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辯證看待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

辯證看待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人工智慧科學獲得極大發展。人工智慧已對自然科學、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何懷宏在《何以為人人將何為——人工智慧的未來挑戰》(《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10期)中認為,人工智慧領域的迅猛發展,使得人與物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何以為人,人將何為」的問題。呂榮傑、郝力曉《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效應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18年第12期)也表示,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使得以往必須藉助人力的勞動逐漸被機器取代,從而引發了人們對「機器換人」的關注。當前,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存在較大爭議,遠未達成共識。就整體而言,大致可分為樂觀派和悲觀派。

樂觀派:人工智慧創造新崗位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馬雲在與馬斯克的對話中談到人工智慧對就業影響時認為,過去200年,人們一直擔心新技術帶走就業機會,但新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且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勞動力。

一些知名機構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也就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做了預測,結果偏向於樂觀。例如,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未來就業》預測,到2022年,人工智慧將取代7500萬個工作崗位,但有1.33億個工作崗位將伴隨著人工智慧而產生,即凈增5800萬個工作崗位。據普華永道2018年12月發布的《人工智慧和相關技術對中國就業的凈影響》估算,未來20年,中國現有約26%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取代(其中,農業、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分別約為27%、36%、25%和21%),但是,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通過提高實際收入水平和生產率,能夠產生約38%的新工作崗位(其中,農業、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分別產生約16%、39%、48%和50%的新工作崗位),最終將凈增約12%的工作崗位(其中,農業、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分別凈增約-10%、3%、23%和29%的新工作崗位)。

程承坪《人工智慧最終會完全替代就業嗎》(《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指出,人工智慧是一維的表徵化系統和理性化的形式系統,人類則是理性、感性和靈性並存的四維世界,物質基礎和工作機制方面不可消除的根本性差異,決定了人工智慧只能模仿人類「智能」或「情能」,卻不可能完全替代就業。

悲觀派:就業者難以適應新崗位

悲觀派則認為,人工智慧對就業的替代效應持久而深遠。當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低成本和高效益使得多數企業選擇「能用機器就不用人」之時,未來很多事務性工作都會被自動化代替。

李開復在《AI·未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中談到,未來15年內,40%—50%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慧替代。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失業與就業:自動化時代的勞動力轉型》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多達8億人的就業崗位被人工智慧替代。陳永偉、許多在《人工智慧的就業影響》(《比較》2018年第2期)一文中,運用Frey和Osborne著名的拓展了的ALM模型考察了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結果表明就業工人和非農就業工人未來20年遭受人工智慧衝擊的比例分別高達76.76%和65.58%。井上智洋在《就業大崩潰:後人工智慧時代的職場經濟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版)中甚至斷言,到強人工智慧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生產活動所必需的生產投入只有AI及機器人等機器,而勞動則不再需要或者必需。

根據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人工智慧項目組發布的調研報告《中國青年視角下的人工智慧風險與治理》,對於人工智慧,超過半數的受訪青年人(尤其是未畢業大學生)關心的「頭等大事」是人工智慧帶來的失業風險。成素梅《智能化社會的十大哲學挑戰》(《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10期)雖然贊同人工智慧會創造新崗位和新職業的觀點,但指出這一發展將使人類面臨「如何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就業觀和社會財富分配觀」這一更為嚴峻和尖銳的挑戰。

發揮人工智慧良性影響

科學技術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降低經濟社會運行成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會在經濟社會重構中對就業等產生影響和衝擊。部分重複性、程式化、事務性的工作崗位可能會被更加高效、不知疲倦的機器和人工智慧所取代。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一方面會基於技術發展需要派生出大量與演算法、大數據、硬體產品等相關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也將在人類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需要升級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應用場景,從而催生出大量的基於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崗位。為此,我們應該更加系統而辯證地看待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積極適應、把握、引領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

首先,政府既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推動《人工智慧北京共識》提出的「對人工智慧部分替代人類工作保持包容和謹慎態度,鼓勵探索更能發揮人類優勢和特點的新工作」由行業共識提升為社會共識;還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主動監測與評估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完善社會政策來托底,另一方面通過加大對勞動者技能培訓的財政支持力度來促進再就業。

其次,社會利益相關方要形成合力,從具體問題入手,解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中梗阻」。例如,人工智慧作為新興學科,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急需儘快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目標和定位。又如,人工智慧領域頂尖人才主要集中在企業,通過柔性引進的方式吸引企業頂尖人才加入教師隊伍是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再如,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要想持續下去,企業介入的方式、企業獲得合理收益的途徑都亟待探索。

最後,勞動者要順應歷史潮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和就業能力。尤其是已經被以及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工作崗位的勞動者,更要積极參加培訓與學習,掌握新崗位所需的各項技能,以轉崗來避免下崗。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共享發展理念下我國養老社會保障中的政府責任研究」(16BKS049)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江西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加快推進先進位造業供應鏈邁向高端
中國歷史研究院2020年度「學者工作室」申報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