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車市「深蹲」,明年銷量或將回落至2250萬輛

車市「深蹲」,明年銷量或將回落至2250萬輛

今年1~10月,中國車市累計銷量下降9.7%,為2065.2萬輛。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就將告別2019年,2020年的車市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表示,明年車市至少還會出現10%的負增長,樂觀估計能夠達到2250萬輛。不過,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國家減稅降費效應逐步顯現,明年市場會有所好轉,全年汽車銷量將增長1%。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則預計,2020年市場降幅將明顯收窄,樂觀情境下有望實現正增長。

在廣州車展上,多位車企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要預測明年的市場走勢「太難」。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的動蕩和變化已經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另一方面,政策有支持和引導汽車市場消費的意向,但明年是否會有實質性的支持政策以及會出台何種政策,都具有不確定性。

不過,車企在波譎雲詭的變化中也有一些共識:一是「價格戰」不會再持續;二是新能源車長遠還將增長。

「價格戰」難以為繼

「在車市高速增長的時候,有時候搶一點份額,打價格戰是有用的,但是環境是負增長的時候,打價格戰是沒用的。」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對明年市場和價格方面的一些思考。他說,今年5~7月,價格的波動更多來自於「國五」和「國六」的切換,到後面,所有的主機廠都變得更理性。從終端的價格來看,有時候上下只有1%的變化。「現在,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同時,品牌的忠誠度也越來越高。此外,客戶對企業的要求同樣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再唯價格戰就不合時宜。」王永清說。

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在車展上也談到,當下整個汽車消費市場的特徵是,新增就業人口不斷下滑,二手車市場像堰塞湖一樣越養越大造成對低端品牌巨大殺傷力。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的價格不斷下探,而自主品牌則穩中有升,形成「踩踏」效應。他談到,過去五年,豪華車平均價格下降了12萬,合資車下降了1萬,自主品牌上升了1萬。整個市場價格帶被高度壓縮,競爭越來越白熱化。 「大家都希望能夠有一個變魔術式的變化,但現在的汽車行業已經是個馬拉鬆了,一城一池的勝利沒有意義。」李峰說。

當包括眾泰、漢騰在內的車企開始消失在廣州車展的舞台,意味著車市已經進入「持久戰」的階段,尋求長期的、穩定的發展和尋求體系化支撐力量,成為車企都在努力的方向。這種力量來自於哪裡?一是伴隨著消費升級而來的產品結構升級和調整,帶來的價值提升,車企必須加快升級步伐;第二是存量市場下,對於現有基盤客戶的維護,以及由此帶來的品牌歸屬感;第三是把握未來發展的步伐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新興領域投入。

過去兩年,上汽通用一直在對旗下的產品陣容進行切換,比如在緊湊型轎車市場持續下跌的大環境下,雪佛蘭新雙科——科魯澤和新科沃茲代替老的產品;在小型SUV市場萎縮的背景下,用新一代創酷替代老款車型完成升級換代。明年,其還將推出超過10款全新或者改款車型。

王永清告訴記者,從2020年到2024年的5年間,上汽通用整個研發、技術和工廠的投入金額,每年將在160億到200億左右,未來的總投資將達到800億元。

新能源長期仍有空間

「800億裡面有300億是電氣化方面的投入。」王永清談到。雖然他也表示,當前電動車面臨殘值和電池成本的問題,短期內走入家庭的難度依然很大。但在「雙積分」政策的推動之下,電動車長期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從2019年到2023年,上汽通用將再推出9款以上新能源車。

雖然自7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4連跌,但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廣州車展展出的1050輛車中,新能源展車數量為182輛,佔比接近17%,較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而在這其中,可以看到的是,除了自主、德系、韓系、美系車企之外,此前一直對純電動車不太「感冒」的日系車企,在今年車展上都展現出追趕市場風口的野心,比如一汽豐田奕澤EV、雷克薩斯首款純電動車型UXEV等。

上汽在廣州車展發布了「芯動2020 」的綠芯戰略,在新能源領域,未來插電混動將是其在傳統內燃機車型標配的高級動力總成,未來所有車型都將推出插電混動技術,而純電動車則將作為差異化進軍海外市場的切入口。

「大眾也開始賣PHEV,但他們是在DCT的基礎上加了一個P2電機,還是有傳統車的包袱,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談到,在這一細分市場,除了豐田之外,無論是大眾還是通用,他們的技術更多是由核心的系統供應商提供,而上汽的「三電」技術從底層軟體、晶元的選取,甚至晶元的設計開始,就跟供應商合作研發,所以底層軟體、應用層軟體、整體的架構構型,還有一些關鍵的零部件,包括電機、電子管理系統都是自己開發、製造的。

在朱軍看來,目前純電動車市場化的障礙是價格和成本,而補貼的退坡可能會使得產業鏈資本的進入緩慢,影響生產成本的降速。但他舉了個例子:「十年前,一個零部件比如逆變器要賣1萬5千塊,一度電電池要5千多塊。而今天,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價格是當時售價的1/5左右。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如果接下來我們的產品價格再降50%,和燃油車比競爭力如何?」他對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保持樂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滬指開漲0.28% 油服板塊領漲
「黑天鵝」突襲!「紫光系」股價集體大跌,紛紛回應:經營業績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