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鴉片戰爭時,清朝擁有8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不及十分之一的英軍

在鴉片戰爭時,清朝擁有8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不及十分之一的英軍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在整個歷史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因為清朝政府的無能導致中國近代簽訂了許多的不平等條約,在這期間損失的真金白銀更是不計其數。根據歷史記載,在鴉片戰爭中英國出兵不到20000人,當時清朝全國的兵力加起來大概有80萬人,從人數上清朝的軍隊是占絕對優勢的,那為何這樣一個實力差距如此大的戰役,清朝會節節敗最終退輸給英國呢?

當時清朝的兵力雖然多,但是如此之多的軍隊是無法都投入戰鬥的,這些軍隊的分布是很分散的,各個部隊都駐紮在自己的屬地,沒有皇帝或者上級的調令是很難輕易離開的,這也就造成了清朝兵力機動性差的缺點。而當時英國的軍隊像一把尖刀,彙集兵力於廣東福建等地區,雖然人數佔優勢,不過由於消息閉塞,機動性差,往往等到戰爭結束才接到調令。

在鴉片戰爭期間,清朝的道光皇帝不斷地下達讓內陸兵像沿海方向移動的命令,從軍事上來說這無可厚非,畢竟海關是一個國家的入口,如果可以守住的話,那就相當於保護國家不受到侵害。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鴉片戰爭期間內陸調往廣東的兵力達到2萬人,到浙江和江蘇兩地的兵有4萬人之多。加上之前東南沿海地區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了25萬。中國自古便是地大物博的國家,雖然25萬人數很多,但是在東南沿海分散開來調動也是有困難的。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清朝的腐敗和管理的不人性化都導致的。

我國在明朝時期還算是雄踞世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清朝末期時,我們國家的科技和軍事力量已經和西方國家拉開很大的差距,清朝還在閉關鎖國做著春秋美夢,根據文獻記載,明朝的火器發展的十分快速迅猛,但是清朝就停滯了,以至於在1840年使用的武器依然是刀劍,只有少部分的精兵會配備鳥槍和抬槍。反觀英國軍隊,當時主要裝備是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等先進武器。無論是攻擊速度和威力相差都是很大的。

英國奉行的政策是在進攻的過程中不佔據城市,因為這樣就可以將有限的士兵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如果遇到長時間攻不下的城池,那麼英軍就會主動放棄,將損失降低到最小。這樣的話軍的出擊方向和目的地就很難推測,本來機動性就差的軍隊,遇到如此靈活擅長打游擊的對於,就算是人數多,也占不到便宜。不知道攻擊的地點給清朝將軍的布放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由於自身素質不高,守軍分散和武器相差懸殊最終導致清軍在人數佔到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很難堪的輸給英國,對於已經風雨飄搖的清朝來說,能夠拿出如此的財力支持軍隊實屬不易,如果消耗的話,最終扛不住的必然是清朝,最終只能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本是明朝奸臣,為何還會流傳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的說法?
他是歷史上最窮的清官,家中開銷難以維持,皇帝勸他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