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冠心病不僅「又煙又酒」的人要注意,有這種性格的人也要警惕!

冠心病不僅「又煙又酒」的人要注意,有這種性格的人也要警惕!

本文作者:龔艷君(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丨心內科主任醫師)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是由於為心臟提供血液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病變而導致的心臟病。導致冠心病發生的最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最內層的血管內皮損傷是啟動環節,之後脂質、巨噬細胞等成分沉積在動脈血管的內壁,再經過一系列其他反應形成斑塊,使動脈變窄、變硬,阻礙血流。動脈粥樣硬化如果發生在冠脈,導致管腔狹窄至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冠心病,絕大多數冠心病都屬於這種情況。那麼,哪些人易發生冠心病呢?

隨著年齡增大,人們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增加。冠心病一般多見於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山東省濰坊市的一項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中 45 歲以下者占 3.1%,46~59 歲者達 16.9%,60 歲及以上者高達 79.9%[1]。因此,年齡較大者更要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情況。

總體而言,男性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高於女性。在山東省濰坊市調查的冠心病患者中,男性占 57.98%[1]。就急性事件來說亦如此。1999-2003 年在天津市居民中,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總體高於女性,標化發病率分別為 78.53/10 萬~56.61/10 萬 和 50.31/10 萬~31.76/10 萬[2]。對於女性來說,在絕經后冠心病的發生風險明顯升高,這部分人群也要引起重視。

血脂異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日常體檢常測的血脂成分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中,總膽固醇和 LDL-C 升高是主要的冠心病致病因素。

研究表明,總膽固醇水平每升高 1%,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2%[3][4]。LDL-L 降低 1 毫摩爾/升(mmol/L),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發生未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風險降低 20~25%[5]。

家族中如果有近親(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等)在較年輕時就患冠心病,那麼自己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也會較高。這很可能是因為自己與家人共同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由於膽固醇明顯升高,使得發生冠心病的風險也明顯增大。

冠心病本身並不遺傳,但與冠心病發生相關的一些因素有可能在家族中集中發生,並且家族成員也常有著共同的生活習慣,這就導致冠心病父母的後代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升高。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血壓升高會損傷血管功能、影響血管受到的力,從而促發和加劇冠心病的罪魁禍首——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

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就有研究發現,血壓與冠心病的關係是連續的,如果收縮壓增高 15 毫米汞柱(mmHg)或者舒張壓增高 10mmHg,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分別升高 1.26 倍和 1.17 倍[6]。

糖尿病被認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顧名思義,是患了糖尿病的風險等同於患冠心病,也就是說,患有糖尿病但並沒有被診斷冠心病的患者,跟患冠心病但沒有被診斷糖尿病的患者一樣,二者未來發生心肌梗死、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等事件的風險是類似的。

在歐洲和中國均觀察到,冠心病患者中同時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謝異常的約佔 2/3。即使血糖水平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超過正常水平的血糖仍然會使冠心病風險升高。

吸煙通過升高 LDL-C(即「壞膽固醇」)、甘油三酯並降低 HDL-C(即「好膽固醇」),影響血管內壁的細胞(內皮細胞)功能,促發體內炎症反應等多種途徑,從而引發冠心病。

研究表明,每天吸煙的女性和男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分別是從不吸煙者的 6 倍和 3 倍[7]。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與吸煙量有關,每天吸煙的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患冠心病的風險也就越高。每天多吸一支煙,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增加 5.6%。

二手煙、雪茄、鼻煙、無煙煙草等,也會增加冠心病風險。

目前通常用體質指數(BMI)來評價肥胖程度,計算方法是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對於中國人,BMI 在 24~27.9kg/m2 即算作超重,BMI 不小於 28kg/m2 為肥胖。

肥胖、超重者往往同時伴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這些都會增加發生冠心病的風險。並且,肥胖本身也會增加發生冠心病的幾率。有研究發現,BMI 每升高 5kg/m2,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29%[8]。與體重正常的成人相比,超重及肥胖成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分別升高 26% 和 88%[9]。

不良飲食習慣對冠心病發病風險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攝入過多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會引起血脂異常,攝入較多的鹽可升高血壓,過多糖分、熱量的攝入也會導致肥胖、高血糖,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會升高冠心病風險。

體力活動過少與肥胖密切相關,這些人通常也容易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因此,體力活動過少與心血管病的發生也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研究表明,體力活動過少是早期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0]。與能量消耗低的人群相比,能量消耗越高者,發生冠心病相關事件的風險越低,表明運動的獲益與運動量有關[11]。

大多數患冠心病的人個性好強、固執急躁、好衝動、競爭性過強、人際關係緊張、常有時間緊迫感,這種性格特徵被稱為「A 型行為類型」,也叫做「A 型性格」

這種性格的人,容易感情起伏、情緒激動,從而導致血壓和心率增高並波動很大,長此以往,會使人體調節心率的神經系統失去平衡,某些不利的激素水平升高。以上因素都會對血管內壁上細胞(內皮細胞)的功能造成損傷,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導致冠心病發生。

PM2.5 等環境污染因素會升高冠心病的發病風險。空氣中的 PM2.5 被人體吸入後,部分進入血液,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害。一方面,內皮損害會促進血脂逐漸堆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另一方面還會導致血小板在這些部位聚集,造成血管堵塞,引發心肌梗死

實際上,除了動脈粥樣硬化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也會導致心肌缺血,表現為冠心病。例如,有一些冠脈先天畸形或者疾病能導致心肌缺血。心肌橋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畸形,發現有心肌橋者就可能在劇烈活動時出現癥狀,被診斷有冠狀動脈瘺、冠狀動脈瘤者也要警惕出現冠心病的可能。身體其他部位有血栓或易發血栓、有冠狀動脈夾層者,也可能會發生冠心病

總之,冠心病的發生是一個複雜的、受到多因素影響的過程。如果屬於冠心病高危人群,務必留意自身癥狀,還可以諮詢醫生如何降低冠心病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 ] 蔣德芳,周繼存.6295例冠心病人發病年齡分析[J].醫學院學報.2005,25(4):461-462.

[2]《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

[3] Martin MJ, Hulley SB, Browner WS, Kuller LH, Wentworth D.Serum cholesterol, blood pressure, and mortality: implications from a cohort of 361,662 men[J].Lancet. 1986 Oct 25;2(8513):933-6.

[4] Castelli WP.Epidemiolog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 Med. 1984 Feb 27;76(2A):4-12.

[5]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Mihaylova B, Emberson J, Blackwell L, Keech A, Simes J, Barnes EH, Voysey M, Gray A, Collins R, Baigent C.The effects of lowering LDL cholesterol with statin therapy in people at low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27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 2012;380:581–590.

[6] Miura K , Daviglus M L , Dyer A R , et al.Relationship of Blood Pressure to 25-Year Mortality Due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l Causes in Young Adult Men: The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1, 161(12):1501.

[7] Njolstad I . Smoking, serum lipids, blood pressur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12-year follow-up of the Finnmark Study[J].Circulation, 1996, 93.

[8] Bogers R P, Bemelmans W J E, Hoogenveen R T, et al.Association of Overweight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rtly Independent of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A Meta-analysis of 21 Cohort Studies Including More Than 300 000 Persons[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7, 167(16):1720-1728.

[9] Thomsen M , Nordestgaard B G.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and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J].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4, 174(1):15.

[10] Powell K E.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nn. Rev. Publ. Health, 1987, 8.

[11] Manson J A E , Hu F B , Rich-Edwards J W , 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Walking as Compared with Vigorous Exercise in the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 341(9):650-658.

*本文版權均屬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轉載事宜請聯繫騰訊醫典微信公眾號。

*歡迎大家搜索關注「騰訊醫典」微信公眾號(Dr_TXyidian),獲取更多實用醫學知識。也歡迎大家轉發本文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那個孩子差一點就死了!救命的4分鐘內,媽媽做對了這件事
體檢血脂有異常,你不僅需要調脂,更要查有沒有這4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