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人與人之間才能做到和諧
當今社會人與人講和諧,從篳路襤褸到蔚為大觀,天下同歸而殊途。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有言:「你自己不想經受的事,不要對別人做;你自己嚮往苛求的事,也該希望別人得到。」釋迦牟尼同樣「以己比人」,他說:「我如是,彼亦如是,彼如是,我亦如是;故不殺人,亦不使人殺人。」伊斯蘭教也強調「你自己喜歡什麼,你就該稀罕別人得什麼,你自己覺得什麼是痛苦,你就該想到對別的所有人來說它也是痛苦」。
一言以蔽之,口之於味,有同嗜焉;耳之於聲,有同聽焉;目之於色,有同美焉。寓含其間的,是人類所渴望的正義、公平、自由等基本價值。(人生哲理文章 www.ok87.com)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可以表徵於同嗜、同聽、同美;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卻又恰恰是存在差異和不同,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有「不同產生和諧」之說,也就是孔夫子說的「和而不同」,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亦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不同」之「和」,還可以表述為「聲一無聽,物一無文」。總之,失去了多樣性的世界必將是死氣沉沉。
人與人的認識方式,思維邏輯乃至整體的文化觀念,的確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和不同。但這二者並沒有孰優孰劣,孰是孰非,卻只有因「差異」生髮的「對話」與「啟迪」、從不同導致的互補與和諧。在當今世界上,和而不同的原則正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任何一種惟我獨尊的權力話語、或者任何一種狹隘立場,都已經無法描述人與人多元品格。赫拉克里特的名言「不同產生和諧」如果逐字翻譯,我認為也許可以說是「在不同之中有最美的和諧」。
差異成全著一個豐富多彩,五彩繽紛的世界,通過「差異」而達致「中和」,多樣世界才可以和諧、共融、互動、相生,才可以通向普遍的價值理想。所以說,人和人要做到和諧,必須做到換位思考,對話暢通,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