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際宇航大會開幕,唯獨中國航天局缺席,上千人將這問題置頂

國際宇航大會開幕,唯獨中國航天局缺席,上千人將這問題置頂

航天探索工程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但航天工程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全面的技術力量支持。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空間探索在國際合作背景下展開時最為成功。譬如:以色列「創世紀號」、印度「月船二號」登月均與美國合作、俄羅斯分別與歐洲、中國航天領域的合作等。

合作探索太空,既能在經濟上得到分攤,同時技術上又可以進行互補。而且目前人類在太空領域的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主要進行信息資料的收集,對於太空資源的開發還為之尚早,正因為沒有利益之爭使得國際合作能順利進行。國際宇航大會則是展開國際合作的樞紐,是各國展現自己航空領域實力的平台。然而今年的國際宇航大會卻出現了尷尬一幕。

2019年10月21日,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在華盛頓開幕,大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航天專家,美國、中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歐洲航天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負責人均受邀參與此次大會,然而其他國家參會人員都如期而至,唯獨中國航天局缺席了。

「在這個會議上,我想念一個重要的航天局。中國航天局去哪兒了?」這不是科技問題,也不是學術問題,本來不是這些專家與學者們熱衷的問題,但是大會開幕當天的第一場全會活動上,現場1000多名聽眾通過手機投票將這個問題置頂了。

即將擔任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的帕斯卡萊·埃倫弗羅因德解釋稱「時間衝突」,一語而過。真是時間衝突導致中國無法參加國際宇航大會發表大會的官方議程上預定的演講嗎?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並且展現出良好的合作精神,中國空間站向全球開放就是最好的例證。然而作為世界航天領域的重要一員,中國航天局竟然沒有獲得赴美簽證。

近期,赴美簽證問題屢次阻撓各國參加國際會議,俄羅斯、伊朗等均中槍。國際宇航大會組委會共同主席文森特·博爾斯於20日表示,為使能順利召開此次大會,早在18個月前就同美國溝通簽證事宜,結果卻並不理想。

實際上這不是中國航天領域第一次受到這種待遇,201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第65屆國際宇航大會;2017年在美國舉行的航天研討會;2018年在美國加州舉行的第42屆世界空間科學大會等,均因簽證問題中國無法順利參加。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以往中國參沒參加並不能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現在不一樣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一員。

20年前,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計劃,被美國拒之門外。現在「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而中國憑一己之力建立起來的中國空間站向全球開放,成為「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世界各國進行太空研究的唯一平台。

在國際宇航大會開幕式上,美國稱要推動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航天合作。中國航天領域的崛起,讓美國人心虛了。擔心中國會影響其航天領域的主導地位,才千方百計的阻撓中國參與國際宇航大會。試圖阻止中國與其他國家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但有用嗎?

歐航局局長揚·韋爾納在大會期間表示:「我不會因為別人和我想法不一樣就停止合作。」並稱,歐航局已經把一批宇航員派到中國接受訓練,將繼續與中國合作。(風調雨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號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俄轟炸機去了趟日韓,僅隔一天,美軍轟炸機趕來就為小弟出頭?
為何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如此可怕?這是中國軍艦下餃子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