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與般若都包含有智慧的含義成分,二者之間又有何區別
菩提與般若是佛學中的兩個重要名詞。都包含有智慧的含義成分。在佛教經典中經常能見到「發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帶有菩提二字的字句。同樣的在佛教經典中也是經常能見到「般若波羅蜜」「文字般若」「實相般若」等等帶有般若二字的經句。
菩提與般若都包含有智慧的含義成分,那麼二者之間又有何區別呢?
我們都習慣於從百度中尋找對名詞的解釋。那麼百度里對「菩提」「般若」是怎麼解釋的呢?
菩提:「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般若:「般若」,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般羅若」等,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
如果只是音譯的話,也就是說這兩個從音譯而來的詞,只是讀音跟梵語相似,字面本身沒有更多的含義了。這麼重要的兩個詞,難道只是僅僅讀音與梵語相似嗎?
如果說所見之相皆屬前緣,那麼「菩提」與「般若」必定不只是讀音與梵語相似而已。當初翻譯佛經的大德必定也是得到了佛力冥資,「菩提」與「般若」這兩個音譯詞中肯定也包含了佛法之妙用。
不直接意譯而是音譯,這是一種隱相的表達。表達了「菩提」與「般若」是無相之智,是不可思議之智。
那麼「菩提」與「般若」之間還包含有不一樣的隱義吧。
菩提的字面意思:菩,把草散開來。咅,表示斥責或唾棄。提,拿住;率領。菩提,不再緊緊拿著不放。
菩提是放下攀緣的大智慧。發菩提心,生起不再攀緣的決心,信心。行菩提行,以境照心,隨緣而化。
般若的字面意思:般,種、樣的意思,比如一般,一樣、一種的意思。若,順從之意。般若,平等,同源無異。
般若是一切平等的大智慧。一切平等即無顛倒。無顛倒即無對立,無對立即為清凈,清凈則圓滿。
菩提大智慧讓學佛之人擁有信力、願力、行力。
般若大智慧讓學佛之人具足慈、悲、喜、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