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技界熱議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科技創新為國家治理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科技界熱議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科技創新為國家治理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劉垠

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閉幕。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釋放出了哪些重要信號?科技界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國家治理』概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說,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支撐,是科技強國和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和制度保障。

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支撐治理方式創新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科技創新本身需要治理,之前可能對科技創新更多採用管理的理念和手段,現在則要用現代化治理理念進行治理,要在黨的領導下統籌各方利益主體,發揮多元主體的力量共同參與科技創新治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何光喜研究員表示,比如,新技術發展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影響,收益與風險如何平衡,都是現代化治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議題。

而另一方面,科技創新也為改善社會治理體系提供技術支撐。何光喜認為,數字化、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創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

「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和第一動力,融合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科技體制嵌入在國家體制之中。」萬勁波指出,2035年,中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要加快建立引領型、治理型科技體制,促進改革理念、制度和政策工具系統轉型、綜合配套,提升治理能力;要構建多元參與、協同高效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看來,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這明確了科技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強調了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我們科研人員要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要求,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而努力作出科技界的貢獻。」王赤表示。

加強科學研究支撐生態文明建設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全會特別提到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地理學科研工作者倍感振奮,這不僅顯示了中國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也讓從事生態文明建設科學研究的一線科研人員信心十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說,2013年,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傅伯傑表示,未來將聚焦人地系統耦合理論與方法,面向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創新地理科學來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立足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學科特點,以解決資源、環境、發展面臨的複雜問題為使命,更大發揮地理科學在支撐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天然學科優勢」。

「生態文明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天富指出,農業事關國家食物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和城鄉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是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重點領域,需要全面發力,久久為功,走出一條綠色、高產、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特色現代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在中國水科院副院長王建華看來,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態,一方面人是生態文明的建設主體,同時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須以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來規範人的行為,維護或重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要為廣大人民提供普惠優質的生態產品,既包括藍天、青山、綠水等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包括有機綠色生活生產資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為保障和依託,」王建華指出,一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公眾三元主體的作用,通過資源環境損害賠償、生態補償等新型制度的設計與實施,實現責權利的有機統一;二是要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思想,運用中醫的系統觀,實施多要素綜合治理,維護生態系統與生態服務的完整性;同時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治理效率。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李俊霞(實習)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華為又爆出大消息:「鴻蒙」系統並非為手機設計!網友:繼續憋大招
剛剛,又有5星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