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促使魯迅棄醫從文

中國人的麻木不仁促使魯迅棄醫從文

孫中山和魯迅二人都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人物,二人都志在喚醒沉睡中的中國人,只不過方式有所不同。而二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曾經留洋學過醫。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魯迅之所以棄醫從文的原因。在這個功利至上,推崇曾國藩和胡雪岩的時代,似乎沒有人願意提起魯迅這樣的刺頭。不過今天我還是要把他拿出來說。

第一,魯迅為什麼學醫?

魯迅學醫,用他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一些幼稚的原因。但是在吶喊自序里,這個幼稚的原因其實給少年周樹人帶去了很多痛苦的回憶。魯迅原本是小康之家,因為父親科舉作弊,受到懲罰之後家道中衰,這本身就是一個痛苦,再加上父親晚年生病,耗盡家財。少年周樹人不但要遭受家族親人對他們家的嘲笑,還有接受當鋪勢利眼的輕視。可能就是這些造成了魯迅敏感好鬥的性格。而父親被中醫治療無效,更讓魯迅認為,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局,父親的死與中醫無力有關。他報考醫學,很大程度上有痛恨庸醫誤命的意味在裡面。如果從心理層面分析,魯迅或許要以學習西醫為手段,減輕父親死去對自己造成的心理傷害,學習西醫,也是為死去的父親做些什麼。反過來說,魯迅學醫,並不是對於醫學有濃厚的興趣。這似乎也可以解釋魯迅在日本學習醫學的時候,成績一塌糊塗。

第二,魯迅為什麼棄醫從文?

用魯迅自己的回憶來說,是因為在學習醫學的時候,課間休息的時候學校會放映以日俄戰爭為內容的紀錄片,在這些電影片段里,經常有中國人充當俄國的間諜被日本人抓到,最後被處以砍頭。而中國人砍頭的時候,圍觀的中國人麻木不仁,只是看看熱鬧而已,絲毫沒有自己同胞被殺害的憤怒激動。這些經歷給了他很大的觸動。

他在文章中寫道:「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在東京的留學生很有學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業的,但沒有人治文學和美術;可是在冷淡的空氣中,也幸而尋到幾個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須的幾個人,商量之後,第一步當然是出雜誌,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為我們那時大抵帶些復古的傾向,所以只謂之《新生》。」

不僅如此,魯迅在日本讀書時還曾經看見美國人明恩溥的《話說中國人》,裡面對中國人的一些特點都進行了介紹,在裡面對中國人的缺點可以說一覽無遺。可是中國人自己卻對此毫無察覺、麻木不仁,這讓魯迅受到很大的震動。

所以說,魯迅棄醫從文,還是希望喚醒麻木不仁的同胞。可悲的是,直到今天,麻木不仁似乎還是一個同胞容易患上的常見病。

第三,魯迅棄醫從文的意義。

簡單來說,魯迅棄醫從文,中國少了一個三流醫生,多了一個超一流的文學家。對於魯迅的意義,有時候外國人可能比我們國人看得更客觀清晰。大江健三郎評價魯迅是20世紀亞洲最偉大的作家。而棄醫從文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還真不少:魯迅、郭沫若、畢淑敏、余華、馮唐,如果把邊界再擴大一點的話,孫文、格瓦納、柯南道爾、渡邊淳一。我猜想,或許是醫學的嚴謹訓練,能夠讓這些人能夠更加冷靜深邃地觀察身邊這些庸俗的日常,並且解剖出其中的深刻意義與價值來。魯迅的文學價值不在於革命,而是對於人性深刻的洞察和描寫。《孔乙己》裡面有一句話讓人終身難忘:「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如果用這句話來審視身邊的人和舞台中央的人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有的人自以為很重要,有的人被看作很重要,可是實際上呢,有沒有他,根本沒有區別。這句話很殘酷,也很現實。

魯迅的棄醫從文讓中國多了一個文學家,更讓中國有機會得以反思自己,從而在反思和改錯中不斷成長,這或許就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掬一捧史海之水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日本10多萬軍隊佔領越南惹得西方大怒
蜀漢虎將王平曾夜襲司馬昭軍營並差點抓住司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