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的根脈

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的根脈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嘉峪關視察時指出,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長城、長江、黃河等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誌。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對當下長城乃至全國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長城是我國古代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主要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總計長度達5萬多公里。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線,也是民族交融的見證。

自秦始皇開始,凡是統治中原地區的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兩漢時期,長城已至西域。到了明朝,長城東起遼東,西至嘉峪關,在北部邊疆修築的長城規模超過以往所有朝代。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當時修築。至清朝,長城的軍事功能弱化,雖「棄長城而不用」,但仍在東北、廣西等地進行修築。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萬里長城見證了各朝代的更替。在當代,長城的精神內涵已超越了物質形態下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驕傲與民族精神的象徵。

春秋戰國以來,隨著各朝代的軍事實力及治理邊疆政策的不同,長城的意象不斷變遷,本質上已成為具有特定屬性的象徵性符號,被賦予了豐富的精神內涵,主要包括四個層面。

團結一致、捍衛和平的精神。蜿蜒萬里、雄踞峰巒的巍巍長城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團結一致的高尚品質。古代中原王朝修築長城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農業文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擾。這一創舉大大減少了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衝突,使得雙方的交往儘可能在和平的氛圍下進行。這反映了中華民族歷代以防禦為主,安邊戍守、愛好和平、捍衛和平的思想內涵。

包容開放的精神。長城曾一度被看作是保守的象徵,但這種看法是片面、不正確的。長城內外相通,並沒有阻隔長城內外人們的交往。「絲綢之路」的形成,充分證明並未因長城而阻隔了東西方貿易與人員的交往,恰恰是長城各關城保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明代建立以後,朝廷重視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東亞、中亞諸國乃至歐洲的使臣、西域貢使、來往的商旅,都要通過明長城的山海關、嘉峪關,同時明王朝為其提供保護和便利。由此,長城被賦予了開放包容的精神內涵。

和諧共處的精神。長城雖然是一項超級國防工程,但追求和平是主流。開放式的對外貿易,是促進長城內外交流的生命線。長城的經濟交流功能與國防軍事功能同樣重要。中原王朝以長城為限,力圖按照自己的「天下」觀,構建起長城內外的和諧秩序。對於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當他們無法在短期內通過戰爭戰勝中原王朝,而經濟上又迫切需要獲取中原王朝的農耕產品來補充自身單一經濟不足時,面對不可逾越的長城屏障,大多數都選擇朝貢和互市貿易或向中原王朝臣服歸順,形成有序交往。由此,長城內外民族不斷交融,游牧與農耕兩種文明通過多種方式融合。因而,長城的修築起到了一舉多得的功效,不僅降低了戰爭頻次,且有效保護了中原農耕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了農耕、游牧民族和睦相處,在相互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實現了民族交融。

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長城作為偉大的人工工程留存至今,不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見證,同時也是中華民族進取精神的具體體現。無論在哪個朝代,修築長城之時往往是統治者奮發圖強之際,他們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富國強兵願望,加強邊防建設的熱情高漲,並通過修築長城展現出一種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萬里長城早已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代表著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傳承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文化傳承的根脈。保護長城文化遺產,既要把它看成人類物質文化遺產,也要把它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全面地把握和理解長城文化的精神內涵。

長期以來,人們側重於讚頌長城外觀上的巍峨、險峻和壯美,以及由此所體現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和無比的創造精神。同時,也看重長城在保衛和平生活方面的偉大意義,用萬里長城來象徵、比喻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只有正確、全面理解長城文化的精神內涵,才能更好地保護長城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實現文化傳承,增強民族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馮從吾論「講學」
發掘經濟史研究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