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世間一切種清凈(8)三摩地自在(5)第四處觀察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世間一切種清凈(8)三摩地自在(5)第四處觀察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41)

世間一切種清凈(8)

三摩地自在(5)第四處觀察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

二、四、一、一、三、一、一、二、二、四、第四處觀察

二、四、一、一、三、一、一、二、二、四、一、辨四苦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為四苦之所隨逐。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第四、苦所隨應,以七相觀者︰泰云:須勘《釋論》︰以數七相。景云:惡趣苦︰為一。生老病死苦︰又為四。足前︰為五。愛別離苦︰為第六。自業所作一切苦因︰為第七。前之三苦、各分二︰為六。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合為一相,即成七相。

基又解雲︰初隨逐處、有一相︰於聖果、未能隨證。第二隨逐處、有四相︰謂生老病死。第三隨逐處、有一相︰謂愛別離苦法。第四隨逐處、有一相︰謂自業所作。生老病死、略有二義︰一、性逼迫︰苦苦所攝。《對法》等說︰八苦之中,前之五苦︰苦苦攝故。二、性遷謝︰生變於死,老變於少,病變於壯,死變於生,故此說為︰壞苦隨逐。愛別離法、非是壞苦,以義攝之。此中,初苦︰苦苦所攝。第二、第三︰壞苦所攝。第四,一種︰行苦所攝。

這是「第四處」的「觀察」。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就像前邊那三種觀察,說這個人過清淡的生活裡面來修學聖道,還有問題要注意,「略為四苦之所隨逐」,簡簞地說還有四種苦惱隨逐,要知道這件事。

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猶為惡趣苦所隨逐。

什麼四苦之所隨逐呢?先說第一種苦,「惡趣苦」。

「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修行人雖然能得到未到地定乃至四禪。但是還沒得到聖道,「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四種沙門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種道果中任何一種果位都沒成就的話,「猶為惡趣苦所隨逐」,仍然為三惡道的苦所隨逐,就像有三個怨賊拿著刀隨著隨時要殺你,你怕不怕?這是說得到禪定的人,若沒得禪定的人更是危險!沒得聖道,沒有調伏愛煩惱、見煩惱,隨時有因緣,就會到三惡道去受苦。

韓清凈《披尋記》:「謂於四沙門果等者:謂若證諦現觀,便不顛墮惡趣,及不復造諸惡趣業感彼異熟,由是不為惡趣苦所隨逐。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種差別:若於欲界未離欲者,初證現觀得預流果,若於欲界倍離欲者,初證現觀得一來果,若已離欲界欲者,初證現觀得不還果。翻此,應知於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為惡趣苦所隨逐,是為第一所觀察相。

「謂若證諦現觀」,證是修證,諦是四聖諦。「現觀」,成就了無我的智慧,現觀苦諦、集諦、滅諦的時候,成就了聖道,無我的智慧現前的時候叫做「證諦現觀」。

「便不顛墮惡趣」,若是成就了聖道的時候,把愛煩惱見煩惱滅掉了,心裏面永久是清凈莊嚴,所以不會到三惡道。「及不復造諸惡趣等」,得了聖道以後,不會再造嚴重的罪過的事情,所以「不復造」罪過等「感彼異熟」,招感彼三惡道的果報,「由是不為惡趣苦所隨逐」,得了聖道以後惡趣苦不隨逐了。

「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種差別」,證得現觀,成就無分別智現量觀察智慧的聖人,有很多程度上的不同。「若於欲界未離欲者,初證現觀得預流果」,這個人得了聖道,但是還沒能離欲界的欲。修四念處,第一個就是觀身不凈,怎麼能說是沒離欲呢?這話是這樣說:我初開始修四念處、修不凈觀只是調伏欲,欲在心裏面不活動了,欲還沒有斷,在心裏面隱藏著,只是沒有現形。但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斷除見煩惱,這時候初開始得到無漏的智慧了,得到初果,預流果就是初果,這是一種情形。

「若於欲界倍離欲者」,若是對於欲界九品愛煩惱,斷了六品,「初證現觀得一來果」,就是得了斯陀含果。要再來欲界一次,叫「一來果」。

得初果的人雖然還沒有離欲,但是斷了見煩惱,雖然有愛煩惱,它的力量不夠不能牽到三惡道,所以也沒有惡趣苦的隨逐。若是有愛煩惱又有見煩惱,那就能到三惡道去受苦。二果聖人,不但是見煩惱沒有了,愛煩惱也去掉了很多,所以也沒有惡趣苦的隨逐。

「若已離欲界欲者,初證現觀得不還果」,若是這個修行人把欲界九品愛煩惱全斷除證現觀得不還果,是三果聖人了,更不會到三惡道了,三惡道苦更不隨逐他。

「翻此,應知於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與前面說的相反的話,沒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故為惡趣苦所隨逐」,愛煩惱也一直有,也有見煩惱,三惡道的苦就隨著。「是為第一所觀察相」,這是第一所觀察相。

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

第二種苦稱為內壞苦,內就是內身。「體是生老病死法」者,所有的眾生所得到的生命體,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它是無常法,它是要變化的。有生苦、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為內壞苦之所隨逐」。雖然在人間沒有三惡道的苦,也並不太好,有生老病死苦隨著,也是苦惱,這是第二種苦。

第二種苦,裡面有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加上前面三惡道苦,就是五種苦了。

韓清凈《披尋記》:「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等者:一切有情所得自體,是無常法,生老病死眾苦可得,名內壞苦,內身變異之所引故。有此自體即有如是眾苦的隨逐。此中生苦,乃至死苦,各有五相應可了知。〈抉擇分〉中一一別釋。(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是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所觀察相。

「一切有情所得自體,是無常法」,一切有情所得到的身體都不是堅牢的。有「生老病死眾苦可得」,有這麼多的苦惱;「可得」,就是可以知道的,這叫做「內壞苦」。「內身變異之所引故」,因為身體是有變化性的,所以就會引來這麼多的問題。

「有此自體即有如是眾苦的隨逐。此中生苦,乃至死苦,各有五相」,生苦,乃至死苦,各有五種相貌,「應可了知」,應該是會明白的。「〈抉擇分〉中一一別釋」,每一苦有五個相貌,在《瑜珈師地論》〈抉擇分〉中,一樣一樣都有解釋。「(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頁)」。「是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所觀察相。」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在《瑜珈師地論》六十一卷,第六十一卷十四頁。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複次,如說生苦,乃至略說五取蘊苦。云何生苦?當知此苦由五種相,謂1、眾苦所隨故,2、麤重所隨故,3、眾苦所依故,4、煩惱所依故,5、不隨所欲離別法故。

1、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若於胎生卵生生時,種種憂苦之所隨逐故,名眾苦所隨故苦。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十七(之上):「『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一向若餓鬼趣中,乃至名眾苦所隨故苦』者,此中應言傍生一分受苦,亦是上來數有此文。而此中據多分受苦者,謂傍生受苦少於鬼故。言『云何麤重所隨故者?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麤重所隨等』者,此門約行苦而說生苦相。余所處說前七是苦苦者,以就余門說,故無者妨此生老病死苦,勘前〈本地〉第十及《緣起經》廣解。」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十六:「論云:『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乃至名眾苦所隨故苦』者,謂此中應言傍生一分受苦,亦是上來數有此文,而此中據多分受苦者語,傍生受苦少於鬼故。此生老病死苦,勘前〈本地〉第十,及《緣起經》廣辨。」

只要沒得聖道,只要有了生命體的時候,三惡道就隨著,隨時有可能跑到地獄去、到餓鬼里、到畜生的世界,都是苦惱。苦還沒出現,只是隨著,但隨時會出現的。來到世間有很多的苦都隨著,這就叫做「眾苦所隨」。

2、云何麤重所隨故苦?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麤重所隨,性不調柔,不自在轉,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行生起,故名麤重所隨故苦。

「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貪心、瞋心來了人就不調柔也不自在了,所以不調柔不自在是煩惱的一個相貌,這叫做「粗重」。「眾苦所隨故,麤重所隨故」。

3、云何眾苦所依故苦?謂衰老等眾苦差別之所依故。

五蘊、身體是苦的住處,是老苦、病苦、很多的苦都是在這裡住。色受想行識現在沒有苦,但是將來是苦的住處,所以叫「眾苦所依故」。

4、云何煩惱所依故苦?謂受生已,於愛境愛,於瞋境瞋,於痴境痴,由是因緣,住不寂靜,惛盪身心不安隱苦,故名煩惱所依故苦。

五蘊是是貪心、瞋心的住處,一切煩惱的住處,這表示這個地方是不清凈,「煩惱所依故」。

5、云何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謂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殞沒,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等事非其所愛,由此因緣,唯受眾苦,是以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

現在的身體不能隨我們所欲的,想要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誰能避免呢?

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一、盛色衰退故」,「盛色」就是壯年的形相。老的時候,壯年的形相失掉了。

二、氣力衰退故」,到老的時候氣力也失掉了。

三、諸根衰退故」,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衰退了。意根就是記憶力也衰退了,智慧也不是那麼好了。

「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六根都衰退了,想要受用五欲六塵的境界,也不能了。

五、壽量衰退故」,到老年時候,就是來日不多了,就是快要死了。

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

「病苦」也有五種相貌:

一、身性變壞故」,四大不調,就是不健康了。

二、憂苦增長多住故」,「憂苦」指心情不快樂。

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病來了的時候,不能受用可意的事情了。

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不是自己歡喜的非要受用不可;像到醫院去,那些苦惱的境界不受也得受。

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病來了的時候,能令壽命很快地就失掉了,就可能接近死亡了。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

一、離別所愛的盛財寶故」,很多或者是歡喜的財富要相離別了,這是一種苦惱。

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很多的好朋友也要離別了。

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親愛的人也要離別了,也是苦惱。

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自己的身體是自己所最愛的,死亡的時候也要離別了。

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的憂苦」,前面四種可愛的事情都離別了,內心裏面有很極重的憂苦。

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一、與彼會生憂苦故」,要和怨家、所憎恨的人聚會在一起,心裏面就不歡喜。

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因為彼此有仇恨,見面就想要傷害對方,恐怕對方治罰。

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因為怨恨就是互相說壞話,使令彼此名譽不好,這也是苦惱。

「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苦的苦惱逼迫他,使人有死亡的怖畏。

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因為彼此有恨,互相傷害,超越了正法,犯了戒和造罪,罪業使令這個人會到三惡道去。

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1、不與彼會生愁惱故,2、由此因緣生嘆故,3、由此因緣身擾惱故,4、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5、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1、「謂不與彼會生怨惱故」,不能和所愛的人聚會在一起,內心就愁苦。

2、「由此因緣生怨嘆故」,把內心的愁苦表現在言語上,這就叫「生怨嘆故」。

3、「由此因緣身擾惱故」,由「不與彼會」,這個身體是苦惱。

4、「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心裏面憶念所愛的人有種種的功德,思戀他就想要同他聚會,但是又不能聚會,心裏面「熱惱」,也就是苦惱。

5、「應受用等有所闕故」,不能聚會,所以「應受用」的事情有所不足,也是苦惱。

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

「愛別離苦」有五種不同,「求不得苦」也是一樣,也是「求不得生愁惱、由此因緣生怨嘆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1、生苦器故,2、依生苦器故,3、苦苦器故,4、壞苦器故,5、行苦性故。

1、「生苦器故」,五取蘊是能生出來種種苦的器;現在只是器,苦還沒出現,但是將來這個器是能生出來種種苦的,所以叫做「生苦器故」。

2、「依生苦器故」,生出來種種苦以後,也還在色受想行識上,所以叫「依生苦器故」。

3、「苦苦器故」,「苦苦」也是在這裡。

4、「壞苦器故」,也能生出來「壞苦」,壞苦也是住在這裡。

5、「行苦性故」,色受想行識,也是屬於行苦的這一部份。

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

前面的一段文說有四種苦所隨逐。第一個是「惡趣苦所隨逐」,第二個是「生老病死內壞苦」的隨逐,這是第三個「愛別離苦」。我們所愛的事情,有很多可愛的如意的事情,都不能永久和我們在一起,總有一天一定要分離的。

「為愛壞苦之所隨逐」,就是愛別離苦。

韓清凈《披尋記》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等者:此說愛別離苦,是為第六所觀察相。

「惡趣苦」是第一所觀察相,「生、老、病、死法故」這就是二、三、四、五所觀察相,、「愛別離苦」,就是「第六所觀察相」。

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

第四種苦所隨逐:五取蘊苦。

「自業所作故」,現在所得的生命體,是前生的有漏的業力所得到的果報。「一切苦因之所隨逐」,有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的苦因都在色受想行識裡面隨逐,這就是五取蘊苦。這就是「第七所觀察相」。

辨四苦,其實裡面有七苦。

韓清凈《披尋記》:「自業所作故等者:此說五取蘊苦,是為第七所觀察相。

「自業所作故等者:此說五取蘊苦」,這一段文說五取蘊苦,是為第七種所觀察相。

二、四、一、一、三、一、一、二、二、四、二、攝七相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彼」得了禪定的人,但是還沒得聖道。「彼為如是四苦所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有這四種苦所隨逐: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五取蘊苦。這四種苦應該攝成七種相貌審慎觀察。內壞苦有生、老、病、死四種相,四種加上其它三種三惡趣苦、愛壞苦、五取蘊苦,總共有七種相貌。

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由這七種相貌,是名為第四處的觀察。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佛經中關於禁止吃肉的經文即素食之依據
法藏伯希和敦煌文獻精美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