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晚安,具荷拉:情緒的鏡子,會如何毀掉一個人?

晚安,具荷拉:情緒的鏡子,會如何毀掉一個人?

一個多月前,「人間水蜜桃」崔雪莉在家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個多月後,「人魚姬公主」具荷拉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雪莉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那向日葵般的笑容,永遠向陽。

她的笑容,溫暖了多少人的心窩。

可是,她沒能暖了自己,就走了。

(圖片來源於雪莉instagram)

雪莉走了,荷拉錯過了她的最後一程。

她直播時哭著說,要努力地帶著雪莉的那份一塊活下去。

結果,她食言了。

此前就曾經自殺未遂的具荷拉,24日被發現死於家中,疑似自殺身亡。

(圖片來源於網路)

照片里兩個美麗的公主,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永遠沉睡在美夢裡了。

這個冬天,真的很冷。

(圖片來源於網路)

情緒不是人的全部,卻能左右人。

誰都會有開懷大笑的時候,也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工作的壓力、情感的羈絆、生活的負擔、期望的落空,都會影響著你的情緒。

就像你在開心時看什麼都順眼,覺得生活都是美好的;當你的情緒跌入谷底時,你感覺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心,無法集中注意力。

而在生死這件事上,我們有時也會見到因愛人或摯友一方先離去,另一方不勝悲痛,也相繼離去的現象。

情緒對人的影響,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情緒是會傳染的

人類作為群居的動物,在群體中相互影響、相互感染。小到一間辦公室里此起彼伏的打哈欠,大到奧運會運動員奪金舉國上下的自豪感 。

人類的快樂或沮喪,這原本私密的事情,似乎有一大半都不是來自於自我本身,而是被周遭所影響著。情緒傳染,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義大利的學者在研究猴子腦細胞時發現,猴子在做動作時,大腦中某個特定位置的神經元會被激活。

同時,當這隻猴子觀察到別的猴子做同樣的動作時,那個特定位置的神經元也會被激活。這些神經元能直接在觀察者的大腦中映射出別人的動作,因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1]。

雖然人類並不是猴子變的,不過在人類的大腦中也普遍存在著這種鏡像神經元,它們廣泛分布在大腦的運動前皮質和頂葉皮質里。

鏡像神經系統對行為產生鏡像反應,於是不同情緒所帶來的面部表情,甚至微表情等也會產生鏡像反應。這可能就是「情緒會傳染」的真實原因。

「我能感受到你的快樂、你的悲傷。」這並不是一句哄人的情話,而是一句真實的內心寫照。情緒就跟流行性感冒一樣,都是會傳染的,無論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都會傳染給別人。

在社會化網路空前發達的今天,情緒傳染更是常見。美國社會學家、醫學博士Nicholas A. Christakis在其所著《大連接》一書中講述了現代社會中人類現實行為受到的各種影響,如人類的情緒、親密關係、健康、經濟的運行和政治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時,特別指出,三度影響力(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能影響到你)是社會化網路的強連接原則,決定著社會化網路的功能。

而且,負面情緒的傳染性更強。道理很簡單,人類進化了幾十、幾百萬年,一切和生存相關的本能情緒都更容易被傳染。就像恐懼,絕對會第一時間迅速傳遞給他人,例如球賽演唱會中出現的踩踏事件,就是因為恐慌情緒蔓延所致。

傳染的情緒

還會讓人產生自殺模仿行為

除了許多情緒傳染的例子之外,《大連接》這本書還舉出了一些看似不可思議,卻又得到實踐檢驗的觀點,比如肥胖是可以傳染的,或者人們會僅僅因為別人自殺就決定自殺。

說到自殺,還存在行為模仿的情況。尤其是當媒體對名人自殺進行報道時,若自殺的名人為女性,與名人年齡相仿的女性會更易出現模仿自殺行為[2]。

而且,自殺具有社會傳染性。尤其是存在親密關係(如朋友之間)的人,如果兩人同時處於一種情緒,當其中一人選擇自殺,另一人就會傾向於模仿[3]。

模仿自殺

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維特效應,來源於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的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講的是主人公失戀而自殺的故事。

「我不能夠永遠在寂寞中生活,儘管我在這種寂寞中尋找到了醫治我特有的思想渙散的最有效的方法。與堅定地忍受充滿痛苦的人生相比,死顯然輕鬆得多。」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正是這唯美而動人的寫法,讓小說在發表後就一搶而空。而維特的自殺行為,也在整個歐洲掀起了巨大的自殺模仿熱潮。因此,好幾個國家將《少年維特之煩惱》列為禁書。這次自殺風潮由此得名為「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加上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大篇報道,使影響放大無數倍。就像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後,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導致當天深夜至第二天凌晨的9個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

而且,當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其中有幾名死者的遺書中清楚地寫道,自己的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還有當年富士康公司員工跳樓事件,登上新聞頭條,媒體大篇宣傳報道,使更多人被事件的情緒所感染,導致連環跳樓事件的發生。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謹慎對待自己的情緒波動。因為波動之後,會在後續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這種影響持續的時長完全取決於這個人的性格,如果是心思重的人,受到的影響會更為嚴重。

總之,學會自我情緒調節,向負面情緒說不,是很重要的。

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緩解抑鬱、焦慮情緒,而且,規律的運動還能夠改善睡眠狀況,對調節情緒有所助力。

此外,走出去,去接近正能量的事物吧。要做到快樂一生著實不易,但多接近正能量的事物,那直達人心的能量可以化解你的煩躁、焦慮、分歧等任何不美好的情緒,能讓你感到幸福,讓你感到不再孤獨,讓你綻放真正的笑。

而且,還能傳遞、鼓勵、安慰身邊最親近的人,讓你愛的和愛你的人越來越幸福。

當然,如果你感覺到通過自我調節已經無法緩解情緒失控時;當你遭遇身邊親密的人離去的重創時;當你感覺生活失去意義時,也不要強顏歡笑或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一定要及時尋求心理援助,讓不安的情緒得到安慰和疏解。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沉默無聲的崩潰。他們表面一切正常,會說會笑、能玩能鬧。但在平靜表面之下,是暗潮洶湧,是支離破碎。

走入情緒死地的人實則比死人更凄涼,他們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所以如果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並不在絕境之中,請仔細環顧周圍吧,請開始觀察並在意周圍吧,那裡可能有正身處絕境,正在用各種方式求救的破碎靈魂。

靠近他們一些,傳遞出些許的溫度,也許就能避免一次無法挽回。

審稿專家:吳國偉|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參考文獻

[1]袁逖飛, 陳巍, 丁峻. 鏡像神經元研究概況述評[J]. 生命科學, 2007(05):86-89.

[2]Yi H, Hwang J, Bae H J, et al. Age and sex subgroups vulnerable to copycat suicide: evaluation of nationwide data in South Korea[J]. Science Report. 2019, 9(1):17253.

[3]Mueller A S , Abrutyn S . Suicidal Disclosures among Friends: Using Social Network Data to Understand Suicide Contagion[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015, 56(1):131-148.

*本文配圖除單獨標註外皆來自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醫典 的精彩文章:

嘗試了1年還沒能成功懷孕?這件事,男女雙方的身體里都有原因
諾貝爾獎也有「黑歷史」——前額葉白質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