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每天讀點心理學(七):了解「自我」,以及「人生八大發展階段」

每天讀點心理學(七):了解「自我」,以及「人生八大發展階段」

弗洛伊德的小女兒提出「自我心理學」

弗洛伊德死後,精神分析學派儘管繼續沿用弗洛伊德的術語體系,但是卻迅速地分裂為許多派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弗洛伊德的小女兒安娜繼承「構造論」提出的「自我心理學」。安娜對什麼是自我機能、自我是如何發展成熟的,以及什麼是防衛等問題都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後來,她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在教育領域極為活躍,還創立了矯正少年不健康行為的設施。

終生未婚的她,儘管並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卻仍然被尊稱為「弗洛伊德女士」。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論因為條理清晰、內容嚴謹而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甚至被看作科學的精神科的治療方法,一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都是美國精神分析的主流。

另一方面,英國雖然並不接受弗洛伊德的構造論,但對弗洛伊德對潛意識領域的研究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中包括創立了與安娜相對學派的梅蘭妮·克萊因(1882~1960),以及弗洛伊德非常器重的學生,創作了《弗洛伊德生平》一書,並且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雜誌第一位主編的歐內斯特·瓊斯。在他的支持下,克萊因的學派也成了精神分析領域另一大陣營。

在「自我心理學」中,有一個弱點,那就是自我出現的年齡。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嬰兒與動物無異,在母子關係之中幾乎沒有糾葛,兩者之間的關係十分牢固。直到父親的介入,才使得這種關係變得複雜起來。因此,他認為在孩子5~6 歲的階段,才開始出現「自我」。但即便是安娜·弗洛伊德本人也對這個觀點產生了懷疑。所以,她後來才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

嬰兒的好乳房與壞乳房

針對於此,克萊因提出的心理發展模型將重點放在了早期的母子關係上。她認為嬰兒從出生到一歲左右,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克萊因認為,從出生到 3~6 個月(也有說法是三四個月)的嬰兒處於「幻想分裂狀態」的世界之中。嬰兒將有時溫柔有時又十分可怕的母親看作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更準確地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存在(嬰兒或許還沒有「人」的概念)。對於嬰兒來說,他們甚至無法認識到乳房和臉都是屬於同一個母親的事實。

此外,嬰兒對乳房的認識也是分裂的,有乳汁流出時就是「好乳房」,而沒有乳汁時則是「壞乳房」。吃飽母乳心情不錯的嬰兒,在忽然間失去乳房時,不會考慮其中的理由,只是單純地認為「壞乳房來了」,從而作出哭鬧的表現。

克萊因認為,嬰兒在面對「好乳房」的時候會表現出「好的自己」,而面對「壞乳房」時則會表現出「壞的自己」。她將根據對象的狀態,認為對象變成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存在的情況稱為「分裂」,將對象的一部分(比如「好乳房」)和自己的一部分(「好的自己」)聯繫起來的情況稱為「部分對象關係」。

當嬰兒的認知功能得到發展後,會意識到微笑的母親和發怒的母親都是同一個人,屆時也會將「好的自己」和「壞的自己」重新合二為一。對象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自己同樣具有這兩面,由此產生的交互關係被稱為「全體對象關係」。

克萊因還進一步指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曾經以為是壞母親而抗拒過的那個人原來就是自己的母親,從而會由於罪惡感而產生抑鬱的情緒。而孩子心理中無法擺脫這種情緒的部分,就會再次返回到「分裂」的世界之中。

「自我」是什麼時候確立的?

「人生八大發展階段」

在精神分析的世界之中,建立心理的發展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主題。美國的嬰幼兒學者瑪格麗特·瑪勒(1897~1985)受自我心理學的影響,建立了「分離到個體化模型」,提出了自己的發展理論。剛剛出生的嬰兒與母親雖然在物理上是兩個人的關係,但嬰兒在心理上卻仍然是以臍帶和母親連接的胎兒,無法從母親身邊獨立。直到 3 歲左右,嬰兒經過一系列曲折的經歷,心理發生分離和個體化,才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指出,人類在出生之後很晚才能夠確立「自己」的意識。他認為人類的一生都處於發展階段,並且提出了共分為 8 個階段的「發展階段論」(圖 8)。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個體同一性,他認為這部分在 18 歲左右,也就是青春期結束時才能夠確立起來。

所謂自我同一性,正如字面意思所述,指的是「同一的自我」。由於這是在青春期才確立起來的認識,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都處於「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存在的」這種混亂狀態。

每個人在十幾歲的時候,大概都思考過「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自己究竟是怎麼出生的,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應不應該成為那樣的人,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但是,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幾乎不會再去思考「我究竟是誰」這個問題。這就是因為我們具有了自我同一性,終結了混亂的狀態。

埃里克森將這種混亂的狀態稱為「moratorium」(緩期)。不過,這個詞和我們平時理解的狀態有所不同,日本人一般將學生畢業後不找工作,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狀態稱為「moratorium」。但埃里克森所說的「moratorium」,是一種更為激進的狀態,指的是為了確立自我同一性而掙扎的痛苦時期。安娜·弗洛伊德也說過,「如果在青春期沒有經歷過這種巨大的混亂,就無法成為一個精神健康的大人」,對埃里克森的觀點表示贊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如何從心理學層面認識「自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