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不顧軍事常識臨陣換將導致淮海戰役大敗

蔣介石不顧軍事常識臨陣換將導致淮海戰役大敗

淮海戰役在國民黨方面被稱為徐蚌會戰,這次戰役國軍共計80萬人,而解放軍的華野和中野共計60萬人,最後解放軍愣是取得了這個以少勝多的戰役。戰役勝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蔣介石錯誤的人事安排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為南京門戶的徐蚌地區,戰略位置對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寧滬杭地區特別重要,一旦戰敗非同小可。然而由於派系之爭,喜歡玩弄權術的蔣介石罔顧軍事常識,將原定主帥白崇禧更換為劉峙,又弄來個卡在半空中的杜聿明,混亂的指揮體系和低迷的士氣,終致淮海慘敗。

濟南解放後的中原地區,國軍存在兩個大的軍事機構,一個是徐州剿總,一個是華中剿總。此時我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已聯合作戰,總兵力約60餘萬人(不含地方部隊),按道理國民黨方面也應該集中該地區所有兵力應對戰略決戰,蔣介石起初也是這麼想的,擬定「國防部長」白崇禧設指揮所於蚌埠,統一指揮兩個剿總的部隊。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初,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攔執意參加「副總統競選」,並在桂系勢力的鼎力相助下成功當選,讓蔣介石至為惱火(他圈定的人選是孫科),隨即遷怒於白崇禧,不僅摘掉了他「國防部長」的帽子,同時在親信的遊說下只給了白崇禧武漢地區的兵權,徐州的主帥則選擇了與顧祝同並稱「哼哈二將」的劉峙,說好的統一指揮又變卦了。

這種人為地將重兵集團拆分,讓白崇禧大為不滿,乾脆躲到上海稱病拒不赴任。後在李宗仁的勸說下秘密飛往安徽,組織召開了桂系大將的「合肥會議」,其與李品仙、夏威等人密謀的結果,是前往武漢掌握華中地區兵權,同時狠狠報復一下蔣介石,以拆台為己任。

劉峙素以擅長打哈哈著稱的,為人一團和氣,作戰優柔寡斷,蔣介石也不太放心,又調來「救火隊員」杜聿明擔任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期間遼瀋戰役白熱化,杜聿明又飛往東北救火。這麼來回一折騰,杜聿明制定的主動出擊計劃便泡了湯,從此國軍只能被動應戰。

徐州地區的敵軍計有邱清泉第二兵團、黃百韜第七兵團、李彌第十三兵團、孫元良第十六兵團,以及由綏靖區升格的李延年兵團和劉汝明兵團,總兵力近70萬人,與我軍的兩大野戰軍兵力相當;而武漢地區則有黃維第十二兵團、宋希濂第十四兵團、張淦第三兵團等30餘萬人馬,兩者的合計值超過百萬兵力。

如果上述所有兵力由白崇禧統一調動指揮,淮海戰役是不可能打成這麼大的,其實粟裕的作戰計劃原來就是「小淮海」,即以尋殲黃百韜兵團為戰役目標,尚無全軍大決戰的計劃。

大戰在即,惡果體現,白崇禧只放行了黃維兵團前往增援,之後任憑蔣介石好說歹勸,就是不準宋希濂兵團東調,至於桂系主力張淦兵團則乾脆門都沒有。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華野和中野不僅包圍著杜聿明三個兵團30萬人、還圍困著黃維兵團10餘萬人、更要阻擊南線的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10餘萬人,其實雙方兵力都已用到極限,此時一二個主力軍的到來,都足以影響戰局。

淮海戰役輸光老本,既是國民黨軍事上的失敗,也是蔣介石人事操作的失敗,咎由自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掬一捧史海之水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完成了書法從隸書到楷書的轉變,唐太宗將其推上神壇
清文宗永別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