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給孩子定目標越高越好?心理學:從孩子個人的能力出發

給孩子定目標越高越好?心理學:從孩子個人的能力出發

最近我的朋友跟我反映一個問題,就是他給自己家的孩子設定了一些目標,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家的孩子明明在答應的時候都說的好好的,可是又完成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我朋友進一步的講述之下,我才知道,原來我朋友給他們家的孩子設立的目標是每一周都參加三個興趣班,並且在三個興趣班裡面都必須拿到優秀的成績。當我看到了我朋友給他孩子設立的目標的時候,我就知道為什麼他們家的孩子達不到他所設立的這個目標。

因為這個目標對於孩子來說太高了,這個問題我也跟我的朋友講過了,可是我的朋友認為就是應該把目標設立的高一點,那孩子們在完成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動力去完成的更好一點。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其實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朋友的想法差不多,他們認為給孩子設立一個超過於他們能力的目標,可以激勵孩子們去向那個方向去前進,以此來達到孩子之前所沒有想到的更高的位置。

但是實際上父母們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設立一個高於孩子們能力的目標,是不能夠激勵孩子們去向那個目標前進的,反而會讓孩子們打退堂鼓,容易選擇放棄。而父母們會選擇設立一個過高的目標,實際上是因為父母們對於洛克定律的不夠了解。

洛克定律。

什麼是洛克定律呢?實際上洛克定律的指的就是一個適合的目標,是可以激勵人向那個目標前進呢,但是過高或者過低的目標很容易讓人失去興趣,從而導致不願意去完成目標的結果出現。就像我朋友給他的孩子設立的那個目標一樣,孩子們剛開始對於這一個目標實際上是沒有太大的意識。

但是當孩子們開始執行任務開始準備完成這個目標的時候,他會發現這個目標對於他來說太高了,就像我朋友也覺得這個目標對於孩子來說有點過高,而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做法不會像父母們之前所認為的那樣會更加的努力,而是會像洛克定律所說的那樣,孩子們會容易選擇放棄,並且也不會願意去為這一個過高的目標而奮鬥。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目標才是洛克定律裡面所說的合適的目標呢?父母們要如何設立一個對於孩子來說合適的目標。

第一,從孩子個人的能力出發。

正所謂貪多嚼不爛。而很多過高目標的設立,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們太貪心了,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做到,但實際上並沒有從個人的能力出發,也沒有好好考量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而只是單純的嚮往那樣子的高標準,卻忽略了完成不了的現實。

所以當父母想要為孩子設立一個適合孩子的目標,實際上就是要避開上面所說的錯誤做法。也就是說父母們不能夠只是單純的想要孩子達到量子的高度,就給孩子設立那樣子的高目標,而是要從孩子個人的能力出發。

就比如說自己家的孩子定力不強,他很容易走神,讓父母們可以給他設立一個目標,就比如說讓孩子可以真正的做某一件事情,事情上孩子專註的時間一兩個小時就好。這樣子的目標就可以算是適合當前孩子個人能力的目標,因為一般讓孩子專註一兩個小時,孩子們努努力就可以達到了。

但是如果父母提一個比較高的要求,要孩子這幾天都必須專註於那件事上,而這樣的高要求很容易讓孩子選擇放棄。所以說在設立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先從孩子們的個人能力出發,先去想孩子們去適合什麼樣的目標,再去設立這個目標。

第二,要懂得把目標進行拆分。

為什麼要懂得把目標進行拆分呢?實際上就像之前所提到的,當父母設立一個過高的目標時,一般孩子會不願意去完成這一個目標,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他會對完成目標這件事情的自信心不夠,從而產生退縮的心理。而實際上真的要讓孩子們達到父母們本來預期所想的那個高要求,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也就是說,父母們所想的高要求孩子是可以達到的,但是可能由於父母這個要求提的過早或者是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過高,那麼自然孩子們他們就完成不了父母所提的這個要求。

所以父母們其實只要懂得把目標進行拆分,把之前的高目標高要求變成一個小目標,小要求,那麼孩子們自然也就會順著這一個小目標小要求慢慢的完成,慢慢的成長就會變成父母最開始想要的孩子的模樣。其實對於目標進行拆分的方法也是根據洛克定律裡面的原理而產生的對於促進孩子們成長更加有合理性的方法。

因為孩子們容易對高目標放棄,但是對於那些自己墊墊腳就能夠完成的事情,會願意去努力,所以實際上把目標進行拆分的方式,把高要求變成低要求,然後孩子們慢慢的向父母所期待的方向成長的過程。

那麼當父母懂得如何設立一個合適的目標之後,父母們要如何去引導孩子?如何來達到讓他們天天都進步的目標呢?

大家應該已經開始了解到了設立一個合適的目標的重要性。而當前的問題是不知道要如何去使用這種方式來讓孩子們進行成長。

首先,父母們要設立一個大目標。

這個大目標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可以提供給自己關於孩子成長一個總體的方向。提供這一個大方向主要是為了讓父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也就是讓父母們先搞清楚自己到底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這種方式實質上是為了減少父母們在後期對於孩子的教育上出現走歪了的情況。

然後,進行目標拆分。

父母們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就是來把這一個目標進行拆分。也就是把這個大目標具體到每一個小目標,並且最好具體到在孩子每一個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樣的。當然這樣子的目標最好是要從孩子們自身的能力出發,也就是說,也許之前你認為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但是現在由於孩子的能力不夠到位,或者是孩子們的心智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到達自己想要的目標的時候,父母們要懂得適當的減輕對孩子的要求,也就是適當的把這個目標定的低一點。

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當父母把大目標拆分成各種小目標的時候,這些小目標父母們最好要把這些目標設定成一個具有一定彈性的目標。也就是說,雖然剛開始所希望孩子達到的是那樣的高度,但是由於孩子當前的狀況或者是能力達不到的話,那父母們要懂得調解當前的目標的高低程度。

最後,懂得對孩子完成目標時,進行鼓勵。

就是對於孩子們去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父母們所採取的態度就是保持對於孩子完成目標的樂觀。並且當孩子們遇到挫折或者是不願意向前進的時候,父母們一定要懂得及時的對孩子們進行鼓勵,而當孩子們完成了一些小目標的時候,父母們一定也要及時的對孩子們進行鼓勵,像這樣子完成目標就會有獎勵的思維,也會讓孩子們對於完成父母所設立的目標的這件事,會更加的努力。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芝媽咪 的精彩文章:

父母怎麼有效的誇獎孩子?心理學:合理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為什麼孩子常常鬧情緒?心理學:這是因為鐘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