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球最悲劇IPO:一場獨角獸和孫正義的兩敗俱傷

全球最悲劇IPO:一場獨角獸和孫正義的兩敗俱傷

獵雲網註:從被稱為孫正義投中的「第二個阿里」,到被投資人以罷免創始人的方式阻止上市,WeWork堪稱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一個獨角獸IPO。文章來源: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王菲。

孫正義和他的軟銀願景基金正在遭遇最大的滑鐵盧。

9月以來,今年美股第二大IPO,WeWork 的上市之路變得跌宕起伏。估值一降再降,從最高的470億美元直線下調至100億到150億美元,跌了近三分之二,並計劃延遲到年底上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23日,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WeWork的部分董事成員計劃罷免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亞當·諾依曼,並從外部尋求其繼任者。此舉也受到了軟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的支持。報道稱,WeWork認為,孫正義罷免亞當·諾依曼是為了阻止WeWork上市。

從被稱為孫正義投中的「第二個阿里」,到被投資人以罷免創始人的方式阻止上市,WeWork堪稱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一個獨角獸IPO。

從470億美元到「一文不值」

今年4月,全球最大的眾創空間WeWork被傳出正秘密奔赴IPO。根據最新一輪融資計算,WeWork的估值達到470億美元,這令其有望成為今年美股市場繼Uber之後的第二大IPO。

2010年創立於紐約的共享辦公品牌WeWork,主要為企業家、自由職業者、小型企業及大公司員工提供共享辦公的空間。9年來,WeWork迅速崛起,目前業務覆蓋32個國家和地區,會員共計27萬名,幾乎成為全球共享辦公行業的代名詞。

不過,如同今年在美股尋求IPO的多家企業,WeWork一直陷在虧損的泥沼之中。

WeWork8月份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公司在過去三年已經虧損了30億美元,且還在繼續燒錢。2019年上半年,公司每創造一美元收入就虧損約兩美元,此外WeWork在這半年中燒掉了近24億美元的現金,幾乎相當於其2018年的全部現金支出。WeWork最新業績情況:

雖然2019年上半年,WeWork創造了15.3億美元的收入,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但根據公認會計準則(GAAP), WeWork同期虧損9.04億美元,凈利潤率為-59%。

8月中旬向SEC提交上市申請後,外界對WeWork質疑之聲不斷。聯合辦公企業的壁壘在哪,如此高的估值是否合理,這是很多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

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活動中,自稱是孫正義密友的甲骨文創始人埃里森稱,WeWork「幾乎沒什麼價值」。

WeWork宣稱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業內很多人笑稱,WeWork更像是一家打著科技公司旗號的房地產公司。

這一點也遭到了埃里森的嘲笑。「WeWork從我這裡租了一棟樓,然後裝修一下,接著再轉租出去,」埃里森說,「回頭,他們對外宣稱,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的目標是技術多樣性。太可笑了。」

亞當·諾依曼的一些行為曾引發巨大爭議。自該公司2010成立至今,亞當·諾依曼購買了多處豪宅,並將其中部分反租給WeWork,而且組建了對該公司最高管理人的更多控制權的架構。今年7月,亞當·諾依曼還通過出售股票和舉債的方式高額套現逾7億美元,讓公眾及投資者對WeWork的信任進一步下滑。

波及軟銀新基金募集,孫正義後悔了?

孫正義贊成罷免亞當·諾依曼首席執行官的職務,讓WeWork和其最大金主之間的分歧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

據《金融時報》透露,軟銀已經向WeWork董事會提出,不再讓創始人亞當·諾伊曼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決議。據悉,這個決議得到了大部分股東的支持。WeWork董事會將於下周開會投票,決定最後的免任結果。

融資是WeWork的核心競爭力,而軟銀則是其最大靠山。「現在頭部的幾家企業,除了剛拿到融資的WeWork之外,其他幾家都沒錢了。」一位國內的聯合辦公人員此前接受投資界採訪時曾表示。

自2010年誕生以來,WeWork已經募集了12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多數資金來自軟銀。

軟銀對WeWork投資力度之大,態度之堅決,被業內認為是一場豪賭。統計顯示,軟銀在WeWork上的投資總額約為104億美元。其中2017年為44億美元,2018年和2019年為60億美元。

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兼CEO孫正義曾公開表示,WeWork就是他的下一個「阿里巴巴」。「在戰鬥中,瘋狂比聰明更好。」這是孫正義曾對亞當·諾依曼說的一句話。孫正義甚至覺得WeWork還不夠「瘋狂」,他認為WeWork的估值可以是「幾千億美金」。

但是,讓市場大跌眼鏡的是,WeWork IPO目前最大的阻力之一正是來自其大股東軟銀集團。

據彭博社此前報道,在WeWork持有29%股權的大股東軟銀集團曾敦促其擱置IPO計劃,但WeWork卻不顧反對,繼續推進IPO股票發售計劃。

WeWork自降身價IPO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會給軟銀造成巨大的投資損失。伯恩斯坦分析師克里斯·萊恩指出,平均來看,軟銀持有WeWork股票的成本為240億美元。如果該公司以1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軟銀持有的股份將承擔大約60%的賬面損失;對願景基金的衝擊將是大約25億美元,僅僅是其凈資產價值的2%。

更讓孫正義頭疼的可能是,WeWork在IPO上的失利已波及到軟銀新基金的募集。據透露,向軟銀願景基金投入450億美元的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現在只打算把投資利潤再投資到軟銀新的科技投資基金;對軟銀願景基金投入150億美元的阿布扎比穆巴達拉投資公司,也考慮把對軟銀新的願景基金注資承諾降至100億美元以下。

軟銀與WeWork的博弈一直在進行。今年1月8日,軟銀資本原本計劃投向WeWork的160億美元突然下調至20億美元。當時媒體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詞描述這次交易——膝斬。

一場獨角獸和超級基金的兩敗俱傷

WeWork的上市風波給創投行業敲了一記警鐘。

「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越來越衝擊現有的VC市場定價模型,創業型公司在融資時盲目追求高估值將帶來不可預測的後續融資風險。」一位FA分析人士表示。

事實上,今年在美國上市的獨角獸們都不太好過。美國兩大網約車巨頭Lyft、Uber在美國股市上市,自上市到9月初,股價都已經跌去了1/3,這被認為是,「典型的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造成的估值下降」。

FT援引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包括Uber和Lyft在內的科技企業上市後糟糕的股價表現,最終促使亞當·紐曼決定推遲首次公開募股。

2019年「獨角獸之王」IPO的失利,給獨角獸們的上市增加了不確定性。作為獨角獸的收割者,超級基金們的「神話」也一同破滅。

除了前途不明的WeWork之外,作為軟銀願景基金的第一筆重大投資,Uber上市後也表現不佳,9月更是創下了30.7美元的歷史最低價位,最初發行價是45美元。

根據Uber上市招股書所披露,軟銀在2017年11月聯合其他財團,參與到Uber G-1輪融資中,投資額度在10-13億美元之間,投資價格為每股48.77美元,同時,軟銀向Uber當時現存股東和員工提出每股32.97美元的收購意向。

有投資人算了一筆賬,作為Uber最大的股東,軟銀旗下願景基金目前已經面臨超過6億美元投資損失。Uber的最新市值為561億美元,而此前,其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曾達到720億美元。

目前,軟銀共成立兩期願景基金。成立兩年來,願景基金一期共投資了ARM、Uber、滴滴出行、今日頭條、WeWork、Cruise等超70家世界知名公司,涵蓋大出行、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按照軟銀集團在2019年6月披露的決算數據,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累計投資已達71筆、投資金額達642億美元,投資回報率為62%。

願景基金的多個獨角獸投資項目出現問題,讓業內對這支基金的發展前景開始產生懷疑。「創投要做最聰明的錢,而不是錢多人傻,類似超級基金是走不遠的。」一位PE投資人表示。

隨著WeWork上市的繼續推進,孫正義龐大的投資帝國正迎來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後流量時代」,4周年之際,Wake用社交模式掘金瑜伽市場
官宣!谷歌將於10月15日發布Pixel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