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中美停止學術合作,誰的損失更大?

如果中美停止學術合作,誰的損失更大?

近期一些研究基於論文出版資料庫,量化評估了各國學術機構的合作情況,分析了各國在國際合作中的投入和收益。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Nature Index,Inside Higher Ed

編譯 祖瑋佳 戚譯引

人們常說科學無國界,但是在 2019 年,中美局勢和英國脫歐都成為學術界關注的話題。最近,《自然》網站發表一系列文章,根據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分析了近年來的國際合作趨勢,包括大科學項目和機構對外合作情況。

在高能物理、生命科學和遺傳學領域,自然指數選擇了 82 份高質量期刊中超過 10 個機構參與的論文,根據合著者間平均分配文章被引數(fractional counts,FC)和文章被引數(article counts,AC),對各機構發表的論文進行統計。

數據顯示,英國和歐盟合作發表的論文在 2016 到 2018 年僅增長 1.3%,而在同一時期,中國和美國合作論文數量增長 32%。(考慮到論文發表之前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審稿和編輯,這些數據反映的國際合作情況可能有一定的滯後。)

中美哪些機構合作最多?

《自然》網站文章指出:「根據自然指數統計,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聯繫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在自然指數統計的 82 種高質量期刊中,中美兩國合著的論文從 2015 年的 3413 篇上升到 2018 年的 4631 篇。」並且,在中國的外部合作中,與美國達成的合作數量最多;而在美國的外部合作中,與中國的合作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歐盟。

根據 2018 年的發表數據,與中國合作最密切的美國機構依次為喬治亞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等;而在與美國合作最密切的中國機構中,前 7 名均為中科院下屬機構,第 8 到 10 名依次為中國科學院大學(UCAS)、清華大學和湖南大學。

統計還發現,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最重要的 25 個合作機構中,22 個來自美國,2 個來自英國,1 個來自中國——中國科學院在這裡位列第 24 名。

基因測序公司華大基因(BGI)成為中國最活躍的遺傳學研究參與者。根據自然指數的統計,2015 到 2018 年間發表的、包含至少一個合作機構的遺傳學論文中,華大基因佔了 7%在華大基因的合作機構中,排名第一的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前 25 名中共有 13 個來自中國,4 個來自美國。

中美合作讓誰受益?

早年的一些赴美留學項目讓中國研究者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對中國科研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僅僅在 2017 年一年中,就有近 1 萬名研究者離開美國來到中國,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國人。

與此同時,美國的科研也得到了來自中國的人才和資金支持。《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雜誌中發表的一篇新文章針對科學和工程領域的論文進行了分析,認為如果沒有與中國的合著者的合作,2014 年至 2018 年美國在這些領域發表的文章數量將下降 2.03%;然而對於中國而言,即使不和美國合作,在這些領域的總產出在 2014 年至 2018 年依舊能處於增長狀態。

因此,這篇論文中指出:「僅從美國視角看,科學的進步被視作有輸家和贏家的零和博弈;而研究結果表明,切斷與中國合作關係對美國來說弊大於利。」

這篇文章由亞利桑那大學的珍妮·李(Jenny J.Lee)和約翰·霍普特(John P.Haupt)合作撰寫,題為《中美科研合作的贏家和輸家》(Winners and losers in U.S.-China scientific research collaborations),基於 Scopus 學術研究資料庫進行了分析。李和霍普特還發現,在最常為中美學者發表的研究提供經費支持的前 10 個投資方中,有 7 個來自中國,另外 3 個來自美國。同時,這 7 家中國機構資助發表的論文數量是美國 3 家的 3.5 倍。

李和霍普特寫道:「此外,通過分析近五年內中美學者合作發表的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可發現第一作者中的中國學者數量兩倍於美國學者,這表明中國學者在科學知識創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中國不僅在資金上提供支持,使得對合作研究成為可能,更通過在新知識產出中發揮帶頭作用,對合作研究做出了貢獻。

「並且,儘管這項研究是圍繞美國開展的,我們有必要指出,中國同樣也因為與美國的合作而受益。儘管中國產出的科研文獻數目最多,但其研究的影響力仍然落後於美國……通過與美國建立國際合作、發表論文,在合作夥伴獲益的同時,中方也實現了被引數、科學人才能力和大學聲望方面的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愛思唯爾與卡耐基梅隆大學達成美國首個開放獲取協議
BMC神經學領域開放獲取期刊推薦