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的性格偏好來源於這四個維度

你的性格偏好來源於這四個維度

文 | [美] 麗娜·西斯科

摘自《超級識謊術》下面,我將討論MBTI的四組二元對立、我對性格偏好的理解,以及我如何改變性格偏好去適應他人的性格偏好,從而達到提高他人學習興趣、建立良好關係的目的。

你的性格偏好來源於這四個維度

1外向/內向

這組二元對立告訴我們的是如何獲得能量。外向型的人會因周圍的活動和其他人變得活躍,而內向型的人要在安靜的環境中獨處或與幾個密友相處才能獲得能量。

我是一個外向型的人,說話音量大、速度快,當我知道(或者我認為自己知道)學生要說什麼的時候,有時我會因過於激動幫著說完他們要說的話,卻沒意識到這在內向的學生眼中是不尊重的表現。我本來是期待他們能跟上我的腳步的,但不僅沒達到目的,反使他們變得心力交瘁、灰心沮喪,甚至到了沉默不語,將我拒之門外的地步。

我明白對內向型的學生,自己必須放慢語速,適當停頓,把信息拆成「一塊一塊」的,給他們時間處理信息,然後做出反應。同時我還要收斂能量和興奮感,減少肢體動作,降低音量,舉止輕柔些,那樣才能讓他們舒適地與我交流。簡言之,我得和他們一樣。

我開始將這些改變融入到我的行為中去,很快內向型學生與我相處時就變得舒服、輕鬆多了。他們不僅向我尋求建議和指導,更樂意接受我教給他們的東西,行為的轉變真是令人吃驚啊,而我也不用花什麼力氣就能調整性格差異,適應自己的交流對象了。

2直覺/感覺

這組二元對立涉及我們理解信息的方式。直覺型的人要完成一項任務時,會先視覺構想大圖像式的結果,然後再識別具體的任務。感覺型的人則傾向於通過創造和理解具體的任務、規則和步驟來獲取大圖像式的結果。

例如,我喜歡寫這本書,但當編輯給我一摞厚得像冰淇淋三明治一樣的紙,上面印著我不得不使用的字體以及圖片解析度要求時,我鬱悶透了。讓我去構想製作?還是讓他們設計版式吧!因為我屬於直覺型信息處理者,如果把信息列好並規定完步驟再實施,我會沮喪死的。

然而,我的學生又不都像我一樣屬於直覺型,結果每當我用概念化的方式傳遞信息,比如布置家庭作業或練習的細節,從而無意中就挫傷了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我以為他們能夠像我一樣,先理解抽象概念,然後解析每條規則和每個步驟,可我錯了。

感覺型的人更喜歡先給出規則和步驟,然後構想推理出結果。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學生,要有效布置家庭作業和練習的任務,我必須得改變自己傳達信息的方式。

在我還未意識到這些之前,我不知不覺已失去了許多學生。唉,讓他們自己去搞清楚自己的任務,對他們來說實在有欠公允。不過現在我明白換種方式傳達信息就行了,這樣感覺型的學生也能理解我布置的作業,滿意我的傳達方式了。

下面又是一個例子。臨近學生放學收拾書包時我會布置作業,內容是以第三人稱寫一篇他們自己的個人簡介,要求是500字、手寫、雙倍行距。

此時,直覺型的學生會聽到「寫一篇關於自己的文章」,然後開始想他們能發揮些什麼:最刺激的經歷,如何用超級有趣的開場白抓住讀者……但2分鐘後,他們會舉手問:「西斯科女士,再問下字數要多少啊?能列印出來嗎?」

哈哈,他們跟我一樣,完全沒注意到作業的細節和要求,但對整個概念卻瞭然於心,可能已經知道要寫什麼了。而感覺型的學生則忙著記下作業要求,至於要寫什麼那是大腦最後才考慮的東西。他們能準確告訴你作業的格式、要求,完了,對寫什麼卻完全沒主意。當然,最後他們還是會根據要求在過程中弄明白的。

為了避免直覺型學生干擾感覺型學生(直覺型學生總要舉手請我重複細節要求,結果耽誤了大家的時間),讓他們都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消化信息,我決定把作業列印在一張紙上,發給大家。這麼一來,直覺型學生能一邊概念化,一邊讀細則要求,而感覺型學生則能很快消化細節,然後想想他們該寫什麼內容。

所以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都明白,我得細分傳達信息的方式:口頭、書面、視頻、講座……你不妨跟家人、朋友或學生(如果你是老師的話)做個練習:當你說「樹」的時候,讓他們寫下腦海中浮現的詞語。

直覺型的人會寫一堆類似這樣的詞語:秋天、萬聖節、掃把、廚房、火雞、足球。哈哈,樹和足球之間有什麼聯繫呢?當然有,因為我聽到樹時就聯想到了這些詞語。感覺型的人會寫下諸如此類的詞語:樹枝、葉子、樹榦、樹根、苔蘚、地球。看到不同了吧?感覺型的人以樹本身做聯想,直覺型的則寫出看似完全無關的單詞。

現在,你可以分別找一個自己知道的直覺型的人和感覺型的人,讓他們都做一做這個任務,展示一下大腦工作、處理信息的不同,你會覺得很驚訝也很有趣。

3思考/情感

我們偏向如何做決定就體現在這一維度的二元對立中。之前,我談到學生麗薩說大家認為我冷漠、不關心他們,那是因為我更喜歡基於事實和最佳結果的分析做決定,而不是考慮別人的感受做決定。正因如此,有時我可能無意中就傷了別人的感情。

如我在做審訊課程的項目經理時就是這樣,當時我必須得根據公司設定的考核標準做出讓某些學生退出課程的決定。有一個學生就被淘汰了,雖然她很聰明,記性又好,能通過我們給的筆試題,但在應用審訊技巧時總是達不到考核標準,結果我只能讓她退出課程。

她的指揮官很沮喪並告訴我,因為退學她無法待在這個部門了,需要根據培訓要求,被分到其他地方。他們要我重新考慮一下,畢竟她的筆試成績很不錯。我的回答是不能讓她畢業,也不能給她國防部認證審訊員的證書,因為她無法在培訓的模擬環境中勝任工作,就更別說實戰應用了,到時她會讓自己和其他人陷入危險的。

在這件事上我無法讓步,即使我很喜歡她,也很想她能成功,還考慮了其他教員的建議,但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決定。有的人會覺得我太嚴厲了,不過我並不後悔,放在今天,我依然會做同樣的決定。

如果你偏好思考,那麼最後做的決定可能會讓其他人沮喪。所以通知那些會受你決定影響的人時,一定要運用建立良好關係的技巧,讓自己看著不那麼冷漠無情。

4判斷/感知

最後一組是判斷/感知,這一組會影響我們組織周圍世界的方式。我屬於判斷型的人,喜歡按時完成計劃、結束任務。不管是談話還是做項目,我都不喜歡總是拖拖拉拉地做不完,即使在科技時代,既有智能手機又有平板電腦的情況下,我還是會用即時貼列清單,付賬清單、必做事清單、購物清單……

我也很努力地想用平板電腦做管理器,但終告失敗,最後還是重新讓皮邊筆記本和即時貼承擔了這項任務(恐怕這也是我更喜歡讀紙質書,而不是下載電子版的原因吧)。因為對按時完成很在意,有時難免忽略一個事實: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完成。

我已然在腦海中形成計劃,所以當別人有改動的想法時,我有時會很抗拒,就是不想改變既定計劃。這種特性對團隊工作而言並無益處,所以這也是我每天有意要改掉的習慣。幾年前做導師的失敗也跟這個特性有關,還好,我現在明白了,並能做出調整,讓自己的判斷偏好向感知偏好靠近,從而提高人際溝通技巧。

與判斷型相反,感知型的人直到最後一分鐘才能做出決定,他們的觀點是開放的,對變化和他人的主意都是敞開的,比起判斷型的傢伙來,他們實在要靈活許多。

規則、時間線、截止日期會讓感知型的人很受挫,他們根本就不喜歡被限制的感覺。但這會出現問題,即感知型的人做決定太拖沓,開始工作前耗時太多,最後往往不能按時完成。

希望現在你已經對這四個維度的矛盾偏好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與周圍的人(不管是私交還是職場同事)交談時怎麼將這些派上用場了。

在用性格評估工具時,總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但我想跟你分享的是我是怎麼用它的,以及它對我提高交流技巧的幫助。我獲得高級講師認證後,就有機會在軍事訓練過程中使用性格評估了。用它來做加強溝通的工具真心不錯,它促使我後來成了一名更好的指導老師。一旦我對其他類似工具在行了,我也會一併拿來使用的。

目前你有10種建立融洽關係的技巧、5個溝通貼士,還理解了如何利用性格偏好去加強你的人際溝通技巧,形成有力、互尊互重的關係。接下來就讓我們處理一個問題:準確地解讀肢體語言和辨別欺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性格分析 的精彩文章:

人的八種性格解析 看看你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