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宗室系列·和碩誠親王

清宗室系列·和碩誠親王

【始祖】

誠親王為聖祖仁皇帝脈下支脈,始祖為聖祖仁皇帝第三子允祉。允祉,康熙十六年二月二十日午時生,生母榮妃馬佳氏。專呂、歷、演算法,頗精文事。三十七年,封誠郡王,三十八年,因在敏妃(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喪百日中剃頭,降貝勒。四十八年晉親王。雍正六年,以索蘇克濟賕罪,降郡王。八年二月復封。雍正八年五月,因允祉在怡賢親王允祥薨時與喪後至,且無戚容,得罪八款,圈禁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五月十九日丑時薨,年五十六歲,以郡王例殯葬。乾隆二十二年追謚曰隱。

(圖為允祉朝服像)

【支系】

允祉共有十二子,其中長子弘晴及第2、4、5、9子均早夭。剩下的七個兒子中,只有第三子弘晟是嫡出,故而在康熙晚年冊封為世子,是理論上的第一繼承人。雍正二年,弘晟因罪革去世子,便失去了大宗的身份。剩下的第六子弘曦、第八子弘暹、第十子弘晃、第十一子弘易、第十二子弘矚皆為媵妾所出,於是便以唯一一個側室所出的第七子弘璟為大宗,直至清亡。

【旗籍】

誠王一脈封旗的方法是「半代入式」。即所需的旗份佐領,一部分由上三旗帶出,一部分則侵蝕舊有旗主王公的佐領。誠王一門所在旗份為鑲藍旗,便是蠶食了一部分鄭王佐領的後果。不過從奕果之後,誠王一門不入八分,也就失去了旗主(領主)的地位。後來誠王一門皆為右翼近支鑲藍旗第三族之宗室。

【地位】

誠王作為聖祖脈下宗室,世宗的兄長,受到一定程度的尊崇還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過論長有直王允褆,論貴有理王允礽,誠王的地位的確比較尷尬。特別是在獲罪之後,誠王一門除了大宗之外(不入八分公),皆為閑散,這故而和大宗子嗣稀少有關,但也多少有些其他原因。但是在清後期,誠王后裔被朝廷重用,以一支宗室大宗的身份做到了大學士,也是宗室里的異數。

【承襲】

1.多羅誠隱郡王允祉

2.固山貝子弘璟(允祉第七子)

3.奉恩鎮國公永珊(弘璟第三子)

4.奉恩輔國公綿策(永珊第三子)

5.不入八分輔國公奕果(弘晃長孫綿導之次子)

6.不入八分輔國公載齡(奕果長子)

7.不入八分輔國公溥元(弘暹之六世孫)

8.不入八分輔國公毓彭(溥元長子)

【名士】

誠王一門的後裔中,有一位文進士和兩位文舉人,其中以第六代大宗載齡最為知名。載齡,不入八分輔國公奕果之長子,第六代誠王大宗,道光十二年中文舉人、二十一年中文進士,為翰林院檢討,歷任侍讀學士、禮部工部刑部戶部侍郎、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都統、兵部尚書,在兵部尚書任上襲其父不入八分輔國公爵位,調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卒後謚號文恪。

【府邸】

誠王府共有三座。老府在平安里西大街官園。其府大殿面闊7間,後殿3間,後寢7間。允祉圈禁後,此府改賜慎郡王。襲爵的弘璟府即新府,在新街口東街路北,大殿7間,後殿3間,後寢5間。此府嘉慶二年改賜庄靜固倫公主,清末為棍貝子府,現為積水潭醫院。弘璟後裔則搬到東四六條,稱為元公府。

【園寢】

誠王一門的園寢里,大宗的園寢都在平谷東樊各庄鄉峪口村,有宮門、下宮門、北墳地、大西北墳地四塊。宮門葬允祉;下宮門葬弘璟;北墳地葬永珊、綿策、奕果;而大西北墳地則葬的是載齡、溥元以及被除名的毓彭。至於弘暹一支的墓地則在海淀區上庄西馬房村。

【軼事】

誠王末代大宗名叫毓彭,光緒十九年生人,民國十六年襲爵,任東陵守護大臣。結果第二年即發生東陵盜案。毓彭作為東陵守護大臣,傳遞消息竟然遲後了二十餘日,後來又被報道與一些守陵人一起將凌庫祭器及帝後花衣運出盜賣,惹得宣統帝大怒,將其從宗室中除名,成為最後一個有記載的除名宗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允堅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