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易經》心解|第四十三卦 夬 澤天夬 兌上乾下

《易經》心解|第四十三卦 夬 澤天夬 兌上乾下


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夬」 guài 有決斷、決裂的基本意義,本卦口(兌卦)在天(乾卦)上,所以也有「以口(食)為天」的含義。

乾、兌兩卦的五行屬性都是「金」,所以是「同氣」。乾貴為君,兌悅為民。第十卦天澤履,是君子的「履」道——領導、履行等意義。本卦澤天夬,則有「民」上於「王」的意思。

「揚於王庭」,就是發揚於王庭、朝廷、宮廷等意思。結合兌卦的屬性,這裡可能是指取悅於上,或者以言論揚名於上流社會等等。

「孚號」,「孚」有持中守正,保守信義的意義,「號」有呼籲、叫喊的意思。因此這個詞有呼籲、伸張正義的意思。

「有厲」,就是有危險的意思。易經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厲」,指的是來自外界的危險;另一個是「凶」,指的是咎由自取的災難。這裡是說「揚於王庭,孚號」這種行為是容易在外招致危險的。

既然民意已經上聞天聽,那麼王就應該「告自邑」——公告自己所屬的百姓。這是撥亂反正的時候,是自上而下正本清源的時候。所以「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內部不靖(穩定),就不能出征打仗;但是發現亂子而開始治亂,這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開始。

「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作為經常處於上位的君子(乾)應該經常地「施祿及下」——做各種利益屬下百姓生計的事情。做這些事情是君子的本分,不應該認為是什麼功德而居功居德。老子說「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就是這個意思。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是應該的,如果居功,就說明是可以不做的。一旦不能經常做到「施祿及下」,那麼就可能會引發「夬」。這就是君子從本卦中應該得到的感悟。


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初九:得位,不得中,無比,無應。初是萌芽位。

下卦三爻屬於乾卦,所以屬於被「夬」的一方。

夬卦初九爻動,變為「大壯」。因此有「壯」的意思。初九在全卦最下,象是人的足部,所以有「前趾」的意思。

對待「夬」,君子不能用「壯」——蠻幹硬來,這樣就會「罔」——迷惑、把事情搞亂、搞糟。去簡單粗暴的處理,只會激化矛盾,而且勝之不武,不勝為咎。以大欺小,仗勢欺人,就是最大的過錯。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二,失位,得中,無比,無應。二是吉利位。

九二得中,所以「勿恤」——不用擔心。「惕號」,是呼籲警惕,防微杜漸的意思。只要經常性地做好防範、自省的工作,那麼就沒有哪個晚上會有敵軍來偷襲。這就是不用擔心的原因。


九三:壯於(九頁),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三,得位,不得中,無比,有應。三是兇險位。

九三之凶,也在於君子用「壯」。

「君子夬夬」是指君子孤僻不合群、特立獨行的意思。這裡的「凶」有自身平時不注意搞好周圍團結的關係,但畢竟沒有嚴重的過錯,所以「無咎」。

一個人走在路上,碰到下雨,也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只好被淋濕,所以有些惱怒。說明有點小麻煩,但不是根本性的問題。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九四,失位,不得中,無比,無應。四是機遇位。

上卦三爻屬於「兌」卦,屬於主動去「夬」的一方。

九四失位,說明不能秉承陽剛的屬性來辦事,所以見事不明白,也聽(掌握)不到真實的情況——聞言不信。誣告、謊報就會受到一定的懲罰,被打屁股,打得「臀無膚,其行次且。」——屁股上血肉淋漓,走路也不方便。

「牽羊悔亡」,羊在動物中是兌卦的代表。「牽」也有牽連的意思。「悔亡」,儘管一開始有「悔」,但不久就會消亡——沒有太嚴重的後果。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九五,得位,得中,上比,無應。五是成功位。

九五「莧陸夬夬」,「莧」是一種野菜,比喻草民。「夬夬」在這裡是獨立、正直的意思。因為九五得位得中,所以能夠保守中正之道,據理直言。

因此「無咎」——沒有過錯,但也僅僅是「無咎」,沒有進一步的作為。以下「夬」上,能夠無咎就算不錯了。

上六:無號,終有凶。象曰:無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上六,得位,不得中,下比,有應。上是衰竭位。

上六之「夬」,沒有呼籲正義,不是以匡正時弊為出發點的「夬」,所以「終有凶」。這裡與「孚號」、「惕號」相對,既不是以正義為出發點,又沒有警惕提防,所以不久就會面臨「凶」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夬卦 的精彩文章:

每天讀一卦,夬卦真解
《易經》之夬卦: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要懂得在合適的時機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