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的馬匹只能依賴貿易

宋朝的馬匹只能依賴貿易

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是一個非常畸形的王朝,一方面,中華文化在宋代登峰造極,創造出來了大量光輝燦爛的文化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宋朝的武力極為孱弱,一直以來就有「積貧積弱」的說法。所謂積貧積弱,說的是宋朝朝廷供養了一支龐大的職業軍隊,但軍隊戰鬥力卻極為低下。

從軍事實戰的角度來劃分,宋代軍隊主要可以分為步兵和騎兵,其中又以步兵為主,以騎兵為輔。雖然火藥武器大有發展,但還沒有大量裝備軍隊。步兵缺乏機動性,善於防禦,騎兵機動性好,善於進攻。這樣的兵種劃分主要是有兩個因素決定的,一個就是宋朝缺馬,另一個就是宋朝以防禦為主的對外戰略。

宋朝缺馬扼住了宋朝軍隊發展的咽喉。自中唐以來,中國長城以北和河套、朔方、河西走廊等北方、西北的優質產馬地區先後為吐蕃、契丹、党項等少數民族所佔據。如此一來,宋朝想要獲得戰馬就只能通過邊境貿易。而邊境多戰爭而少和平,開展貿易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西北邊境的馬匹貿易,中央王朝的很多大臣都不以為然。比如范仲淹認為:在邊境貿易馬匹,一年就要花費幾百萬緡錢。如果停止貿易則可以困絕少數民族,但如果長期貿易下來必然使中原王朝貧困,可見宋朝西北邊境的軍馬貿易比較頻繁,貿易額也頗為可觀。

但是即便可以通過貿易獲取馬匹,終究還是仰人鼻息。馬匹作為珍貴的軍事資源,又豈能被大量流出,所以宋朝軍隊一直缺馬。專家統計,宋朝除了在開封府京畿地區、河北、河東、山西等邊境重地配置騎兵以外,其他地區極少有騎兵。即使是邊境地區,騎兵數量也不超過禁軍總數的四分之一。

更為可嘆的是,北宋即使是騎兵之中,也是兵多馬少。一般而言,正規騎兵至少應當做到一兵兩馬,以便作戰中換騎。但是宋仁宗時,宋祁曾經反映:「今天下馬軍,大率十人無一二人有馬」,可能有所誇張,但也反映了宋朝騎兵缺馬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掬一捧史海之水 的精彩文章:

張良獻計把握准了人心世情,劉邦對其從不稱名
八國聯軍侵華時犯下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