戰,王翦或許不是李牧、白起等人的對手,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王翦正是」上兵伐謀「這一軍事策略的典型人物。戰爭上誰能贏,誰就是最優秀的將領,王翦擅長用計謀,比如他用反間計殺掉了趙國的李牧,他滅楚時,向始皇要大量田宅之物,讓秦始皇放下對他的戒備心,這些都可以看出,王翦並非只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將軍而已。假如王翦、白起各領一國軍隊對壘的話,作為」上兵「代表人物的王翦不一定會輸。

第四位、章邯

章邯對抗義軍可以說是屢戰屢勝,這並沒有讓他驕傲或是自豪,他在每一場戰役中依然還是很謹慎。在和項梁的軍隊對抗時,章邯接連輸了兩次都沒有氣餒,最後一役終於斬殺了項梁。但是秦王朝中雖然有很多將領,但是這些將士都不能夠和蒙恬王翦之輩相提並論,朝中可用的優秀將領很少。而且當權的二世和趙高又都是不懂軍事的,所以當章邯數次向朝中請求派兵支援而無果,楚國又派人來招降的情況下,章邯無奈只能投靠楚國。

不是章邯不想打贏這場仗,也不是章邯想要叛國,如果他想叛國,他早就判了,何必等到項羽大戰。實在是朝中二世令人寒心,跟著他的將士們都對秦王朝寒了心,所以才會選擇投奔楚國,自立為雍王。

第五位、司馬錯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少梁(今陝西韓城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歷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早年學習縱橫家。曾跟相國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率軍滅亡蜀國,平定陳庄之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率軍南下東攻楚國,迫使楚國獻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後事迹不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小糸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燈大師四個徒弟分別是誰,他們到底有多麼厲害?
安徽十大老街,他們深厚的歷史底蘊讓人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