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兩千多年的疑惑《易經》為什麼會有用九、用六爻這樣無卦劃爻辭2

兩千多年的疑惑《易經》為什麼會有用九、用六爻這樣無卦劃爻辭2

《周易》成書在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時代初期,當時《周易》是一部以周文王所理解的天地之道,用作了以天地之象記錄歷史事件,最早的政治書教科書。說句餘外話,也就是周文王勤政愛才,辨證施治,重視農商,才重視了「月亮」,由月亮引起的氣象變化,實施於農業(從「月」文字,可以看出一點苗頭,這是考古學家的事,不廢話了)。《周易》充實、完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到了春秋時期的孔子時代,聰明睿智的孔子遊學了幾乎當時所有的結晶文化,尤其是「老子」對他的深遠的影響。孔子經過悉心鑽研,將《周易》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了更近於天地之道的一部囊括全面之書。

《易經》不是純粹的占卜書,從《繫辭》中就可以看出,預測推理僅是借用了古人對天地之道認知中的一點規則。「用九、用六」這樣無卦劃(沒有爻位)的爻辭,僅僅從易卜與政教的角度考慮,解釋就落入了下乘!

為什麼在《易經》中只有乾坤二卦才有無卦劃的爻辭?應該有大局觀,再考慮它的來源與解釋意義。它既不是卦的第七爻,也不是那一個 個卦的內容。它既不能六爻全動(變),稱」用」互換天地,也不能把它們看作因果倒置的代替。

在《易經》中「用六」代表地之極陰;用九代表天之極陽。地來源於極陰,而天始於極陽。在《說卦》中只要真正理解了「參天兩地而倚數」,你便知道了怎麼借陰陽來立卦的,也便知道了「爻」是借日月的剛柔來發揮其意的。有卦劃的爻是始終存在於天地之間的像,無卦劃便是無形而存在的。

「用六」是《易坤》卦特有之無卦劃的爻辭。它說:「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用」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一種說法是:「用」字作骨板上有卜兆,據卜兆以施行也。因此「用」字的來源於占卜龜板裂紋的發展。另一種說法是:甲骨文「用」字是挖井的示意圖,旁邊的兩豎表示井壁,中間的一豎表示提土的繩子,短斜橫和下面的兩橫表示正在挖出的土層和將被挖出的土層。整個字的意思是挖井,由此產生需要、使用、功用和費用等含義。以後字形是其變體。《說文》:「用,可施行也。從卜從中。」如《易益》:利用為大作。從這兩種「用」字說法看都有從現狀發展演變之意。

另外,「用九」在馬王堆漢善帛書本《周易》作「迥九」,「迥」訓「通」。帛書《衷》曰:用六,贛也;「贛」言坤卦六爻有塌陷空虛之象。用九,盈也。盈而剛。

這樣,《易坤》的「用六:利永貞」換成現在用語就是:施行發展地的極道,固守正確的自然大道是永遠沒錯的!

同樣,解釋《象辭》用六「永貞」,以大終也。就是:施行固守正確的自然大道,憑藉它能夠把握最完整(美)終結。

大終,類似於「永終」,完整的終結。如,《論語》:天祿永終。《易象下傳》:君子以永終知敝。虞註:坤為永終。

《文言傳.乾》:「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乾)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乾)事。《文言傳.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

《文言傳.乾》說:利就是義理的和諧,貞就是做事按照天道而行。君子實踐體會仁德,足以擔任頭領,美好的事物都是符合禮制的,實行仁義足以物事和諧,堅持正理就是以天行事。

《文言傳.坤》說:地之道就是適柔順應,繼承天之道而按時行事。天地合,其色玄黃。玄黃是什麼顏色,是天地初開混沌的顏色,是無頭無序,是介於始點與終點之間的代表。

從《文言傳》可以理解 「用六」之辭的含義:義理的和諧才是按照天道而行,這樣才能持久,才能得以善終。這之外的諧音就是將來要經歷無法預知事

《彖辭上傳.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原始至廣的地,萬物靠它滋生,這是順應繼承的天之道。安於現狀是吉利的,這樣地呈現出來的是沒有邊界的。這之外的諧音就是地也是無限的,其小無內。

《序卦傳》: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這之外的諧音就是天地之間的萬物是能感知到的,也充滿了變化。在天地之內還可以探索,在天地之外是難以探索的,處於「未濟」的狀態。火水未濟卦是由上離下坎組合而成。離代表太陽,坎代表月亮。太陽、月亮不關能照耀到天地之間,也能照耀天地之外(古人是這樣理解的,局限於當時的文化)。太陽、月亮是演繹出來的無形規則的代表,就像「用九、用六爻」沒有卦劃卻有爻辭。「用九、用六爻」就是能感知到,但看不見的乾坤二卦中的存在。

限於篇章,這半篇文章就不討論古人對的《易經》中的「用六」的看法了,即使提出秦後易學家對此的看法,也不一定是春秋前《易經》原文的意思了。

總而言之,無卦劃而有爻辭是乾坤二卦特有的爻題,無卦劃而有爻辭說的就是這種「爻」沒有實體,但它是存在著的,是肉眼看不見或探索不到的無形存在,說白了就是到現在還沒有整明白的東西。它的位置存在於天地之內外的極盡處,是存在於人們的正在進行理解的意識內外。

結合整體的《易經》來檢驗一下,我這種說法對不對。

在孔子時代是交流文化融合的時代,是自然社會處於大道至簡的時代,是《易經》趨向於成熟的時代,而其《繫辭》更是一部千錘百鍊的偉大之作。

從繫辭中整理出來的這段話,你讀了便會知道日月出入天地之門戶,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也無常,爻劃便是天地之間的實際之象。日月運行演化出來的無形規則便是無卦劃的爻「用九、用六」。日月出入天地之門戶,出入便是乾坤二卦之內和之外。乾坤二卦之內,便是《易經》中其他的62卦;乾坤二卦之外,便是天地之外所未知的物事。

另外,再看看乾卦上九爻說:「上九:亢龍,有悔」。坤卦上六爻說:「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再悟一下,為什麼要悔?為什麼要站?這是不是說明乾卦不可能變為坤卦,坤卦也不能變為乾卦,如果能變,便是根基不存,混沌蒙昧了。

另外,你可以讀一下《易經八卦必學基礎,六爻卦構建的「爻」的時空方位六親納甲》,便會理解《易經.乾坤》卦中出現無卦劃的爻辭「用九、用六」是想幹什麼的。

另外,記得小時候所學的課文有篇叫《兩小兒辯日》的。這篇課文說明了孔子遊學時,所經歷的無法辯知的物事。由此,乾坤二卦的「用九用六爻」我認為是孔子為了完善《周易》「通變」法則的「虛一待用」而加入的。

不耽誤大家時間了,相信我們已經明白了《易經》為什麼會有用九、用六爻這樣無卦劃爻辭了。

此文有不足之處,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若有其他問題也請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爻 的精彩文章:

易經八卦必學基礎,八卦六爻中的消息講什麼
六爻預測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