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發布會「翻車」,Cybertruck 要面對的還有很多
不出所料,上周的特斯拉 Cybertruck 發布會又為我們貢獻了一波新鮮談資。
除了賽博朋克氣質爆表的產品本身之外,發布會上的「翻車」事故顯然是吃瓜群眾們更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展示車窗玻璃 (Armor Glass) 堅固程度的環節,台上的工作人員先用自由墜落的鋼球撞擊一塊玻璃樣品,玻璃毫髮無傷;隨後,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拿同一顆鋼球扔向台上那輛 Cybertruck 的前車窗玻璃,哪知這回玻璃卻應聲而碎。
面對這猝不及防的一幕,台上的馬斯克忍不住口吐芬芳:
「Oh my f**king god!」
然而 Franz 並不甘心,撿起鋼球又砸向了後車窗玻璃,玻璃再次應聲而碎。
場面尷尬到了極點。
於是,馬斯克不得不站在這輛「遍體鱗傷」的 Cybertruck 跟前,完成剩下的演講。
一時間,關於這場大型烏龍事件原因的猜測甚囂塵上。有人覺得這是一次精心安排的營銷事件,也有人懷疑車窗玻璃的質量本來就存在缺陷。
直到馬斯克前兩天在推特上回復網友時,我們才等來了一個「官方解答」,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砸錯順序了。
原來在砸玻璃之前,為了展示車身的堅固程度,首席設計師 Franz 掄起大鎚猛砸了兩下車門。雖然車門安然無恙,但馬斯克說,正是大鎚的衝擊導致車窗玻璃底部出現碎裂,這才沒能承受住後來鋼球的「考驗」。
更早之前,馬斯克還在推特上分享了一段慢動作視頻,展示了發布會前 Franz 在後台用鐵球砸車窗玻璃的情形。視頻中的玻璃非但沒碎,反倒還把鋼球原路彈了回去。
儘管仍有網友質疑,發布會上 Franz 並沒有拿大鎚砸後車門,為什麼後車窗玻璃還是被鋼球砸碎了,但總的說來,這次烏龍事件基本可以斷定為一場舞台事故了。
然而有關這場發布會的爭議卻並沒有結束。
發布會上播放的一段視頻里,特斯拉拿 Cybertruck 和一輛福特 F-150 皮卡拔河,借壓倒性的優勢來展示自家產品的強勁動力。不過事後卻有外媒指出,從馬斯克後來在推特上發布的另一段現場視頻里可以推測,和全輪驅動的 Cybertruck 相比,對戰的 F-150 只是一款後輪驅動車型,而且重量更輕,另外比賽中 Cybertruck 似乎還有「搶跑」的嫌疑。
Ford X 副總裁 Sunny Madra 更是在推特上向馬斯克宣戰,希望特斯拉提供一輛 Cybertruck,由他們來進行一場真正公平的測試。馬斯克也不含糊,當即接受了挑戰。
看來大家又有瓜可以吃了。
不過這些風波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大家對 Cybertruck 的興趣。發布會後僅兩天,馬斯克就在推特上宣布他們已經獲得了 20 萬筆訂單。掐指一算,光定金就收了兩千萬美金。
開局不錯,但接下來的路卻並不好走。
畢竟特斯拉想要顛覆的,是皮卡市場。
「皮卡」一詞來源於英文的「Pickup Truck」。雖然音義結合的翻譯堪稱精妙,但這種車型在中美兩國的境遇卻大相徑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消費者總計購買了 150 萬輛皮卡,占汽車總銷量(840 萬輛)的 17.5%;而在國內,由於政策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上半年皮卡銷量在汽車總銷量中的佔比還不足 2%。
與高銷量對應的是,美國為全球皮卡市場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而全尺寸皮卡和 SUV 也是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麼大一塊蛋糕,特斯拉不可能視而不見。但想從行業巨頭口中奪食,談何容易。
用戶忠誠度就是一道坎。2018 年的一份調查顯示,縱觀各種車型,全尺寸皮卡車主表現出了最高的品牌忠誠度。在一些美國家庭里,年輕人的第一輛皮卡選擇哪款車型甚至完全取決於父輩的口口相傳。
另一方面,買皮卡的人對清潔能源似乎也不怎麼感冒。統計表明,94% 的中型皮卡買主更願意選擇汽油車,而偏好汽油和柴油車型的全尺寸皮卡買主佔比也超過了 70%;相較之下,僅有 9% 的買主願意考慮混合動力車型。
這塊硬骨頭,不好啃。
知名科技博主 MKBHD 就說,作為特斯拉的第一款皮卡車型,Cybertruck 必須與眾不同,它鋒芒畢露的外觀設計很可能是有意為之。哪怕消費者的評價兩極分化也無所謂,畢竟在這個注意力已經被嚴重透支的年代,製造爭議總比無人問津要好。
但機會仍然存在。年初的一項調查中,有 42% 的受訪車主表示,當售價漲幅達到 5000 美元時,他們就會考慮別家的皮卡車型;另外,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覺得現在市面上的皮卡都賣得太貴了。
從發布會上公布售價環節台下的歡呼聲來看,價格或許會成為 Cybertruck 突圍的有利因素之一。
至於這台硬核皮卡的市場表現是否同樣「硬核」,我們也只能靜待市場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