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博採眾說」蔣渭水女兒憶丈夫鐵血柔情,藍博洲記述打臉「台獨」扭曲歷史的囈語

「博採眾說」蔣渭水女兒憶丈夫鐵血柔情,藍博洲記述打臉「台獨」扭曲歷史的囈語

著新版的《幌馬車之歌》《幌馬車之歌 續曲》《尋找祖國三千里》等報告文學作品的簡體版相繼出版,台灣報告文學作家藍博洲先生的作品,再一次引起了廣泛關注。

侯孝賢曾經形容藍博洲是「一旦咬住歷史就不鬆口的牛頭犬」,還曾經以他的成名作《幌馬車之歌》為基礎,創作了《悲情城市》和《好男好女》,把1950年代年輕人的家國苦難搬上大銀幕。

在藍博洲的作品和侯孝賢的電影中,我們得以了解,在日據時代成長起來、接受日本同化教育的台灣年輕人,對祖國有著深情的眷戀。他們為了祖國的美好未來,放棄了大好前程,回到大陸,以尋求抗日的機會。再回台後,組織革命活動。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一部作品

這也是藍博洲的第一部報告文學作品

《幌馬車之歌》

《幌馬車之歌》的主角——鍾浩東,原名鍾和鳴,1915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潮州庄,祖籍是廣東梅州大埔。曾經就學於日本的明治大學。1940年與夫人蔣碧玉(原名:蔣蘊瑜)回到大陸參加抗戰工作,受共產黨影響,思想更加進步。

抗戰勝利後,返回台灣,擔任基隆中學校長。1949年9月,鍾浩東被台灣當局逮捕,監禁了一年。台灣當局威逼利誘要他自首,鍾浩東始終拒不低頭認罪。 1950年10月14日,他無悔地走上刑場,英勇就義。

《幌馬車之歌》通過對烈士鍾浩東身邊人的採訪,再現了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其中,鍾浩東的遺孀蔣碧玉,講述了與丈夫真心相愛與生離死別的故事。

藍博洲先生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說,在採訪到鍾浩東的遺孀蔣碧玉之前,只知道她是蔣渭水的女兒。當時,他想寫一部關於台灣日據時期歷史的作品,就想到台灣文化運動的領導人蔣渭水,想要通過採訪蔣碧玉,來完成這部報告文學。

我當時看到蔣碧玉女士在社會上走動,只知道她是蔣渭水的女兒。跟她聯繫後,她願意接受我的採訪。採訪就從她的出生開始談,談到與鍾和鳴的戀愛時,我才知道,她就是我一直要找的鐘浩東的遺孀。」得知這一真相後,採訪就很自然地轉向蔣碧玉與鍾浩東的愛情故事。「我們就這樣談,談到鍾浩東被槍決,她們怎麼去收屍,怎麼從棺材板裡面發現鍾浩東寫的遺書。

訪談到這裡,蔣碧玉走進位於台北承德路夜市那個小房間,拿出了一本相冊,給藍博洲看一些老照片。翻著翻著,就翻到了一封鍾浩東給蔣碧玉的遺書。這封遺書是1950年10月2日深夜寫的,十二天後,鍾浩東被槍決。

遺書已經發黃了,是傳統十行紙信紙,共三張。遺書寫得簡單而隱晦,鍾浩東不能直言自己即將被槍決,而是交代了一些後事,字裡行間寫滿了鼓勵和安慰。「我就這樣看,看著看著,我感到了很大的衝擊:這就是歷史!再笨的人也可以去想像,鍾浩東在那個時候,在什麼情境之下在寫這封遺書!

遺書內容(摘自藍博洲作品《幌馬車之歌》)

蘊瑜(蔣碧玉原名):

光復後返台,你我又因工作的關係,不能常在一起,家庭的瑣務全由你負擔,這是委屈了你的。這一年來,更難為你了,我實在不敢去設想你們如何生活,在接見的時候,我覺得你似乎更瘦了。一切的一切,說來都是不幸的。但是蘊瑜,我們也有不少美麗真愛的過去,那些回憶與感懷,時常把我沉重的心情變松很多。蘊瑜,在困惑的環境中,還是找些愉快吧!忍耐克服不少困難,它能增進人的活力。

出於文學素養和歷史敏感,藍博洲在採訪過程中總是設身處地地感知鍾浩東的處境與心境,這為他後來創作《幌馬車之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說:「這就是教育,就是震撼,一個最真實的震撼!這個影響是我讀再多書都影響不了的。很多人不理解我,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過這些。

《幌馬車之歌》講述了那段曾經真實存在過卻被刻意湮滅或扭曲的台灣歷史,通過對主人公所經歷的各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描述,讓我們比較真切地從中了解台灣近現代歷史的進程,清楚地明了在兩岸歷史長河中我們所應站立的時空位置,並作出自我的反省與批判。

由於涉及敏感的歷史問題,藍博洲坦言,寫作過程是寂寞的,因為「寫出來的東西也常常沒地方發表」。結婚生子後,也曾想過放棄。「可是到了現場做採訪的時候,老先生、老太太們跟你談話,他們把一生沒有告訴任何人的東西告訴你,我就感到無法放棄。」藍博洲先生感慨地說,「看著他們怎麼努力壓抑著他的情緒波動,眼眶裡面含著眼淚,要掉不掉的。這種場面,我就會感到做這個工作是有意義的,就會有新的動力繼續做下去。我的作品描述的是特殊歷史階段、特殊人的特殊感情,所以意義是很大的。

《幌馬車之歌》既是歷史,也是具有小說形式的非虛構的文學作品;準確地說,它應該還是一部真實再現歷史與人物的報告文學,講述主人公鍾浩東們那段曾經真實存在過,卻被刻意湮滅或扭曲的歷史。一個人、一群人的真實歷史,折射的、呈現的正是活生生的台灣歷史的真相,不是「台獨」式的噫語和扭曲,不再是刻意的、偏執的歷史解讀和隱瞞。如今台灣的許多歷史、文化甚至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爭執或可從中得到解釋和糾正。所謂以史為鑒,才能自我反省,才不至於被蒙蔽。

(記者:謝映珊 洪媛媛 編輯:陳偉 陳鋒 主編:郭福佑 聞達 監製:林興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渭水 的精彩文章:

汪毅夫:以「中華民族」的名義「發上等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