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實現「微時代」文藝批評的有效闡釋

實現「微時代」文藝批評的有效闡釋

隨著近年來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抖音、快手等微視頻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顯,當今的中國社會已經進入了名副其實的、無「微」不至的「微時代」。「微時代」的來臨,幾乎帶動了當代中國文藝生態的全方位變革,不僅改變了傳統文藝形態的呈現方式與面貌表徵,催生了微電影、微小說、微戲劇等新型「微文藝」形態,而且引發了文藝創作、傳播與接受等方面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更推動了文藝批評的對象、主體、形態、方法與標準的全面轉型,從而使得中國當下的文藝批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問題與挑戰。基於此,回顧與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於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關於「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就顯得格外有必要和意義。

面對「微時代」文藝生態的全方位變革,當下文藝批評工作的重心或者說當務之急,應是建構一套與「微時代」的社會文化景觀和文藝發展現實相契合的新型文藝批評理論話語體系。但是,當下能夠對「微時代」文藝現實與民眾審美經驗給予有效闡釋的文藝批評理論話語缺失。

由媒介技術力量的革新與融合所主導,並因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的興起所產生的微文化景觀首先出現於中國。中國目前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尤其是5G技術方面世界領先,中國當下的很多文藝現象與美學問題是世界所獨有的。故此,當代的西方理論界不可能憑空創造出一套適用於「微時代」文藝批評的理論話語,這種理論話語體系的創構工作理應也只能由中國的文藝理論界來完成。中國文藝批評「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尤其是「微時代」的文藝批評。中國的文藝評論者和文藝理論研究者在有選擇性地、批判地借鑒西方理論話語的同時,更應該果斷丟棄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於西方理論的迷信與依賴心理,勇敢擔負起創建「微時代」文藝批評的中國理論話語體系的時代任務與歷史使命。

立足文化經驗與文藝現實

那麼,如何創建「微時代」文藝批評的中國理論話語體系?這就需要廣大的文藝評論者與文藝理論研究者立足中國本土的文化經驗與文藝現實,深入文藝批評的現場,直面具體的文藝批評實踐活動,擇取優秀的文藝批評案例與文本。同時在理論層面上,「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語境之下,除需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指導地位、繼續貫徹「歷史的與美學的」相統一的文藝批評標準之外,還要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作為當下文藝批評實踐及文藝批評理論話語建構的基本精神與核心準則。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藝批評「四個標準」,是在堅守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傳統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當下的文藝現實對今後我國文藝批評標準的新界定與新提法。以「人民的」標準為例,儘管恩格斯並未將其作為具體的文藝批評標準明確提出來,但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基本前提或最終所指是「人的全面發展」,幾乎所有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人民性思想皆有重要的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同樣把人民性視為關乎文藝發展的根本問題,不僅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而且要求將人民的評價與認可放在文藝批評的首位,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聯繫當下的「微時代」文化語境,在媒介技術革命的影響下,民眾獲取接受藝術的渠道、感知經驗藝術作品的方式以及關於文藝的觀念認知等皆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對於當下的文藝創作與文藝批評也產生了新的要求。如果文藝批評者無視民眾的新時代需求而繼續沿用傳統的理論話語與方法模式,顯然無法令民眾滿意和信服,甚至可能招致民眾的厭棄。

發掘傳統文藝理論資源

在具體的文藝批評理論話語與方法層面,文藝評論者和文藝理論研究者應深入發掘中國傳統文藝批評的理論資源,並積極推進其與「微時代」文藝現實的有效銜接。事實上,存在於中國傳統詩論、畫論和小說評論中的「意境」「興趣」「味」「遠」等重要理論範疇及評點式批評方法,因其批評話語的「微言大義」和批評方式偏重「意會」與直覺感悟的特點,與「微時代」文藝接受所呈現出的即時性、交互性與碎片化表徵之間不乏契合之處。即是說,傳統文藝批評理論話語在當下的「微時代」文化場域中仍有其適用性,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對其進行創造性轉換與創新性發展。在繼承中國傳統文藝批評遺產的同時,如能有效借鑒西方現當代的文藝理論資源,或許可以探尋出一條文藝批評理論的創新之路。例如,能否嘗試將傳統的評點式批評與本雅明所創立的「寓言式」批評進行有機融合。本雅明反對使用宏大、抽象的總體性原則去整合一切,而是強調碎片本身的意義,並時刻保持與現代性城市空間的疏離關係,竭力發掘文本碎片的背後隱喻及碎片之間的內在關聯。這種「寓言式」批評方法,無疑有助於對移動互聯網空間中的海量文藝文本展開披沙揀金式的批評。所以,文藝理論研究者不妨在這兩種或更多的文藝批評方法之間探尋理論整合創新的可能性,努力創建出一種專門針對微媒介平台之上的文藝作品的批評方法。

當然,「微時代」文藝批評的對象,不僅面向當下的「微藝術」、數字藝術、跨界藝術等新型藝術形態,還包括傳統的文藝形態。同時,指涉因「微時代」而生的諸多新型文藝現象與文化命題,不可能單純依賴某一種或某幾種理論話語與批評方法,而必須依託一套成熟完整的文藝批評理論話語體系作為支撐。任何文藝批評理論話語體系皆包含豐富多元且有機統一的一系列概念、命題、範式、方法與標準,而且必須緊跟時代與文藝發展變遷的步伐,保持體系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否則,必然會逐漸喪失其理論的合法性與批評的效力,而成為一潭「死水」。

藉助這樣一套富含時代性、包容性與創新性的中國本土「微時代」文藝批評理論話語體系,來反覆打磨、鍛造文藝批評這柄「利器」,切實提升文藝批評的說服力與戰鬥力,並在具體的文藝批評實踐之中檢驗其適用性與闡釋力。同時,不斷調適、完善和豐富這套理論話語體系,然後再將其帶迴文藝批評現場,介入當下的文藝現實與審美經驗,進而形成一個實踐與理論之間動態交互、相互提升的文藝批評閉環。如此,中國當下的文藝批評在面對日新月異且形態多元的「微時代」文藝現實時,才不至於時常落入理論失語與方法錯位的尷尬境地,才能避免文藝批評中模稜兩可、良莠不分乃至本末倒置的問題,真正發揮文藝批評褒優貶劣、激濁揚清、引領風尚的功能與作用。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微時代』文藝批評研究」(19ZD0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馮楓添 排版編輯:馮楓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從思想史看馬克思政治哲學
堅持新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