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推動當代中國文藝評論體系建設

推動當代中國文藝評論體系建設

【核心提示】五年來文藝評論更加自覺地接續中華文化血脈、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更加自覺地關注當代中國文藝創作實踐、辨析文藝思潮和現象;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得到進一步明確,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走向有機統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現實主義美學原則、歷史真實與生活真實、文藝的藝術性等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視。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此後,習總書記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參加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還先後給內蒙古烏蘭牧騎隊員回信、給老藝術家牛犇同志寫信、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給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年周年發賀信。這些重要文獻或直接對文藝工作作出針對性論述,或描繪文藝發展全局以明確文藝評論的戰略地位和工作方向,擘畫了新時代文藝評論的前進綱領。

五年來,文藝評論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格局更加明晰,內容愈發豐富,風氣得到扭轉,生態日趨清朗,評論對創作的意義更加凸顯。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不能都是表揚甚至庸俗吹捧、阿諛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於普通商品」「文藝批評就要褒優貶劣、激濁揚清」「作家藝術家要敢於面對批評自己作品短處的批評家,以敬重之心待之,樂於接受批評」「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等重要論述,已成為耳熟能詳的「金句」「警句」。其蘊含的豐富學理內涵和現實指導意義,也在轉化為評論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落實和彰顯。

以文化自信建構文藝評論話語體系

文藝評論自古有之,我國古代的「詩文評」即為例證。然而,現代意義上的「文藝評論」是在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轉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從那時起,確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藝評論話語體系,就成為重要的時代課題和文化使命。重溫前賢文藝理論評論的經典之作,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和貢獻。「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王國維對「古雅」「境界」等傳統美學概念的創造性開掘,李長之對「中國文藝復興」的熱切呼喚,俱為明證。近代中國轉型是在「歐風美雨」衝擊下啟動、在「救亡啟蒙」的思潮和運動下演進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極大刷新了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的面貌,直接孕育促成了蔚為大觀的左翼文藝思潮。作為一種歷史語境,它決定了文藝評論話語的建構必然離不開「中西古今」的文化框架,離不開現代中國國家建構和社會發展的政治訴求,更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方向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的「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為文藝評論話語體系建構指明了方向。正因為如此,五年來文藝評論更加自覺地接續中華文化血脈、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更加自覺地關注當代中國文藝創作實踐、辨析文藝思潮和現象;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得到進一步明確,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走向有機統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現實主義美學原則、歷史真實與生活真實、文藝的藝術性等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視;用中國人的審美評價當代中國文藝創作越來越成為評論界的共識,文藝評論的理論基礎、學術支撐和現實關懷更加豐厚,有效推動了話語體系的構建。

在格局新變中壯大文藝評論行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以及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的賀信中,都明確將「文藝評論」與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等藝術門類並列,進一步確立了「文藝評論」作為藝術門類或行業的地位,為更加科學地把握其內在格局和運行機理提供了指引。

文藝評論具有較強的學術性,既要有對藝術的感悟力,也要有較好的「筆頭功夫」。高校及科研院所、文聯作協系統、文藝類媒體的專業文藝評論家,一直是文藝評論隊伍的「三大主力」,在此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文藝理論評論類專業協會、學會、專委會、論壇等學術團體和行業組織,共同構成了文藝評論的行業版圖。與此同時,新文藝群體中文藝評論亞群落日趨壯大,專業性和組織化程度也不斷提升,以網路為媒介的文藝評論自組織蓬勃發展。從文藝評論行業建設和發展史的角度來看,2017年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網路影視評論委員會成立並發布具有行業自律意義的「網路影評人七大公約」,是具有節點和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它表明,網路文藝評論家的主體意識進一步覺醒,自我組織起來,並自覺開展行業建設和行業管理。這預示著網路文藝評論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展示出新時代文藝評論行業體系之格局新變與融合趨勢。

由擴容融合而創新文藝評論傳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文藝評論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它不是書齋中的喃喃獨語,也不是評論家的內心獨白,更不是「故紙堆」或「概念迷宮」里的文字遊戲。它必須對現實的文藝創作發揮實質性作用。換言之,文藝評論不僅在於「說」,而在於被「聽到」和「聽懂」。這決定了文藝評論必須具有傳播力和影響力,從而實現有效覆蓋和精準抵達。

回顧五年來文藝評論的發展,專業刊物的繁榮是一大亮點,除了歷史悠久的文藝評論類報刊外,《中國文藝評論》《中國文學批評》《長江文藝評論》《戲劇與影視評論》等刊物或創辦或改版,有力地促進了文藝評論的專業化傳播。更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為文藝評論傳播開闢了新天地。一方面,「中國文藝評論網」等專業性文藝評論新媒體平台快速崛起,為文藝評論家提供了新的網上家園;另一方面,文藝評論類網站和自媒體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降低文藝評論發表門檻、擴大文藝評論受眾群的同時,讓文藝評論的傳播更加自主和自覺。而且,網路平台讓文藝評論家與讀者實現了「點對點」的溝通,「流量」也相應成為評價一篇文藝評論優劣的新標準。雖然這不免帶來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以及「流量變現」等負面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其革命性意義更加深遠:作為「身份」的文藝評論逐漸淡化,作為「專業能力」的文藝評論則不斷崛起。這反過來又必然推動文藝評論傳播體系及整體性變革。

當然,還應看到的是,變革創新中的文藝評論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課題。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在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的時代,面對當前社會林林總總的藝術教育機構,文藝評論如何看待、分析和評估藝術生活化、藝術公共化等新趨勢,擴充自己的論域和格局,起到引導大眾審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養的作用,無疑是新時代對文藝評論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再如,文藝評論話語體系的建構如何在學術與現實的張力中前行,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文藝創作規律、互聯網改造現實世界條件下文藝的深刻變化、文藝如何向人類精神最深處注目並從中汲取力量等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又如,「紅包厚度等於評論高度」已經廣受批評,但現實中的「紅包評論」並未絕跡,對質量低劣的文藝作品的讚揚之聲時有耳聞,這就對文藝評論行業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市場化、網路化而生的文藝評論「增量」與既有格局的磨合和整合、健全文藝評論類學術刊物評價體系、新媒體平台擺脫單純的「流量」評價,也有待時日。

路遙說過,「處在大變革時代的生活,在其進程中必然充滿巨大的矛盾和衝突;我們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不僅要戰勝客觀世界的各種羈絆,也要戰勝我們自身的各種局限」。這不是針對文藝評論講的,但對理解文藝評論的現狀和未來頗有啟發。只有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於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推動文藝評論話語體系、行業體系和傳播體系建設,才能實現我國文論傳統的「雙創」轉化,並為人類掌握藝術之真諦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單位: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馮楓添 排版編輯:馮楓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推動合作提量升級 助力中俄共同發展
聚焦《資本論》與新中國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