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探尋歷史政治學發展新出路

探尋歷史政治學發展新出路

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的人大政治學論壇2019暨「歷史政治學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國家建設」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了歷史政治學對於推動當代中國國家建設的深遠意義與具體路徑。

歷史政治學前景可期

與會學者高度評價了歷史政治學的發展前景與學術價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楊光斌提出,中國政治學正在經歷一次轉型。基於中國政治史的歷史政治學,不但是觀察問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而且具有本體論意義。在歷史政治學的視野中,當代中國政治不但是新中國70年前後連續統一的政治發展過程,也是中華文明基因共同體的自然延續。作為中國政治學的新出路,歷史政治學為中國學人用自己的話語講述中國故事提供了可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在比較視野中對歷史政治學的內涵進行了釐清。就研究對象而言,脫胎於西方的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學,旨在揭示人類政治發展的規律;歷史政治學則更偏重研究主題的「本土化」「在地化」,帶有鮮明的中國印記。就研究方法而言,一般意義的政治學是「以是析事」,旨在通過概念—範疇的建構和推演來「求是」,注重的是概念體系的邏輯自洽和嚴謹,並由此建立評價政治實踐乃至歷史的是非標準;歷史政治學則尊奉「實事求是」,更強調對本國國情和歷史的尊重,以實踐作為裁判的標準。黃嘉樹強調,歷史的多樣性往往會衝撞政治學的普適性,因此,在建構歷史政治學時,需要拿捏好分寸。

重新認知中國現代國家建構之路

學術創新在於不斷改變定論,而重新定義則在於建立新的方位與坐標。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徐勇對學界以「早熟」定義古代中國的觀點進行了剖析。在他看來,中國與西方的不同在於,當作為地域和財產關係產物的國家出現後,血緣人身關係仍然在相當長時間發揮著支配性作用,並與新生的關係形成疊加。因此,無論是秦始皇以郡縣官僚制替代宗親封建制度所體現的「現代性」,還是「非現代」的高度人格化的帝制權威,都是中國文明和國家進程內生演化的產物,是一種自然成長的「成熟」,而不是非正常的「早熟」。

地域學術界將「現代國家構建」設定為近代歷史的主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姚中秋認為,需要對何為「現代國家」進行重新界定。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郭忠華認為,中國現代國家的建構進程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就已經開始,並同時受到內外的雙重驅動。

為當代國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撐

理解當代中國政治發展,需要考慮時間坐標、空間坐標和風險維度。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賀東航表示,要應對未來國家建設過程中的曲折性、複雜性的發展態勢並化解潛在風險,需要轉變思維範式,構建國家建設的「時空素養觀」。具體而言,就是要在時間的連續變動中,尋求政治問題的歷史理解和系統解釋,這恰恰也是歷史政治學的優勢。

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教授臧秀玲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視角,分析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是如何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在她看來,不斷增強黨的人民利益代表性、鞏固和發展和諧政黨關係、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題中之義,也是把新型政黨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結果使然。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殷冬水提出,「人民」話語是當代中國國家認同建構的一個重要政治話語,體現了當代中國國家認同建構的實踐邏輯。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認同與現代國家建構的關係,成為會議討論的另一熱點。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馬戎提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間的關係是否和諧,國家統一是否牢固,核心問題是建設一個包括所有人民的「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

民族區域自治作為制度安排和功能集合體,兼具歷史的、知識的和文化的象徵性意義。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關凱表示,在新時代,國家建設依然是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語境。如何在物質條件、情感維度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等維度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文明的文化主體性為中心,重新凝聚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文化象徵意義,助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個重要而開放的議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清代的《齊詩》學研究及其批評
《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藍皮書(2019)》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